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奉化“云上小镇”大堰在湖边桥村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汉服雅集·粽情大堰”民俗活动,100多名游客穿上汉服,体验沐兰汤、打陀螺、投壶等传统游戏,一起学画团扇、做香囊,在浓郁古风中体会端午“味道”。图为游客身着汉服持弓“射虎”。 (余建文 毛节常 摄) |
相关链接 端午节的由来、习俗和文化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龙节、正阳节、天中节等,节期在农历五月初五,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中国民间四大传统节日。 端午节的起源涵盖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学等方面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杂糅了多种民俗为一体,节俗内容丰富。赛龙舟与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两大礼俗,这两大礼俗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 端午节,本是南方吴越先民创立用于拜祭龙祖的节日。因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初五跳汨罗江自尽,后来人们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也有纪念伍子胥等说法。 过端午节能不能说“祝你快乐”?近两年总有消息在网上流传:因为端午节这天早先不是良辰吉日,所以不能互祝快乐,只能说“端午安康”。综合史料和专家观点来看,这种说法站不住脚。民俗专家王娟称,这种说法没什么依据,跟“恶日”也没什么关系,北方很多地方的端午还是“小女儿节”,完全可以互祝快乐。还有不止一位学者提到,端午并不是一个祭祀性的节日。至于纪念屈原、伍子胥等历史人物,是先有传说故事还是先有节日,学界仍有争论。而且,纪念古人的习俗,也只是整个端午节节俗和文化内涵的一部分。查一查古籍,确实有不少诗文谈到人们如何高高兴兴过端午。晏殊写过这样的诗句:“一一雕盘分楚粽,重重团扇画秦娥;宫闱百福逢嘉序,万户千门喜气多。”这充分说明节日的喜乐气氛。 端午文化在世界上影响广泛,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也有庆贺端午的活动。2006年5月,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2008年起,端午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将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端午节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综合新华网、中国新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