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族箱中的象山全人工养殖小黄鱼。(徐能 曹百灵 摄) |
记者 沈孙晖 象山县委报道组 陈光曙 通讯员 陈 挺 昨天上午,由象山县人民政府、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象山全人工养殖小黄鱼发布会”举行。这标志着该县小黄鱼全人工养殖向产业化方向大步迈进。 历经7年,小黄鱼成为继大黄鱼、乌贼之后第三种实现人工规模化繁育的重要经济海产,也是象山继大黄鱼、南美白对虾、三疣梭子蟹、坛紫菜之后又一个极具前景的产业。 一条小黄鱼,有望撬动一个大产业! 野生资源逐渐匮乏 小黄鱼俗称小鲜,在天津、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等沿海地区广受欢迎。小黄鱼是我国重要的海产经济鱼类,与大黄鱼、曼氏无针乌贼、带鱼并称为“四大海产”。特别在东海海域,其捕捞产量曾占主要经济鱼类产量的12.6%。 但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海洋过度捕捞,小黄鱼自然种群呈衰减态势,捕捞量逐年下降,以前老百姓餐桌上的“常客”逐渐成了“稀客”。去年,象山渔业捕捞产量36.94万吨,其中野生小黄鱼产量只有近1.3万吨。 在供不应求的情况下,野生小黄鱼销售价格日趋攀升,条重150克以上的成鱼市场价每公斤100元以上。有的商贩甚至用价格较便宜的养殖大黄鱼幼鱼,冒充野生小黄鱼。 为增加养殖品种和养殖收入,提高市场竞争力,2014年象山县水产技术推广与科技部门和我省楼宝研究员领衔的小黄鱼科研团队合作,进行小黄鱼人工鱼苗技术攻关,重点进行野生小黄鱼驯养、人工繁育、养殖等方面的技术研究。 从野生走向全人工养殖 象山一桥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养殖区位于石浦港三门口海域。“这里水深流急,水质好,适合养殖。当初正是在这片海域,发现了野生小黄鱼苗种。”该合作社总经理张进城告诉记者。 2014年5月,一桥合作社养殖区的网箱内发现了5000余尾野生小黄鱼苗种。楼宝科研团队与合作社达成合作协议,共同开展小黄鱼人工繁育和养殖技术研究,将这批小黄鱼苗种进行驯化养殖。同年11月,科研团队用活水船将存活的2000余尾小黄鱼,运至舟山普陀区西轩岛室内水泥池,进行越冬驯化养殖。 此后,科研团队不断取得可喜突破:2016年,破解小黄鱼全人工繁育技术难题,繁育出子2代苗种5.8万尾,填补国内小黄鱼人工鱼苗的空白;去年,培育子5代苗种105.8万尾,突破百万尾大关,网箱养殖大规格苗种40万尾;今年,完善全人工繁育技术,培育子6代苗种216万尾,网箱养殖150万尾,人工增殖放流30万尾,为小黄鱼养殖产业化奠定了基础。 目前,科研团队已在象山港湾水产苗种有限公司建立了小黄鱼育苗基地和新型网箱养殖示范基地。走进港湾水产苗种公司的繁育车间,育苗池内一尾尾小黄鱼鱼苗活蹦乱跳。“鱼苗育到5厘米,便可卖给养殖户养殖。”公司负责人徐万土介绍。 目前,科研团队初步建立了繁育、养殖、病害防治、育种等技术体系,科研成果亮点纷呈,如首次完成了小黄鱼全基因组测序和精细图谱绘制。“这为培育高产抗病优质良种提供了基因资源和技术手段。”楼宝说。 据悉,小黄鱼科研团队申请发明专利17件,已授权10件,包括国际专利2件,巩固了团队目前在国内小黄鱼科学研究上的领先地位。同时,小黄鱼研究得到了国家、省市县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 养殖难度不大,市场前景广阔 人工繁育的小黄鱼养殖难度大不大?记者来到了一桥合作社的示范养殖区域,只见一尾尾幼鱼在波光粼粼的网箱内来回穿梭,活力十足。 张进城曾成功将3万尾子3代小黄鱼苗种,养成成品鱼。今年,他养殖子6代苗种,“5月31日运来的,有30多万尾”。 根据小黄鱼的不同成长阶段,需选择不同规格的网箱养殖。“比如鱼苗长到10多厘米长时,我就换到网眼直径3.5厘米的网箱去养。”张进城介绍,小黄鱼要控制好养殖密度,不能“挤一起”,平时用配合饲料投喂,养殖难度并不大,但要注意病害防治。 “养殖一年,每尾小黄鱼长到2两左右,便可以上市了。”张进城说,市民以往吃到的野生小黄鱼都是死的,但人工养殖小黄鱼是活的“热气货”,这也是其最大卖点之一。 县水利和渔业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小黄鱼养殖推广潜力很大:适温性和适盐性广,耐低温性能优于大黄鱼,适宜养殖区域范围广,在浙江沿海均可网箱越冬养殖;养殖周期短,只需1年,规格能达到120至150克/尾,当年就能“游上百姓餐桌”;养殖风险低,在5至8月禁渔期,可提供鲜活的养殖小黄鱼上市,既填补了市场空白,丰富市民的“菜篮子”,又能满足高端消费需求。 据悉,今年象山可上市全人工养殖小黄鱼约8万尾,禁渔期按每尾1两至2.5两以上的不同规格,每公斤市场指导价在70元至200多元不等,利润可观。 与此同时,该县相关部门正准备申请“象山小黄鱼”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我们通过开展小黄鱼产品追溯系统构建、产品包装设计及商标申请,拓展线上线下营销渠道,目前已初步建立小黄鱼品牌建设体系,并开发了22种小黄鱼菜品。”对于全人工养殖小黄鱼产业化,县水利和渔业局负责人信心满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