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墩艺社组织学生写生 |
|
黄墩艺社展厅 |
记者 孙吉晶 宁海县委报道组 蒋攀 通讯员 杨宵杰 文/摄 日前,宁海县桥头胡街道黄墩艺社里人来人往,一场以“迁徙的风景”为题的王永昌油画作品展正在进行中。开展三天,就吸引了近1000名来自省内外的艺术家、绘画爱好者以及当地村民前来观展。 “在家门口就能欣赏到如此高水准的油画展,这是以前不可想象的。”桥头胡街道书画协会会长金邦兴说。 据统计,不到一年时间,黄墩艺社已经成功举办了“印象黄墩”“归来”“思源”“视觉宁海”“又见花开”“迁徙的风景”等各类书画展6场次;组织浙江省水彩画家协会会员、鄞州区艺术家、奉化区艺术家以及宁海知恩中学、潘天寿中学师生等开展学术研讨、写生活动20余次,累计吸引1.6万多人参与。 筑巢引凤,汇聚乡村振兴艺术人才 夏日傍晚,斜阳余晖洒在桥头胡眠牛山公园,走在寂静的步道上,可以慢享悠然时光。在公园边上,有一排新房,其中西侧底层两间,无门窗设计,东西通透,内墙的一侧“黄墩艺社”四个字十分醒目,另一侧挂着当日画展海报,一股艺术“工业风”扑面而来,这里就是桥头胡街道投入上百万元打造的“黄墩艺社”。笔者看到,总建筑面积约1000平方米的黄墩艺社,内有三个创作室、两个艺术交流空间和一个500平方米的展厅,是一处集创作、研讨交流、展览、公益培训等功能于一体的文化阵地。 一个街道,缘何投入一笔不菲的资金打造高雅艺术中心?去年年初,宁海县提出实施“艺术助推乡村振兴”战略,街道深入开展调研。一次与桥头胡乡贤对接时,街道负责人发现,全县众多艺术爱好者和一些有艺术成就的艺术家里,很多是桥头胡人,或是有在桥头胡生活、学习、工作的经历。交流过程中,乡贤们表示他们一直关注着家乡的发展,并希望能发挥所长,为家乡建设出力。 为此,街道以乡情为纽带,由桥头胡乡贤、当代知名艺术家薛峰发起,陈滨、周毅牵头,联合20多名省内现代艺术家组建团队,成立了黄墩艺社。依托艺术家背后的资源,黄墩艺社很快引起了宁波大学、中国美院等高等院校艺术专业教授以及深圳、杭州等多地艺术家的关注。 街道党工委书记邬培栋说:“桥头胡素来是宁海的文化特色乡镇之一。现在随着生活水平提高,老百姓更是有了新期待,借力艺术助推乡村振兴战略,让艺术扎根乡村,带动乡村旅游,同时形成村民自主参与、共治共享的环境,黄墩艺社便应运而生。” 文旅融合,为发展乡村经济注入活力 今年,宁海要创建7个艺术特色村,其中两个就安排在桥头胡汶溪翠谷旅游精品线上。在创建过程中,桥头胡街道发动黄墩艺社成员踊跃参与,不仅在提升民宿品味、设计文创产品、打造美丽庭院等方面发挥作用,而且在公共文化传播、公益培训等领域起到重要作用。 “梅林溪景观提升工程是世界银行贷款项目,我们期望打造成为宁海乃至宁波小流域景观工程的样板。”在梅林溪景观提升工程研讨会上,桥头胡街道负责人认真地与来自深圳的设计团队交换意见。在黄墩艺社艺术家的牵线搭桥下,街道与女性先锋建筑师、城市设计师刘珩老师团队取得联系,邀请他们为梅林溪景观提升工程做设计。目前,一个设计前卫,兼具防洪、灌溉、景观等功能的小流域景观工程效果图已经出炉,不久将启动建设。 艺社汇聚了薛峰、丁建国等艺术人才,通过他们的资源,邀请到更多的艺术家,为桥头胡建设注入新的活力。他们重视艺术乡建,经常与村民面对面交流,让艺术创作自然而然融入当地村民的生活。 “你看,我的庭院是不是比你上次来更有层次了?”东吕村村民吕晓波高兴地说,前几天黄墩艺社成员来东吕写生,他们的艺术构思确实让庭院增色不少。 吕晓波告诉笔者,平时他也喜欢写写画画,只要黄墩艺社有展览都会去看。今年4月,他的书法作品参加了艺社举办的“又见花开”书画展,让更多的村民认识了他的字画,这对他而言是一个很大的激励。“他们经常会来我们村的庭院写生,还手把手地教如何改造会让我们的院子更加舒适、更加美,经过他们的熏陶,村民们也都开始学着自己改造庭院,现在村里打麻将的少了很多,不少村民也会跑来问我,我成了庭院改造的‘行家里手’了。”话语间,吕晓波流露出满满的幸福感。 “闻溪阆苑”是双林村一家新开的民宿,6名黄墩艺社成员指导民宿主人陈剑萍创作“蓝晒”,他们把大自然中找到的树叶等材料,在涂有蓝晒液的纸张上摆出各种艺术形状,再放到太阳下晒,不一会儿清晰可见的艺术图案就呈现在眼前。在艺术家的打造下,颇有艺术气质的民宿、简单易操作的文创产品为她带来了不小的收益。“有很多新老顾客冲着我家的艺术风格而来,每到周末、节假日,如果不提前半个月,是订不到房间的。”陈剑萍说。 桥头胡街道办事处副主任俞辉介绍,双林村现有农家乐、民宿46家,床位750余张,可以同时接待游客1500人,去年旅游收入近2800万元。众多的艺术家到汶溪翠谷开展艺术讲座、文创培训等,通过手把手的培训,短短几个月,村民们开始学着改造庭院,做根雕、做贴画…… 持续提升,打造街道文化中心 随着画展、培训、讲座的举办,黄墩艺社被越来越多的村民熟知,名气也随之提升。“黄墩艺社成立后,在家门口就能观赏到各类书画展,不仅方便了我们,也让外界艺术与本地艺术相互交流,提升了我们当地的文化艺术水平。”双林村村民林健波说。 “以前,总觉得艺术很高大上,离我们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很远。现在看来,艺术就是生活的一部分。”龙储村村民储荣华指着身边用酒罐制作的花盆说,溪坑里的石头、房前屋后的瓶瓶罐罐都可以成为艺术品。 老百姓对艺术文化的需求,也让桥头胡街道负责人下定决心,把艺社一带定位为街道的文化中心。街道将再投入150万元,在黄墩艺社一楼打造占地1000平方米的“黄墩书房”,届时一个拥有下沉式阅读室、阶梯式阅读室,具有博物馆风格的城市书屋将呈现在当地村民的面前。 桥头胡街道党工委宣传委员董赟表示,下一步,文化中心还将配套建设乡贤馆、文化站、报告厅等场所,同时,依托毗邻中国—乌克兰产业园区,配套打造乌克兰高层次人才交流沙龙区。目前,文化中心项目已申报市级公共文化示范点。 据黄墩艺社负责人周毅介绍,今年七八月份,桥头胡街道将和市相关部门合作,举办一场“游于艺”海峡两岸青年邀请展,承办徐明慧全国巡展首展等活动。此外,应伟建国画公益培训、王苍龙书法公益培训、王紫莹儿童绘画公益培训等也将陆续展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