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孙吉晶
宁海县委报道组 徐铭怿 文/摄
最近,一篇《我和我的第二故乡》的文章引起网民的关注和转发,阅读量超过22万次。《我和我的第二故乡》由宁波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干部谢建定所作,记录了他在宁海黄坛镇弘杨村当农村工作指导员的生活片段。
2015年年初,谢建定主动要求来到群山环抱、有“浙东小西藏”之称的宁海弘杨村,开启了长达5年多的农村工作指导员生活,与当地村民结下了深厚友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乡,却不一定有第二故乡,但我有,我的第二故乡在宁海黄坛镇双峰弘杨村。”老谢在文中写道。
这几年,弘杨村的变化更让谢建定感慨万千。
柏油马路穿村而过,崭新的文化礼堂、四知亭、氧化池、公交驿站矗立马路两侧,村内一个个小公园花草繁茂、绿树成荫,在建制村所在地横坑自然村,有近百年历史的“三石五”长条形四合院装扮得整洁美观。“以前大门外就是一排露天粪坑,去年全部被拆除,环境好多了。”已经在四合院生活了60多年的胡未花老人乐呵呵地说。
“去年一年,我们以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制度为准则,落实村级重大事项决议,拆除了全部135个露天粪坑和简易厕所,改造村内道路,完成雨污水分流,原先脏乱差面貌大为改观。”弘杨村党支部书记杨武君告诉笔者,今年,县镇两级加大对弘杨村支持力度,出炉村庄发展规划,成功审报市级300万元美丽乡村建设项目,投资130万元的村小河道治理项目已完成招标。
村庄环境的改观、基础设施的投入,让村民有了更多的获得感,也激起村干部更大的干事热情。在杨武君的策划下,弘杨村在冬春两季分别办起了“小年节”和“春笋节”,尤其是“小年节”期间,来自四面八方的游人聚集在小山村,感受浓浓的地方年俗。沿路堆放的冬笋、土猪肉等农产品几乎被抢购一空。曾经无名之地的“浙东小西藏”迎来了数万游客。邻近弘杨村的中央山村办起了客栈民宿,每逢节假日,生意兴隆,入住要提前预订。
杀猪宰牛搞年祭,土产贡品堆如山,吃玩挤在四合院,载歌载舞大半天;大山风景陶醉我,每组照片配诗歌,分享微友一个个,赞言赞语如电波……工作之余,谢建定有感而发,5年来写下了200多首打油诗,并汇编成《走进浙东小西藏》诗集,由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随着打油诗阅读量攀升,老谢的微信号也成了村里的“公众号”,弘杨村渐渐有了名气。
弘杨村南面是白溪水库,东边临黄坛和西溪水库。山间一块块碎布一样的自留地,是农民生存的基本依靠。信息不畅、观念滞后,物资难流通,一直以来制约着山村的发展。
如何借乡村振兴的“东风”,因地制宜开发农业、旅游业,让山里人走向富裕,成为村干部亟待破解的难题。
在谢建定牵线搭桥下,一批批农业、旅游、规划等方面的专家来到弘杨村,为村庄发展指点迷津。他们还带来了资源、资金、技术与信息。
“双峰山区云雾缭绕、植被茂盛、物产丰富,万亩香榧、红豆杉,还有万年桥、千年香榧树、双峰山森林公园、台东会议红色革命教育基地等景点,具备开发休闲旅游的条件。”镇联村干部杨莹说,这些景点与周边榧坑村、澄深村、王家染村、逐步村的一批原始景观串联起来,将吸引越来越多的城里人走进大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