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版:要闻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0年06月23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稻花香飘在两地


周梅浩在田里忙碌。(金由美 摄)

扫码看视频

    

    

    

    宁波日报记者 王 佳

    延边日报记者 金由美 孙星海 

    

    新秧初出水,渺渺翠毯齐。初夏时节,长白山下海兰江畔,延边州和龙市东城镇光东村村民周梅浩忙着在自家承租耕种的水稻田插秧。

    大半辈子“靠田吃田”的周梅浩不曾想过,年过花甲竟还有如此胆气操持这70多亩地。

    30多年前,周梅浩在村里种起了水田,一家6口的生计全靠地里稻米的收成。“来来去去,1垧(公顷)左右,很多时候,糊口都艰难。”因为担心稻米售不完,先前周梅浩一直没敢多种。

    销路不广,导致好资源难换回好收益。

    发源于长白山主峰东麓的海兰江是图们江支流,江畔土地肥沃,滋养出一片绿洲,特别适合种植水稻。周梅浩听村里的老一辈说,《新唐书》里记载的“卢城之稻”就是指这片“平岗绿洲”所产水稻,光东村就在这片绿洲上。

    水好、土好、光照足,一年只种一茬,这里产出的大米营养价值高、口感好。与此形成反差的是,口碑不曾叫响,好米长期卖不上好价。守着“低效”的农田,周梅浩一家的生活长期不见起色。

    前些年,最让周梅浩头疼的便是销路问题。每年10月水稻收割后,他就开着“手扶机”去龙井市为稻米找销路。3个月里起早贪黑,时常冒着风雪,在街边售卖,在居民楼下吆喝,往往1垧地的大米售卖光,冬天也就过去了。

    周梅浩记得,从“不敢”到“敢”的转变,发生在2018年的一天。

    光东村第一书记玄杰带来好消息:搭乘东西部扶贫协作的快车,鄞州、和龙两地共同推出特色消费扶贫项目“共享稻田”。从田间到餐桌,千里之外的宁波市民吃上了专属的绿色有机大米,也把最大的收成留在当地。光东村2500余亩稻田试点,首批推出的4000块“共享稻田”被认筹一空。

    众包、众筹、共享,一连串的新名词,周梅浩也说不清是什么,但他弄明白了一点,自打项目推开,他只要负责种地,加工、包装、销售等环节都可交托出去。

    不做“一锤子买卖”,质量一定要“杠杠”的。村里为此成立了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统一进行管理,种什么品种、怎么种、如何加工,都有统一标准,光东村的大米也“穿上”了印有朝鲜族元素的“外衣”。两年间,全村铆着劲打造本村、本区的优质水稻品牌。

    项目的收益,妥妥地“落袋”。作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周梅浩和村里其他74户贫困户分别拿到了“共享稻田”的2000元红利。更大的欣喜,来自多承租了水稻田,收购价又高于往年,周梅浩家的收入较项目实施前翻了一番。

    “‘共享稻田’推广两年来,村里变了模样。”周梅浩听村书记说,项目的效益资金一部分留作村集体资产,目前村集体收入已增加至100余万元。村里的门球场、老年活动室等设施得到改善,村民生活用水费用全免,去年还添置了5辆观光电瓶车,来村游客络绎不绝。

    走在光东村,道路干净,院落整洁。离村口不远处,便是周梅浩的家,敞亮的卧室,干净的厨房,院内还有绿色的菜畦。“十年前就动工了,但房子起得很慢,好在这两年收入增加,终于完工了。”周梅浩说。

    客厅里,一盆盆绿植清香怡人。“过去忙于生计,哪有心思养花?如今,不用为大米的销路发愁,农闲时还能四处走走。”在周梅浩心里,这样的日子,越来越有奔头。

    窗明几净,一簇簇,一枝枝,一朵朵,花儿迎着阳光绽放。

    (相关报道见A4、5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