|
眼科医生为幼儿园小朋友检查眼睛,并叮嘱他们少玩电子游戏,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丁安 摄) |
|
本版制图 丁安 |
记者 龚哲明 ·编者按· 中小学生近视率不断攀高,不仅让家长忧心,而且让党中央、国务院挂心。这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社会小问题,而是一个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问题。近日,市政协通过“请你来协商”平台,以“加强中小学生近视防控”为主题举行委员月谈会,组织市政协委员和智库专家与市政府及有关部门负责人面对面协商交流,建诤言、献良策、出实招。 孩子是家庭的梦想,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倘若没有从小保护好孩子的眼睛,那么孩子的身心健康就无从谈起,也会因此失去很多不一样的选择机会,那才是真正使孩子输在了起跑线上。 “关心爱护孩子请从保护好孩子的眼睛开始,让孩子有一双健康明亮的眼睛,有一个前途光明的未来,莫使‘小眼镜’成了他们的别称。”市政协委员们用拳拳之心表达了殷切期盼。 十个孩子里将近六个“小眼镜” “去年我市中小学学生、幼儿园孩子筛查平均近视率已达57.62%。”无论我们是否能够接受市教育局提供的这一组数据,但这却是一个事实。它告诉我们,在宁波,10个中小学学生、幼儿园孩子中将近6个眼睛近视。 江北区政协主席邹宇明委员提供的一组江北区教育局普查统计数据同样印证了这个事实:幼儿园近视率4.76%,小学近视率36.33%,初中近视率75.18%,高中近视率88.07%,合计近视率57.65%。 事实上,当放学时分,大批“小眼镜”从校园里涌出,我们也能感受到这组数据的真实性,让我们内心受到一种莫名的刺痛。 委员们尖锐地指出,鼻梁上架着厚厚的镜片,成为许多学生的“标准配置”。这是学校之痛,也是社会之痛。 近年来,尽管我市在中小学生近视防控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中小学生近视率依然居高不下。下一步该怎么办?邹宇明委员认为,中小学生近视是社会问题,社会问题的解决必须建立全社会重视的共识基础。 委员们指出,要深刻认识近视防控对家庭幸福、国家安全与民族未来的重要性,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的重要指示,加强部门协同,扩大宣传,组织开展视力健康知识“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活动,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同时将近视防控作为教师入职及继续教育的必修科目,加强对学生进行近视防控教育;通过家长学校对家长开展近视防控培训,并将近视防控知识纳入新婚夫妻课堂学习内容等。 加强青少年近视防控必须形成“大合唱”。邹宇明委员建议,要严格按照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8部委联合印发的《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细化宁波行动目标、任务、措施等,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专家指导、科研支撑、学校参与、家庭支持、社会共治”的中小学生近视防控体系。从事幼教工作的林红委员建议,近视防控要从学龄前儿童抓起,由市防近专家委员会牵头和指导,成立各区县(市)防近专家指导委员会,协调眼科医院医生以及教育、运动方面专家,下沉到学校、社区深入指导,普及科学防护知识,指导幼儿园、学校保健医生、老师、家长,促进学校、家庭对科学防护重要性的认知,进一步掌握防护知识,切实做到早认知、早预防。 课业负担和用眼习惯是近视主因 造成中小学生近视的原因很多,但课业负担过重是其中最主要原因。由此带来学生长时间用眼,导致眼外肌处于长期压迫巩膜状态,引起眼轴延长,形成近视。 “学校考虑升学率,教师考虑绩效排名,家长攀比成绩单,再加上校外培训班盛行,造成中小学生学习任务过重。”陈冲达等委员建议,各级政府及部门必须制止在幼儿园阶段就给儿童上过多的文化课,禁止各类培训机构举办学龄前儿童文化课培训班,督促学校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组织安排教学活动,加强对考试、作业以及作息时间的科学管理,避免过重课业负担。要引导家庭树立“健康比学习更重要”的理念,不让孩子盲目参加校外培训班,不过多增加额外家庭作业。 委员们还建议,各级政府及部门要深入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办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绿色教育”。要将中小学生近视防控工作、总体近视率和体质健康状况纳入政府绩效考核指标,杜绝单纯以学生考试成绩和学校升学率考核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发挥“招生指挥棒”作用,探索把视力指标纳入招生“成绩”,倒逼学校、家长做好近视防控工作。 没有养成科学的用眼习惯是造成中小学生近视率高的又一大原因。委员们指出了学生不良用眼习惯的三种常见现象:首先,有些学生不注重对眼睛的保护,存在读写坐姿不规范、环境光线不适宜等现象。有些学生在读写时或距离书本太近,或歪着脑袋读写,或在晃动的车厢里、或蜷在被窝里看书。错误的读写姿势和不良的视觉环境,严重影响视力健康。其次,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少。在学校里,部分老师还挤占学生课间休息时间和体育锻炼时间,对合理安排学生用眼时间的主体责任“缺位”。在家庭中,家长往往把目光聚焦在学习成绩上,没有充分保证孩子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的时间。再次,过早过多使用电子产品。当前电子阅读盛行,课堂内外也借助多种电子产品进行辅助教学,这对中小学生的视力保护构成挑战。 委员们建议,各级政府及部门要督促学校、教师和家长共同培养学生科学用眼习惯。教师与家长要引导孩子养成正确的读写习惯,随时监督纠正不良读写姿势,保持“一尺、一拳、一寸”,并教育孩子不在光线昏暗、阳光直射等不良视觉环境下看书;学校和家长要让中小学生有更多时间参加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聚焦“教、练、赛、养”,帮助学生掌握体育运动技能,规范开展眼保健操、广播操,积极开展体育竞赛,进一步发挥体育在近视防控中的作用;要减少孩子对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学校要合理控制使用电子产品开展教学活动,一般不依靠电子产品完成各类作业,家长要控制孩子特别是学龄前儿童对电子产品的使用,避免孩子过早过多使用电子产品。 