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2版:阅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0年07月28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那个年代的怕与爱

——读蒋韵长篇小说《你好,安娜》

    

    

    

    

    

    

    鲍静静            

    

    本书是鲁迅文学奖得主蒋韵献给母亲的作品,一本黑色的羊皮笔记本尘封了一个令人肝肠寸断的故事。素心从对爱的信仰到对罪的背负,三美内心的沮丧,彼此背负着十字架殊途同归,看上去是为爱而牺牲、欺骗、隐瞒,骨子里却是人性中的私与妒在作祟。

    20世纪60年代,河谷平原的绿皮火车上,关于普希金的一场讨论,使安娜在姐姐丽娜光环笼罩的阴影里发出了微光,同时也照亮了孤儿彭承畴。如果说迷恋安娜是彭承畴的命运,那被彭承畴吸引则是素心无法逃脱的命运。三人后来历经生离死别,而酿成这一切后果的秘密全藏在一本黑色羊皮笔记本中,直到40年后,当素心、三美和彭承畴重逢,隐藏在悲剧后的真相方得昭然。

    三美眼中的安娜与彭承畴非常般配,“他是维特,她就是绿蒂;他是贾宝玉,她就是林妹妹;他是沃伦斯基,她就是安娜……”素心和安娜沉陷于文学,三美有着黄金一般的歌喉,文学和音乐,是她们对抗平庸的力量。

    而现实不允许浪漫存在。

    当彭承畴将手抄本交给安娜时,安娜联想起被母亲焚毁的无数文学经典。为了保全这份爱的托付,安娜将它转移到了素心那里。素心天天将笔记本放在军用挎包里,带着它上班下班。一个漆黑的夜晚,在那条被合欢树遮蔽的小路上,素心遭到抢劫。她交出贞操换回手抄本。安娜前去看望,素心没有将手抄本交还给安娜。作者以素心的视角写道:“我用我的血和命交换过来的东西,凭什么要成全她呢?”得知素心将彭承畴的笔记本“弄丢”以后,安娜选择了赴死。

    所有的善恶之分,是一瞬间的事情。素心何尝不是你我的缩影,我们也会有那么一瞬间,无法摆脱人性的束缚,做出需要一生赎罪的事情。文字蕴含着作家对历史的释然、对人性之恶的悲悯。正如小说所言,“拔节、灌浆,生长着,成熟着,原野上有一种生机勃勃壮阔的安静。”小说描述身外的恶劣,也反观内心的沮丧,进而挑战庸俗与苟且。归根结底,对罪的自剖,关乎现代人的精神救赎,“打开不止一道洞察当代中国人精神生存状况的审美门户,开辟能据此深思我们的现在、将来和过去的精神思路”,这是《你好,安娜》提供的视野。

    安娜以“病成一幅画,死成一幅画”完成对自我的追求,曾经相爱的两个人难逃离散。死去的安娜、活着的素心,是失败者,却以螳臂挡车之勇反抗命运。三美则是倾听者、审判者与见证者。青春在时代的惊涛、历史的吊诡、现实的逼仄与人性的拷问之间,交付了承诺。

    如果安娜有知,当她看到姐姐丽娜的女儿翩翩起舞,素心以她的名字作笔名奋战在文学疆场,素心、三美和承畴在剧场相遇,畅谈往事,会不会在云端听到他们的呼唤:“你好,安娜!”

    这是蒋韵暌违十年后的长篇小说,表现了生活的可能、爱的多样和人性的丰富。结局似乎指向这样的主旨:经历了内心的惩罚与救赎之后,精神有可能抵达彼岸。小说坚守艺术品质,保持了作者对人性深刻思索的一贯姿态,兼具柔美典雅的气度,书写了一代人青春的疼痛。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