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版:四明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0年07月07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延甬“五记”

汤丹文

敦化市额穆镇珠尔多河上的宁波桥

“长有煎饼”的生产车间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延边农乐舞(象帽舞)(汪清县象帽舞艺术团供图)

木耳大棚中劳作的脱贫农户乐开怀(谢挺 摄)

延边州产品越来越受到宁波百姓喜爱

延边州延吉市天池大桥夜景(汤丹文 摄)

和龙延甬共享稻田(汤丹文 摄)

汪清县北仑路

八家子镇南沟桑黄基地(汤丹文 摄)

    

    

    

    

    

    

    

    

    2020年6月5日,我随宁波日报“摆脱贫困、携手小康”采访组来到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6天时间,一路跋山涉水,所见所闻,心中所感,录而述之,遂有了这篇《延甬“五记”》。

    

    煎饼“飞天”

    

    

    煎饼能“飞天”吗?能!

    延边州敦化市的“长有煎饼”,出现在宁波飞北京、延吉的航班上。作为航空餐食的煎饼,不是每天在天上“飞”吗?

    “长有煎饼”的老板叫陈长有。“长有煎饼”闻一下,香;吃一口,甜、脆、筋道。据说,一张圆形“长有煎饼”重约55克,但能摊出直径70厘米至72厘米大小。薄如软纸,向光一面,透出点点亮光。

    “长有煎饼”质量上乘,但它是靠着“宁波扶贫协作援建项目”的名头上的“天”,也是不争的事实。

    陈长有摊煎饼创业的经历,本身就是一个脱贫励志的故事。

    山东人喜食煎饼卷大葱,百分之七十的敦化人祖上是由山东“闯关东”而来,煎饼自然成了当地人的心头所好。

    陈长有的妻子张学萍对我说,他俩是老乡,打小生活在敦化最偏远的山区——青沟子乡同心沟,那是一个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还不通客车的地方。于是,他们到敦化市区谋生,陈长有在城里开出租车,当起了“的哥”。

    2000年的那个夏天,陈长有跑车回家,晚上的正餐就是外买的煎饼。一口煎饼就一口大葱,陈长有不禁感叹一声:“还是小时候妈妈做的煎饼好吃啊!”

    “要不,我买个煎饼鏊子给你做吧。”贤惠的张学萍想让丈夫能够时常享受儿时的味道。不经意的这么一句,改变了他们的人生。于是,在敦化某个街头粮店的角落,陈长有支起了第一个煎饼鏊子,张学萍烙出了第一张煎饼。

    创业初始,“长有煎饼”的作坊就是那种路边的小棚子,没水没电。煎饼鏊子下烧的是煤,呛人得很。不过,夫妻俩创业心劲十足,抱定了干下去的决心。

    “当时,赚了一笔钱,我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添置鏊子。我记得第二个鏊子是花了400元买的,还是个旧的。”张学萍回忆道。

    从小摊小作坊到200平方米的门市部,再到拥有20多名员工,“长有煎饼”走过了10多年。

    “长有煎饼”脱胎换骨,“化鱼为龙”飞上天,是在宁波与延边开展东西部扶贫协作后的2018年。

    宁波挂职干部、时任敦化市党组成员的陆劲松说,当时敦化全市有300多家煎饼生产商,但多数以个体经营为主,总体规模偏小,也缺乏品牌形象塑造。他们调研后决定,将“长有煎饼”新厂房扩建列为2018年宁波市东西部扶贫协作援建项目,投入了500万元援建资金。

    从2018年4月开始勘查,到8月建成,短短4个月,“长有煎饼”工厂在当年宁波援建延边州79个项目中首个建成,创下了“宁波速度”。

    与众不同的是,无论是最初的厂房设计,还是施工推进,到后期的项目竣工、试生产,乃至如今的销售,宁波挂职干部全程参与。因此,“长有煎饼”新建厂房不仅有生产车间,还有参观通道和展示厅、体验厅。目前,这里是吉林省工业旅游的示范点。

    玉米煎饼、杂粮煎饼、小米煎饼、木耳煎饼、鲜花煎饼……人们能想象到的煎饼,在这里都能看到。最为特别的是海苔煎饼,这是陈长有为宁波特别定制的。

    说到煎饼“飞上天”,陈长有更是兴奋地打开了话匣子:“8年前出差,我在飞机上看到旅客中途食用简易餐食,忽然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为什么不把纯粗粮、无添加剂的煎饼也变成航空餐食呢?”