早期干预和要素配置不可少 “青少年近视防控的关键是早期预防,主战场是幼儿园及小学,然而目前主战场全面失守,没有很好发挥预警岗、吹哨员的作用。”眼科专家袁建树等委员认为,对青少年近视防控的早期干预必不可少,特别在早期假性近视阶段,倘若及时科学干预,可以使眼球恢复到健康状态。 委员们建议,要建立统一的近视防控信息平台,包括构建近视信息存储平台,收集存储中小学生视力健康电子档案;构建近视信息反馈平台,能即时生成各级部门、学校所需的一定范围内的学生视力情况统计表,家长、学生能实时查询个人视力情况,并主动提供科学指导;构建近视大数据指导决策和预警平台,能指导优化年度近视防控方案并向政府提出科学防控建议,能针对个体快速视力变化趋势进行个体化预警。同时,要全面开展幼儿园儿童和中小学生视力建档工作。开展视力普查,建立一人一号的视力健康电子档案,动态记录学生视力变化,提早发现近视倾向,做好反馈指导,实现“早检测、早发现、早预警、早干预”。 从市卫监部门抽查情况看,我市中小学校的采光照明情况并不理想。“应当把改善中小学校、托幼机构教室采光、照明情况提上议事日程。”朱夏娣等专家委员建议,要尽快启动中小学校教室视觉环境改造工程,摸清底数,制订方案,设定改造年限,力争把中小学校教室视觉环境标准化改造列入市民生实事项目,并将中小学校教室照明合格率纳入政府考核指标。要将参与教学楼建造的规划、住建等相关部门列入市、县两级近视防控工作小组,推动相关部门严把学校教学楼设计、竣工验收关。要进一步做好中小学校课桌椅配置管理规范化工作,全面消除低龄“高配”现象,同时及时更换图像模糊的投影仪等多媒体教学设备。 基层医疗资源配置仍是一块“短板”。有委员反映,按照有关规定,寄宿制学校或600名学生以上的非寄宿制学校应配备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但目前我市中小学校卫生专业技术人员配备尚存20%的缺口,而且现有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在近视防控方面的业务水平也亟待提升。 “应当提高近视防控工作的基层医疗专业技术支撑能力和水平,加强卫健部门对学校开展近视防控工作的指导。”许鹏浩等委员建议,要制订儿童青少年近视预防及治疗专业手册,根据我市实际需求,编制一套科学有效、经济实用的近视防控规程和诊疗指南。要加强学校保健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的近视检测设备配置,提升基层硬件水平。要落实中小学校及幼儿园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配备,特别是加强校医和保健人员力量,打通校医职称晋升通道,并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纳入中小学校和幼儿园近视防控的指导力量。要提升基层专业水平,组织眼科医疗专家和运动营养专家加强对校医、保健人员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生的专业培训,提升他们的近视防控专业水平。 评 短 谨防因小失大 有人说,健康是“1”,其他的是“1”后面的那些“0”,“0”越多,意味着数字越大,如果这个数字代表财富,那就是越有钱。但是如果没有了“1”,那后面的“0”再多,又有何意义呢? 这是一个很形象的比喻,说明离开了健康,其他的都会失去意义。 回到中小学生近视这个话题。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是中小学生与外界交流的最重要器官。倘若眼睛出现了近视,失去了健康,那么这名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还从何说起。 毛主席曾经说过,青少年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这是一个人生起步的阶段,如果这个阶段眼睛就不健康,出现了近视,那对这个孩子的一生将会产生多么重大的影响,将会使他(她)失去多少可供选择的机会。譬如,他(她)可能失去一些从事精细化实验研究的机会,难以成为某些领域的科研人员;可能失去从事空中飞行、放飞人生的机会,难以成为航天航空人员;可能失去从事篮球足球等竞技运动的机会,难以成为一代球星……那些因近视可能失去的机会,不胜枚举。 青少年是家庭的希望、国家的未来。青少年近视防控关系家庭幸福,孩子们的视力健康了,他们的身心才会更加健康,他们的家庭才会更加幸福。青少年近视防控关系国家安全,只有孩子们的视力健康了,飞行航海、消防工程、刑事侦查、精密加工等许多关键职业才会“后继有人”,国家安全才有保障。青少年近视防控还关系民族未来,只有孩子们的视力健康了,未来我们国家才能在世界上更具竞争力,中华民族的复兴才能实现。 加强青少年近视防控,保护他们健康成长,是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责任。当前,家长应当从“学而优则仕”“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等传统文化观念影响下走出来,不要“唯分数”,必须懂得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身心健康比好成绩更重要,同时明白现代社会“行行出状元”,并非只有高考优等生才有光明未来,从内心真正重视孩子的近视防控。学校也要走出片面追求升学率这种短视行为,更加关注学生课间休息、在校体育锻炼情况,减少电子产品使用频率,减轻校外作业负担,切实保护学生视力,全力以赴培养国家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在考核上,也要为学校开展素质教育营造良好氛围、创造有利条件。各级政府在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上要加强政策引导,同时舍得投入,切实改善设施设备,优化学校基础环境。 俗话说,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我们不能因为对青少年视力问题的不重视,因穴毁堤,因小失大,如果那样做了,那才是真的让孩子输在了起跑线上。 (龚哲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