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美丽家园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0年07月22日 星期三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沙画师:

以沙为墨以手为笔 画出动人瞬间

沈孙晖

蒋凯华现场创作的少女沙画。
蒋凯华正在创作沙画。(沈孙晖 摄)

    

    

    

    

    

    一漏、一抹、一勾、一点……在宁波沙画师蒋凯华的手中,一抔细沙仿佛有了化腐朽为神奇的魔力,一会变成一幅气势磅礴的泼墨山水,一会又绘出一位婀娜多姿的青春少艾,在光影交错中灵动变幻。

    以沙为墨、以手为笔,蒋凯华用沙画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用心记录每个感人瞬间,向人们传递更多真善美的力量。在他的娓娓道来中,记者走近了沙画师这个带点神秘感的行业。

    

    记 者 沈孙晖

    实习生 方容儿 通讯员 徐静

    

    机缘巧合结缘沙画

    蒋凯华是安徽安庆人,今年45岁,住在海曙区高桥镇高桥社区。大学时,他学的是美术专业。“当时电脑还未普及,我们使用手工喷枪画图。”这也锤炼了蒋凯华扎实的绘画基本功。

    1999年,大学毕业的蒋凯华被分配到老家县城的建设局。年轻气盛的他不想人生轨迹就此定型,“一心想到外面的世界闯闯。”

    次年,蒋凯华只身一人来到宁波,应聘进入一所中专院校教设计。后来,他办过广告公司,开过胶带厂,并在一次机缘巧合下“结识”了沙画。

    2012年,蒋凯华参加杭州湾新区一家企业庆典时,看到有人现场表演沙画。这种绘画、动画、音乐元素相结合的表现手法,让学美术出身的他感到深深震撼:“原来画画还有这种形式。”

    这种“一见钟情”的感觉,一直萦绕在蒋凯华心头。他花3000多元,从网上购买了沙画台、DV等设备。“当时宁波没有沙画老师,网上的沙画视频都经过剪辑,没法参考学习。我只能对照找到的沙画图片琢磨自学。”好在蒋凯华画画速写的功底扎实,很快就初窥门径。

    “沙画被誉为‘瞬间的艺术’,主要有两种表现方式,一种是现场作画,时长5分钟左右,要求很高,不能出错;另一种是沙画视频,后期剪辑的时间比作画更长。”蒋凯华介绍。

    沙子是作沙画最关键的原材料。“必须使用过滤过的细沙,沙滩上的沙子粗细不匀,落在沙画台的玻璃上会弹散,影响画面,同时也会加剧玻璃磨损。”蒋凯华说。

    创作沙画时,主要会用到漏沙、抹沙、捏沙、划沙等手法。“在我看来,漏沙最难掌握。”蒋凯华攥起一些细沙,在拳头松握之间让沙子从指缝漏下,从而展现出线条的虚实变化,“握太紧,漏下的沙太少,反之又会撒成一堆。要恰到好处地控制量,需要一定的悟性和大量练习。”

    沙画通常要“讲故事”,所以蒋凯华创作前会写好每幅画面的文稿,再在脑海中构思好画面。“油画后期可以多次修改,但沙画需要一次成型,所以对造型要求特别高。只有心中有画面,才能让一盘散沙听自己的话。”现在,蒋凯华只需短短几十秒,就可以创作出一幅风景或人物沙画。

    用沙画记录每个感动瞬间

    蒋凯华创作沙画作品的灵感,来自他的所见所闻。“这个题材首先要感动我,我创作后才能感动观众。”他道出了自己创作选材的原则。

    2017年,蒋凯华创作了沙画《医者仁心》,灵感就来自临床一线的妻子——鄞州人民医院儿科护士郑儿。“当时妻子每周要上两个夜班,我去医院接她时,经常看到她推着治疗车,在长长的走廊里忙碌;她生病也很少请假,就是趁休息间隙给自己扎个针……”这动人的一幕幕场景,像胶片般深深定格在蒋凯华心底。

    想到自己从未给妻子创作过沙画,蒋凯华决定给郑儿一个惊喜。他花了一周时间,把记忆中的一个个画面变成一幅幅沙画,并拍摄、剪辑、配音,制成4分钟的《医者仁心》视频。

    《医者仁心》展现的真实场景,不但引起了医护人员共鸣,更在不经意间戳到了网友们的泪点,赢得了无数点赞。蒋凯华“一夜爆红”,引起了全国媒体的关注。

    短短几天,央视新闻客户端该新闻的阅读量有8.3万多次,人民日报客户端点击量达58万次,共青团中央微博转发的视频点击量更是高达818万次……蒋凯华还因此接受了央视《焦点访谈》采访。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来袭,让蒋凯华捕捉到了更多感人的瞬间。“我在新闻上看到,很多人为我们负重前行,换来我们期盼的春暖花开。”2月初,他制作了沙画视频《致敬逆行英雄》,分为“再战”“战疫”“承诺”“出征”“坚守”“休整”“担当”“忘我”“鼓励”9个篇章,其中他把84岁的钟南山院士1月18日傍晚在高铁餐车上的照片放在第一个章节。

