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黄背包志愿者服务队队员在捡垃圾。(何峰 摄) |
 |
九龙湖碧波微漾。(九龙湖镇供图) |
记 者 何峰 通讯员 郭力 岑思懿 7月12日5时多,天已大亮,镇海区九龙湖镇护林员张师傅穿好橙色马甲,再次检查一遍身上的柴刀、扩音喇叭和定位手机这三样“法宝”,走进寂静的山林。前一段时间连续下雨,山路异常湿滑,张师傅小心地行走着,“我们承担全镇六大片区山林巡查管护工作,主要任务是查看林子里否有冒烟处和病虫害。如果见到抽烟的游客,则要劝说游客熄灭烟头。” 8时半,一群身着“黄马甲”背心的人也出现在山脚下,他们拿着垃圾钳和垃圾袋,沿着山路走走停停,所过之处,塑料袋、烟头、废弃包装顿时消失无踪。“只要天气允许,我们九龙湖黄背包志愿者服务队在每个周末都会发起巡山护林保洁活动,守护九龙湖的青山碧水。”九龙湖黄背包志愿者服务队负责人秦红波告诉笔者。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是九龙湖最大的财富”。九龙湖镇负责人介绍,九龙湖镇当前正持续加大镇域增绿、扩绿、护绿力度,全力打造四季常绿、环境整洁、生态宜居的优美环境,利用山水资源优势,推动农旅深度融合,发展绿色产业。 “田成方、地成块、渠相连、路相通、树成形”,盛夏的九龙湖镇绿意盎然。驱车行驶在蜿蜒的龙都北路上,透过车窗向两侧眺望,目之所及群山叠翠、碧波微漾。 九龙湖拥有近2万亩生态公益林和占地4460亩的森林公园,水域面积超过4500亩,姹紫嫣红的花卉长廊长达15公里。但较真的九龙湖人却总觉得这座“天然氧吧”的绿色还可以再浓一点,生态环境还可以再美一点,“近年来,九龙湖每年投入超过500万元的资金,用于森林防火、中幼林抚育、森林病虫害防治、山林巡查管护等工作,新增绿化面积17.52公顷,抚育中幼林4100亩,建设森林游步道56公里。”九龙湖镇相关负责人告诉笔者。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九龙湖的生态优势正转化为发展优势。近年来,凭借区域内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九龙湖镇走上了大力发展生态休闲旅游产业的特色之路。“九龙问茶”精品线、“四湖连珠”风景线、特色森林游步道以及散布其间的美丽乡村吸引了大批游客,2.3万余亩林特基地产出的杨梅、茶叶、毛竹、笋等农作物让老百姓的口袋鼓了起来。 今年,虽然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但九龙湖的农家乐、采摘游和景点游在春天强劲反弹。“疫情期间,城市居民在家憋得太久了,很多游客来九龙湖放松休闲,顺道来我们农场采摘蓝莓。”田顾村开心农场负责人告诉笔者。 “加强生态建设换来了金山银山,不能被工业污染毁于一旦。”九龙湖镇相关负责人介绍,本着这一理念,九龙湖镇毅然摒弃了“先污染后整治”的传统模式,大力发展高效、节能、科技型工业经济。如今,九龙湖以“九龙环保高层次人才项目”博揽英才,为绿色产业赋智赋能。曾在美国通用电气就职的高级研发工程师迟颂博士就是被此打动,落户在九龙湖,与宁波九荣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研发出了“智能化高效集成供水控制系统”,填补了国内生态节能领域的空白。 “优渥的环境条件,是九龙湖持续加大生态文明创建力度的基础。”九龙湖镇负责人表示,“九龙湖将保持整治保护建设等措施齐头并进,成为镶嵌在镇海东北部璀璨的绿宝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