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深度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dlrb
 
2020年07月29日 星期三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起系列案为爱看网络直播的市民敲响了警钟——

小心“主播”那些诈骗套路


鄞州民警将诈骗团伙一网打尽。

骗子有固定的话术单,鼠标点点就能自动回复。

鄞州民警正在收集电脑上的证据。

鄞州民警在审讯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嫌疑人。

    

    

    

    

    

    

    

    

    

    

    记者 王晓峰 通讯员 黄军 王照锋 

    

    “网红”,如今已成为致富新“捷径”的代名词——只要在网上聚集足够人气,就会带来流量经济。网络直播行业日益兴盛,一些主播为了吸引眼球,打着创新的旗号不断触碰法律红线,甚至还有不法分子借机生财。

    日前,鄞州警方经过近3个月的侦查,在浙江、河南、江西、安徽等10省市开展集中收网行动,从终端平台入手,成功摧毁一条通过网络直播APP平台实施诈骗的产业链,先后抓获犯罪嫌疑人358名,初步估算案值6000多万元。

    这起案件为那些爱看网络直播的市民敲响了警钟——电信网络诈骗也在“与时俱进”,只爱礼物不收红包的主播也有可能“有毒”。

    

    进平台需邀请码,背后有“妖”

    

    

    “这是我女儿直播间的邀请码,发给你!你要多到直播间支持她哦,这样她就会同意我们在一起……”这条信息看上去很普通,但内有玄机,这是一个网恋诈骗陷阱。

    家住鄞州潘火的老李就掉入了这样的陷阱,直到警方找上门,他仍在为她辩驳。他还跟警方解释“刷礼物”是自愿的,不相信每天陪他聊天的“老伴”是骗子。在警方不断出示的证据下,老李内心崩溃了,原来美好的“黄昏恋”全是假的。

    后来老李向警方讲述了他被骗的经过。在他眼中,网络那端的她单亲丧偶但善解人意,有一个女儿,在从事网络直播行业。接到她发来的“求助”信息,老李心里火热,觉得他们很快就能在一起,于是下载了相应的直播APP。进入直播间,打了个招呼,直播女孩回了句“叔叔”。这两字让老李提着的心瞬间放了下来,看来这次网络“相亲”有戏。事情的发展果然不出他所料,他在交友平台上认识的女子随后也发来加微信好友的提示,因为她“女儿”对他的考核通过了。

    初次见面,虽然是在网络直播间,但总要表示一下吧。于是,老李和网络那端的她说:“我不会弄那个‘刷礼物’!我直接转你500元,你给你女儿,就说是我的一点心意!”对方的回复令老李瞬间卸下了警惕心:“那不行,我又不是骗子,不能要你的钱,我是觉得你人好。我‘女儿’直播完成任务需要帮忙‘刷礼物’,你刷了,她就知道了,你不会,我教你。”

    88元充880钻,一刷礼物,手机里就传来甜甜的声音。微信那边的她,也总是善解人意地听着老李的倾诉。就这样,老李不断地“刷”着礼物,也不断地“刷”着未来“女儿”的好感度。直到有一天直播室打不开了,他向警方求助,梦醒的那一刻来临了。

    “我们一调查,发现网络那端的她并不是什么单身丧偶女性,而是一群专业的骗子。他们拿着固定的话术脚本,寻找着‘猎物’。而那个老李眼见为实的‘女儿’,也是骗子中的一员。”民警说,他们将这个诈骗团伙端掉了,原以为案件到此结束了。谁料,一段时间后他们发现这个直播平台仍在玩老把戏——需要邀请码入场,不收红包只要“刷礼物”。

    

    电诈搭上“黑平台”,全是套路

    

    

    “这种套路以前真没见过,具有很强的欺骗性。如果不进行源头打击,每天都会有人被骗。虽然每个人被骗金额不大,但聚沙成塔,涉案资金会很恐怖。”民警说,经过侦查,他们在首南街道发现了一家类似的直播公司,并接触了一名刚入职的新人。在警方的努力下,对方认识到了自己的工作性质,并愿意为警方提供线索。