    几天后,蒋凯华从妻子处得知鄞州人民医院一些医护人员将驰援武汉,特地向医院要来相关照片作为蓝本,并结合妻子告知的一些细节,精心创作了暖心沙画《请一定平安归来》,为出征人员送上真诚的敬意和祝福。

    最让蒋凯华满意的,是他“灵光一现”的作品《平凡英雄》。当时,他所居住的小区已有确诊的新冠肺炎病例。社工们舍小家为大家,每天奔走在战“疫”一线。

    一天,蒋凯华和高桥社区党总支书记王小菲通电话。“当时,王书记因为过度劳累嗓音沙哑。说到长期没回家,女儿十分想念她时,王书记哽咽了……”蒋凯华从王小菲的话语中,感受到对方作为母亲的柔软,又充满了战“疫”必胜的信心。

    于是,蒋凯华打开手机免提,让妻子悄悄录下他和王小菲的通话。他又私下从王小菲的朋友圈以及“海曙高桥”“高桥社区”微信公众号上,搜集沙画素材照片,并结合录音剪辑,制作了《平凡英雄》沙画视频。“我想献给奋战在抗疫基层一线的社区工作者、志愿者们,他们都是平凡英雄。”蒋凯华说。

    用沙画传递公益之心

    如今,蒋凯华已将沙画作为主业,“沙画师在国内是一个较冷门的职业。据我所知,宁波能进行现场表演的沙画师很少,但这个行业市场前景广阔。”

    蒋凯华曾受宁波、杭州、上海、广州等地的大企业邀请,在年会或庆典上表演沙画。“现场表演每场1万元,制作沙画视频每个作品收费2万元以上。”去年,蒋凯华在沙画业务上,收入有二三十万元。同时,他还和政府合作,进一步扩大影响力,“我为奉化城市展览馆其中一个展厅创作了4段沙画,展现宁波‘最年轻新区’的城市变迁。”

    商业价值固然重要,但蒋凯华更看重的,是通过更多用心的作品来传递公益价值。前年,作为社区志愿者的他在宣传垃圾分类时,发现居民们分类意识不强、参与度低,便主动制作了沙画版的垃圾分类公益宣传片,通过动画形式展现垃圾“四分法”的运用,并在网上征求宁波童谣作品及音频,希望与宣传片结合,达到通俗易懂、过目不忘的效果。去年,蒋凯华看到奉化挡刀女孩崔译文的新闻后,连夜构思创作了沙画《美丽的勇敢》。“作为新宁波人,我为小崔感到自豪,希望通过沙画,让宁波市民看到一个更感人、更温暖、更美好的爱心之城!”他动情地说。

    在蒋凯华看来,沙画不能只停留在屏幕上,应“飞入寻常百姓家”。为了推广这门艺术,他到儿子就读的高桥中学,为初一、初二80名学生义务授课,每周两节,学校也为此开设了沙画校本课。“孩子们很喜欢沙画,每次报名都爆满。每逢学校举办晚会等活动,孩子们就会现场表演沙画,如今已成为学校的特色节目。”蒋凯华乐在其中。

    平时,蒋凯华还经常参加镇、村或社区的公益活动,如利用自己在社区居委会的工作室,为居民们开设公益沙画课,或不定期走进其他学校进行公益讲座。高桥民乐村七彩夏日快乐暑期营、江北逸嘉社区居家养老课堂等现场,均留下了他活跃的身影。

    蒋凯华的志向远不止此。“沙画对速写基本功的要求较高,所以可复制性相对较差。如果有职校、高校想为艺术生开设沙画选修课,我愿意义务授课,以更好地推广这门技艺。”同时,他打算录制沙画教学视频,放上抖音等平台,供网友们免费学习。

    “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把对沙画‘零概念’、但又感兴趣的人领上这条路,让更多的人体验沙画的独特魅力。”这是蒋凯华作为一名沙画师的初心。

    

    

    记者手记

    

    作为一种将绘画、表演、视频、音乐等元素糅合在一起的艺术形式,沙画带给人们很多新鲜感和吸引力。

    但现在网络平台上的沙画,大多以明星、情爱等为题材。在蒋凯华看来,这些沙画充斥着太多以吸引流量为目的的商业味,长此以往会沦为快餐文化。一旦人们视觉疲劳,丧失了当初的新鲜感,沙画这个行业就会陷入困境。

    记者很赞同采访中蒋凯华的一句话:“沙画作品必须要有平民视角,题材接地气,富有真情实感,才能打动人。”少些商品、多些作品,内容接地气的同时不断创新突破,沙画会焕发出更蓬勃的生命力。

    国内著名沙画大师高赞民曾在接受采访时说:“音乐唱歌几千年来都有,未来也不会消亡。而沙画可以和音乐一样,一直往下走。”希望这种艺术形式越走越好!(沈孙晖)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