    煎饼好做,市场难拓,让小煎饼上大飞机,更是难上加难。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经营户,要和国内大航空公司谈合作谈何容易。按陈长有的话讲,“连门都进不去”。

    2019年8月,陆劲松得知陈长有的想法后,十分支持,立即着手办理,不但帮他一起设计产品包装,而且想尽各种办法,甚至让妻子帮忙,接洽航空公司。经过宁波挂职干部反复与航空公司沟通,经过两个月的时间,“长有煎饼”真的“飞上天”了。

    当地挂职干部告诉我,“长有煎饼”只是他们帮扶的敦化煎饼产业中的一家企业。去年,宁波帮扶资金投入100万元援建了高高酵素煎饼厂。今年,仍继续投入500万元,援助小万庄煎饼厂扩建。“一句话,就是力争通过产业扶贫,打造几家上千万元产值的敦化煎饼龙头企业。”

    敦化的煎饼“摊”出大事业,指日可待。

    

    帮扶轶事

    

    

    6月7日晚,我在汪清的酒店里上网,在朋友圈发了一张当地黑木耳基地的照片。突然,手机里跳出一条消息:“老汤,你也在汪清?”发信人是“一叶”:“我在汪清支教,猪爸也在。”

    “一叶”是北仑区中心幼儿园副园长周飞波,“猪爸”是他的丈夫朱伟,是我的朋友。

    周飞波来延边的缘起,是看到一位学弟在朋友圈发了在图们市挂职的情形,她忍不住回了一句:要么啥时我也去延边?同在圈中的北仑人社部门某位朋友“不怀好意”地回了一句:当真?今年支援就轮到你,干脆和“猪爸”一起去。周飞波应道:去就去!

    朱伟是北仑区文化馆副研究馆员,前几年因为身体出了点状况,从馆长岗位上退了下来。听说他也要去延边,单位同事有点不解,你身体能行?朱伟当时就找到了局领导,表达了去延边挂职开展对口帮扶的意愿,并主动提交了申请报告,最终成行。

    在汪清,周飞波对口的是汪清县第二幼儿园。结合国家学前教育宣传月,她指导园里教师开展疫情期宅家办公的线上研修,同时把北仑疫情期成功复学的经验带给当地。而朱伟到了汪清县中国朝鲜族农乐舞保护中心象帽舞艺术团,指导和协助当地开展非遗保护和传承工作。这几天,他刚和新同事一起忙完“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抖音直播系列活动。

    北仑区第二人民医院外科医生王立新来汪清、来延边,却是个身心重回故乡的历程。1967年3月,王立新在驻汪清县柳树河镇部队医院呱呱坠地,他的幼年在汪清县大兴沟镇度过。漫山遍野的金达莱花、甘甜可口的山泉水以及兄弟姐妹放学后吃5分钱一根棒冰的场景,构成了他童年最难忘的回忆。但儿时穷困的场景也深深烙在了他的心底。

    对故土的回报之情,让他在挂职期间,完成了“人工髋关节股骨头置换术”等多项复杂手术,填补了汪清县中医院建院以来的诸多空白。

    在延边州,老年人因为年轻时从事重体力劳动,致病致残的很多,这也导致了许多人的贫困。王立新对我说,当地人髋关节、膝关节等关节问题较多,髋关节主要是外伤,其他关节问题与北方寒冷气候、人们饮食习惯和劳累有一定关系。“股骨头坏死要换关节,能在这里做手术,也算为扶贫作了贡献。”

    对许多宁波帮扶人员来说,在异地他乡工作,生活上总有诸多不便。比如,延边人一般不喝热水,大冬天也喝冷水。所以,汪清县委常委、副县长、宁波挂职干部曹敏杰下乡的“标配”,就是一只小热水瓶。我发现他一连几天穿的鞋,都是类似部队的作训鞋,想必是经常走远路、踏田畈的关系。

    在和龙市挂职的宁波市鄞州区干部胡宁华,开了一辆浙B车牌的本田车来接我们。他说,在延边州,像这样无偿“私车公用”的车辆有16辆。“没办法,这儿地太大,是宁波的4倍,没车干不了工作。”胡宁华说。

    延边州委常委、副州长、宁波驻延帮扶工作队领队娄国闻曾说:“帮扶三年,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我们要一天一天做,不能一天一天过。”此话不虚。

    在延边的五六天里,一直陪着我们、忙前忙后的老赵给我的印象最深了。老赵大名赵鹏程,是个“老帮扶”了。从最早的去余姚市梁弄镇横坎头村帮扶开始,到奔赴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县筹建宁波援疆指挥部,2018年4月,又来到了延边。前前后后算下来,老赵在外帮扶的日子居然有8个年头之多。同行的年轻记者想要采访他,都被老赵摇头拒绝——也许他认为,自己干的大多是一些基础性、事务性的工作吧。