    原来,诈骗团伙是利用“键盘手”和网友聊天,以谈恋爱为由实施诈骗,具体手法就是忽悠受害人到指定的直播平台“刷礼物”。为了规避风险,他们会交叉使用各类直播平台,并要求主播不得接受诈骗对象的微信红包、转账等,必须统一引导到平台,通过“刷礼物”的方式来运作“洗白”。而直播平台负责人等明知其存在诈骗行为,但仍为其打掩护,玩起了“擦边球”。

    侦查员在深入侦查该直播公司资金盈利流向时,发现有相当大比例是直播平台“啾哩直播”充值返佣的。该直播平台有共同犯罪的嫌疑。警方据此又查到了25个诈骗团伙的具体信息以及该直播平台的相关犯罪事实。6月中下旬,鄞州警方派出多个抓捕组统一行动,先后抓获犯罪嫌疑人358名,其中226人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经审讯,犯罪嫌疑人交代,他们利用“啾哩直播”平台实施诈骗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键盘手”塑造一个中年离异女子的形象在各大征婚软件或平台上结识中年单身男子,并以谈恋爱甚至结婚为由忽悠受害人为其当主播的“女儿”充值并购买虚拟礼物。另一种也相似,通过“键盘手”塑造一个年轻单身女子的形象,在陌陌、探探等交友软件中寻找单身男青年开展“网恋”。之后会称自己是一名主播,忽悠受害人“刷礼物”。其间,“键盘手”还会扮演追求者,诱导受害人吃醋,以此刺激他充值赠送礼物。女主播真实存在但仅参与视频直播,聊天的都是男性“键盘手”。而且他们有固定话术,无须打字,只要轻点鼠标,各种应景的聊天内容就会发送给受害人。

    “客户进行充值之后按照账户的归属,直播平台的所属公司会返佣给对应的诈骗团伙,按照业绩高低返佣分成在80%至90%。”民警说,据被抓获的“啾哩直播”平台所属公司河南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法人张某交代,一旦使用该APP的直播公司被用户发现存在诈骗套路,他们会马上关闭该公司的直播间,再发展新的直播公司入驻。这样既规避了风险,又能持续盈利。而很多人对于几十元到几百元的损失,一般不会报案。该网络科技公司相关人员被抓获前,平台盈利每天在50万元左右。

    

    

    直播不可妄为,否则“触雷”

    

    

    今年突如其来的疫情,使全国大多数网民上网时长明显增多,让网络直播又“火”了一把,大大小小的直播平台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它的流行,让一些不法分子看到了“商机”,纷纷潜伏进这一行业,让直播变成了“直骗”。

    众所周知,如今的网络直播主要盈利模式有“带货”,但更多的还是虚拟礼物的打赏分成。而这套盈利模式的基础在于流量经济,观看直播的用户多寡直接影响平台及主播的利益。因而,为了“吸粉”,各大直播平台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直骗”的出现并不令人意外,它是时代背景下的黑灰产物。根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中国网络直播用户规模已达5.6亿,占网民整体的62%。面对如此庞大的用户群体,一些隐蔽的直播平台利欲熏心走上邪路。

    近年来,网络直播乱象频现,最常见的就是“涉黄”。据央视新闻报道,一些直播平台以低俗涉黄内容博流量,打“擦边球”。近日国家网信办会同相关部门对31家主要网络直播平台的内容和生态进行了全面巡查,其中有10家网络直播平台因为存在传播低俗内容等问题被约谈。然而,包括被约谈的平台在内的一些直播网站,低俗涉黄问题依然存在。