    不过,老赵也偶有“高调”时候。记得有一天,他像是自我调侃、自言自语地说道:“我是个机器猫呢,叮当一响,啥材料都有。”

    老赵的一项主要工作就是整材料、搞报道,他对延边各地帮扶情况熟得很。那天在安图,我领教了一次:我们中午在县扶贫办的办公室小憩,此时,州里打电话要他报个啥名单,他打开别人办公桌上的电脑,五六分钟就搞定了。

    回来后,我翻看给老赵拍的照片,发觉他的神态还真像那个日本卡通片里的“机器猫”:憨态可掬,忠心厚道。

    

    桑黄“双簧”

    

    

    何谓桑黄?生于多种树上的硬质真菌,号称“森林黄金”。它与冬虫夏草、银耳、灵芝一样,都是既有保健作用又能食用的真菌类产品。

    “双簧”何意?北方曲艺的一种,一人表演动作,一人藏在身后说或唱,互相配合,天衣无缝。

    在延边州和龙市八家子镇,拥有目前国内最大规模的人工桑黄种植基地。镇党委副书记王世明,负责这个扶贫项目,被人称作“桑黄书记”。他却说,八家子镇的桑黄产业,是延边与宁波两地合唱“双簧”的结果。

    《本草纲目》称桑黄“利五脏,宣肠胃气,排毒气”。尽管没有入药典,但在日本、韩国等国家,桑黄被认定有调节免疫作用,其有效成分已经入药。

    种植桑黄,用时任和龙市委常委、副市长,宁波挂职干部忻思忠的话来说,就是“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和龙市位于长白山东麓,野生桑黄就生长在此地林区,发展桑黄产业的自然优势得天独厚。

    当时,忻思忠在八家子镇调研,听说这里的一家林业公司“兴林科技”已掌握了桑黄人工栽培技术,八家子镇也有意把桑黄作为脱贫致富的龙头产业。但他们面临的同一个问题是“缺钱”。

    桑黄栽培周期长,3年多才有产出,贫困地区发展这个长效产业,更需要外力助推一把。宁波驻延帮扶工作队确定这个项目为当地扶贫的“主打”。八家子镇党委书记姜豪把王世明推到了“前台”。

    王世明,31岁,吉林大学畜牧专业毕业,当过大学生村干部,是个实在的东北小伙。“宁波方面让我做一个桑黄产业的发展规划,当时,我们镇里没有一个产业的投资超过300万元的,我狠狠心写下480万元这个我心中的天文数字。没想到,规划被驳了回来。”王世明回忆道。

    规划没通过,不是钱报得太多了,竟是太少了!“没有规模,哪来效益?看准了项目,冒点风险也要上!”这是宁波挂职干部脱贫攻坚的思路。王世明从中也学了一招。

    最后,八家子镇桑黄基地流转最贫困的南沟村、河南村的35公顷土地,一期投入1765万元。更让他没想到的是,最终投入高达5900万元。八家子镇的桑黄基地,做成了和龙市最大的宁波市东西部扶贫协作援建项目。

    让王世明坚定了八家子镇发展桑黄产业信心的,还有来自宁波的一封信。

    2018年秋天,八家子镇发展桑黄产业的事,媒体作了报道。不久,王世明意外地收到一封信,写信人叫胡岳成。

    在信中,老胡询问当地零星种植的桑黄卖多少钱一斤,并表示他是一个多发性结节患者,“据医生说,桑黄有较好的疗效,烦请您帮助联系一卖家,我可以直接购入。”于是,王世明按和龙那时的桑黄价格,以600元代买了0.5公斤,寄了过去。要知道,当时在宁波的药店,每克桑黄是5元,也就是每公斤5000元。

    收到桑黄的老胡,回了一封感谢信,还对八家子镇发展桑黄产业提出了建议。信中说,对桑黄的药用价值,要找权威人士做深入了解;可以利用媒体把桑黄的功效宣传做足。借力电商平台打开销路……最后表示,如果桑黄产业在八家子镇成功了,何愁“地方不出名,农民不致富”。

    再后来,王世明一打听,才知道老胡竟是宁波市农业局的老局长!

    6月6日,我随采访组来到八家子镇南沟村。230栋整齐排开的黑色塑料大棚里,柞木段上长出的桑黄,像一个个可爱的大耳朵,金灿灿的,当地人戏称为“金疙瘩”。因为桑黄寄托着当地人脱贫致富的希望,光是南沟村的桑黄基地,就解决了当地一年32名贫困人员就业,全镇1337户贫困户的补偿式分红得到了保障。

    王世明告诉我,这一批桑黄是2018年7月种下的,到明年9月才能开摘。虽然一个大棚要投资16万元,但按一个大棚4800段、每段柞木产三朵桑黄计算,按照现在价格,一个大棚的产出可达37.5万元。明年整个基地可产桑黄90吨,产值可达6500万元。

    而农业产业集聚问题也纳入了王世明思考的范围:“后续良性发展如何实现,要靠企业、政府、农业服务机构、农民自身的不断认知革新,任重道远……”

    最新的消息是,八家子镇已获批吉林省“桑黄特色小镇”称号。

    看来,八家子镇的桑黄产业,从唱“双簧”,到演“独角戏”,已为时不远。

    

    木耳“听歌”

    

    

    木耳“听歌”?是的,听的还是红歌。

    在延边汪清县鸡冠乡木耳生产基地的电线杆上,绑着几个大喇叭:“红太阳照边疆,青山绿水披霞光,长白山下果树成行,海兰江畔稻花香……”

    这首反映延边人民斗志昂扬的歌曲,旋律悠扬。嘎呀河从一旁流过,人们在木耳大棚中劳作,一片田园景象。

    汪清是延边州最典型的“老少边穷”地区,是国家级贫困县,也是吉林省深度贫困县。这里是东北抗联的根据地,“山山金达莱,村村烈士碑”,讲的就是这里,就是延边。汪清少数民族人口多,又临中朝边境,关键是还没有从根本上摘掉“穷帽子”。

    从前,黑木耳种植只是汪清百姓的家庭副业。像鸡冠乡,几年前,许多人家中有高温制作木耳菌包的小锅炉。架锅烧煤,污染环境;小作坊、小生意,小打小闹,形成不了规模经营效益。

    2017年起,汪清县的黑木耳产业被“相中”成为宁波延边东西协作、精准扶贫的主导产业。几年下来,一条集菌种研发、菌包生产、基地建设、产品加工、物流配货和废弃料治理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渐渐形成。

    34岁的林岩,现在成了鸡冠乡木耳产业的致富带头人。他拥有上百万袋的黑木耳大棚摆摘基地,还有现代化菌包定植车间,年收入超百万元。

    “原来吧,鸡冠乡的木耳生产是小米加步枪,现在是‘突突突’机关枪。”这番话,让我感受到林岩如同小品一般的语言风格。

    大北村聂淑花大娘正在采摘木耳。老公因车祸受伤失去了劳动能力,全家的生计靠她一个人。她冬天在菌包厂接菌,夏秋在木耳基地摆摘木耳,一年能挣一万多元。

    “感谢宁波的帮扶,让我们有了好生活。”聂大娘一脸感激。

    “没有宁波的帮助,就没有鸡冠乡的现在。”这是鸡冠乡党委书记沈常阔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席话。从2017年起,鸡冠乡的黑木耳产业就搭上了“扶贫快车”,累计建设6个项目,宁波投入资金2862万元。

    离鸡冠乡不远的天桥岭镇,有个“桃源小木耳产业园”。这里的创业者,是返乡带领乡亲们致富的孙永芳,这位曾在青岛做装潢生意的女能人,立志生产出“中国最好的有机木耳”。如今,她创办的产业园,已实现了工厂化的人工智能运作,自动化程度在全国黑木耳产业中处于领先水平。这个产业园,更有宁波援助的资金投入。

    陪我们参观的王总说,这里的“菌宝宝”可是听着音乐长大的,而且听的是轻音乐。在移栽到大棚后,它们喝的是山泉水,晒的是大太阳,呼吸的是山里最新鲜的空气……

    如此滋润生活、快乐成长的木耳,自然品质超绝。我们在现场就着芥末和酱油,生吃刚摘下来的黑木耳:鲜香、肉厚、生脆、爽口,带着大山里的清纯。

    对宁波驻延帮扶工作队来说,为汪清的黑木耳打造全产业链,并非仅仅是为了一方人的脱贫致富,协助汪清完成由木耳资源大县向产业大县的跨越发展,让“扶贫产业”转型成为未来的“富民恒业”,更是他们追求的目标。

    2019年7月4日,汪清北耳科技有限公司冷藏库项目正式开工建设,该项目由浙江逸盛石化有限公司全额捐资1000万元援建,是目前宁波市与延边州两地社会帮扶的“最大手笔”。