    除此以外,各种网络新型违法犯罪也在蹭网络直播的热点。比如,2018年7月,省公安厅通报了一起由温州瑞安警方破获的特大网络赌博案,用户涉及全国数十万人,涉案金额6亿多元,同样与网络直播有关。这个涉案的直播平台叫“红磨坊视频聊天平台”,在直播圈里并没有什么名气,女主播也是相貌平平不出众,但这不妨碍它人气爆满。原因就在于它的所谓“休闲游戏”功能,其实就是赌博网站,需要女主播“引路”。

    作为网络新型违法犯罪的一种,电信网络诈骗混入网络直播后,也在不断往身上披伪装衣。

    以前它的作案手法简单粗暴:要么有人在“弹幕”中直接发布虚假广告,广撒网式“钓鱼”;要么以平台充值返现为借口引诱受害人转账;要么是“黑主播”直接下场,以网恋等方式诱骗受害人打赏;或者是主播成受害人,被人以“涨粉”的借口骗取财物。

    如今情况变了,鄞州警方破获的这起案件就说明了这个问题,骗子不直接收取红包,而是通过直播平台以“刷礼物”的形式将钱“洗白”。看似一切正常,单次涉及的金额也不大,实则他们是打着“细水长流”的算盘,更加隐蔽,为的就是规避来自公安机关的侦查。还有“裸聊”骗局,也开始在网络直播中扎根。骗子冒充美女主播和受害人“裸聊”,趁机录下对方不雅视频并进行“阶梯式”敲诈。

    “网络直播行业准入门槛较低,主播也是良莠不齐。还有各种‘黑平台’不断出现,无视规则和底线,踩在法律的红线上。”有律师告诉记者,网络自由但非法外之地,直播同样如此。近年来,网络直播规范化建设在不断加码:“扫黄打非”一直在持续,打击各类网络新型违法犯罪也从未止步过。甚至连直播带货也有法可依了——自7月1日起,《网络直播营销行为规范》正式实施。

    

    扎紧直播“篱笆”,规范行业

    

    

    网络直播历经数次技术迭代、平台更替,本该是大浪淘沙始见金,但如今的情况仍令人尴尬。

    直播行业乱象屡禁不止,问题根源还在于直播平台的主体责任以及相关职能部门的监管责任落实不到位。多数平台仍在奉行“流量至上”原则,对内容把关不严,甚至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等到被投诉得不可开交时,下架了事。更有甚者,本身就是“黑平台”,故意设套坑害用户。

    扎紧“篱笆”,自然能够有效减少寄生于其中的黑灰产业链。因而,当务之急就是进一步规范直播行业,充分发挥诚信体系的作用,并且真正落实到位。对于相应的从业人员,也应该提升其职业素养、法律意识,引导其往正向发展。而“黑平台”,不仅要下大力气进行整顿,公安部门更要严厉打击,因为打掉一个往往背后能牵出一串案件。

    当然,网友也应增强自己的防范意识。

    网络世界多姿多彩,信息交互日新月异,同时网络犯罪也开始“千变万化”,诈骗手段层出不穷,让人防不胜防。网友要增强辨识能力。互联网时代,“照骗”横行,一定切记不要仅仅通过头像、平台照片来辨识一个你不认识的人,对方会为了达到各种目的伪装成上万种身份。还有,网络聊天过程中,一定要保留聊天记录,尤其是发红包、转账、汇款等记录,这些都是公安部门办案能用到的证据。总之,网络是一个虚拟世界,在没有弄清对方真实情况之前,请勿急着掏腰包,增强自我保护和反诈意识尤为重要。总结起来就是:网络交友需谨慎,直播打赏要小心。

    最后还要特别提醒那些求职者,找工作一定要擦亮眼睛,多关注相应的法律法规。因为从目前破获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来看,不少员工在共同犯罪却还以为自己只是一个打工的,凡事和自己无关,不用承担法律责任,这是大错特错的。所以,请告诫身边的亲朋好友:求职需谨慎,切勿被不良公司蒙蔽。

    

    

    本版照片 黄军 摄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