    2019年10月,在宁波与延边两地党委、政府的共同推动下,北仑区全力协助汪清县完成黑木耳特色小镇规划,它也是吉林省第一个编制产业规划的特色小镇。

    2020年3月25日,宁波北仑·吉林汪清健康科技孵化园项目开工仪式举行。项目围绕黑木耳,定位于大健康产业,计划总投资2.36亿元,其中北仑区出资1亿元。

    目前,汪清县黑木耳栽培量稳定在6.5亿袋,实现产值34亿元,从业人员近4万人。

    “助力汪清的木耳产业,其实是唱响了延甬两地‘山海协作、精准扶贫’之歌。这几年,我们已累计援建实施黑木耳产业项目28个,投入援建资金1.26亿元。黑木耳产业成为汪清老百姓脱贫致富的‘黑金产业’。”延边州委常委、副州长、宁波驻延帮扶工作队领队娄国闻说。

    

    山海相连

    

    

    王立静,女,满族正黄旗,延边州敦化市人。

    敦化是清朝的“龙兴之地”,要在以前,王立静就是满清贵族的公主“格格”。如今王“格格”来到了宁波,成为“敦化市政府驻宁波联络中心主任”“延边州农特产品宁波展销中心负责人”。

    2018年初,作为延甬两地东西部扶贫协作的首批交流干部,王立静来到宁波市象山县挂职,当时任象山县文体局副局长。她原来的身份是敦化市文体局的“一把手”。

    “在什么山头唱什么歌”,作为文体局局长的王立静,在宁波期间萌发了这么一个想法,那就是把敦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一些当地手工记忆推广到宁波等沿海地区。

    敦化是中国刀画之乡,当地许多人会手工柳编、草编,核桃皮葫芦画也是“一绝”。更关键的是,那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传承和发展,需要寻找更大商机和展示平台。

    王立静和当时的宁波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的领导交流了自己的想法,深获赞同:“你放心,我们一起携手干,肯定能把事情做成。”

    当时,国家已提出要开展“消费扶贫”,因此,敦化市委、市政府听了王立静的建议,也提出要充分利用延甬两地的扶贫协作契机,在宁波打造一个消费扶贫“基地”,把延边州的农特产品推销出去。于是,在宁波挂职了7个月,回去时已是敦化市政府党组成员的王立静,又被派回宁波。

    快到了退休的年纪,王立静本可以安安静静享受“夕阳红”。家里不愁吃喝,却舍家别业来异地打拼,好多人不理解。不服输的王立静只是觉得,已经担下了这件事,就要把它做圆满,这是一种情怀,更是责任。

    去年5月,王立静引来热心公益的企业家参与,组建“延边特产展销中心”和“宁波支延商贸有限公司”,200多万元装修的费用有了着落。

    王立静身份很特别,她既是“公家人”,也要把好公司产品的质量关,稳控价格,让宁波百姓享受到好产品,得到实惠。更多的时候她还肩负着延边州8个县(市)产品推销之职,要把延边的扶贫产品推介好。大家都说她是两地协作的形象大使。展销中心的许多产品是当地一些“带贫”企业生产的——产品销售得越多,带动延边群众脱贫致富的希望就越大。

    今年的疫情是当头一击,刚组建的展销中心,销售受到影响。但王立静在国企干过,管理过宾馆,也当过接待办的主任,阅历丰富,人缘极好。更关键的是,她是个肯吃苦、想干事、也能干事的人。作为“工作狂”的她,自去年来到宁波,只回过敦化两次。每天从早6点起床忙到晚10点,她疏理项目、对接扶贫工厂、推广宣传延边……为了节省开支,甚至把床也搬到了单位。

    如今,展销中心与“浙采网”“柒盒鲜生”“象山西周商会”等多家单位达成了销售延边产品和两地协作的框架协议。她还动员朋友的子女组建了3个“大学生延边消费扶贫特产直营群”,拓展产品销路;延边产品在宁波进学校、进社区、进机关等活动也开展得红红火火。浙江省委省政府的大院里,竟也响起了延边土特产品的吆喝声。

    宁波有关部门对延边州农特产品宁波展销中心更是支持有加,中心已成为宁波消费扶贫线下定点采购单位。最让王立静开心的是,延边大米、木耳、粉条、煎饼、黄牛肉、泡菜、冷面以及敖东药业的酵素等各类扶贫产品,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宁波百姓所接受和喜爱。

    王立静现在已是半个宁波人了,即使是炝蟹、泥螺这些宁波地道小菜,她也喜欢得不得了。“如果展销中心有困难,我还是找宁波在延边的挂职干部,每次都能马上帮助协调解决!”王立静说,宁波干事氛围好,实干,真干,大家抱团取暖,这不有“宁波帮”吗?

    “延甬一家亲,山海永相连”,是王立静对两地未来最美好的祝愿。

    

    本版照片除署名外,均为被访者提供。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