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9版:风向标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0年07月31日 星期五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国际消费城市建设半年间:

经济“压舱石”变城市复苏力

商业广场是市民饭后散步的必选项之一。(孙佳丽 摄)

    

    

    

    

    记者 孙佳丽

    

    消费,既是当前经济复苏的压力点,也是经济回升向好的着力点。

    7月16日,市委副书记、市长裘东耀在全市加快推进国际消费城市建设暨夜间经济发展动员部署会上强调,要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前提下,顺应消费升级趋势和群众消费需求,着力增强消费引领、优化消费供给、扩大消费规模,有效促进经济稳增长、城市提品质、群众得实惠,为宁波当好浙江建设“重要窗口”模范生提供有力支撑。

    其实在去年年底,我市就已正式出台建设国际消费城市实施方案,半年过去,随着我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加快推进,居民增加外出活动,消费稳步增长,“烟火气”又旺了起来。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08.5亿元,同比(下同)下降5.7%,降幅较一季度收窄8.1个百分点,好于全国、全省5.7、0.6个百分点,其中二季度单季增长1.9%,由负转正。值得注意的是,今年6月,我市消费专班推进评价指数全省第一,宁波成为全省唯一连续三个月都排在前三位的城市。

    “受到疫情影响,宁波推进国际消费城市建设的举措既稳又新。消费这一块经济‘压舱石’,已成为国内外市场主体的重要连接点,正促进着内外双循环发展格局的形成。”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说。

    扩充消费选择“菜单”

    由于宁波经济结构因素,与制造业、外贸等相比,服务业中的商贸服务业与城市地位还不相匹配,消费对经济的贡献率在40%左右,远低于全国68%的水平。如何用6年时间实现服务业倍增,使服务业这块相对短板成为宁波起跳起飞的“跳板”之一?首先就需要给予更多的消费选择,让市民消费留在宁波。

    一方面是给予更多消费目的地的选择。

    从今年开始,我市就持续推动百货店、大型超市由传统销售场所转型升级,向家庭、时尚、文化、体育等消费中心转变,支持智慧零售、跨界零售等新业态、新模式发展。

    和义大道商圈六月份销售额同比增长67%,工作日平均客流1.5万人次,周末日平均客流2.5万人次;鄞州印象城在端午小长假期间销售额同比增长128%,其中重点品牌波司登、VERY baby、玺辣销售额都名列浙江第一……

    不少新型消费目的地拔地而起。6月24日,山姆会员商店在宁波开设了第二家门店,开业当天,价值48999元的茅台燕京八景被买走,东芝75英寸电视库存告急,象印电饭煲售罄;7月25日,宁波万象汇开门迎客,和印象城、钱湖天地、宝龙广场串点成片,商业综合体集聚效应更加凸显,开业当天便吸引了10万人次客流量,营业额达到1100万元,其中21家品牌业绩全国第一,25家品牌业绩浙江第一,30家品牌业绩宁波第一。

    下半年,鄞州东部印象城、阪急百货等新型消费目的地也将陆续与市民见面。

    另一方面,给予更多消费时间的选择。

    前段时间刚结束的天一广场有声市集,邀请了施丹兰等7大人气品牌现场助阵,活动期间天一广场每天有20万人以上,白天和晚上的销售比为4:6,销售额较平时周末增长12%。南塘老街则将营业时间延长至晚上十点,充分利用街区外摆优势及集市底蕴,扩大商户活动空间。杉井奥特莱斯广场推出夜光集市,市民可一站式享受夜购夜游夜食,消费时间逐步延长。

    推出城市形象“名片”

    “对标上海,宁波在消费购物方面仍存在一定差距。以上海徐家汇商圈为例,该商圈于2005年建成,占地面积3.3平方公里,商业建筑88万平方米左右,大小商业网点超过1000家,商圈日均人流量达70万人次,节假日期间更是达到100万至150万人次。”该负责人说,宁波一直缺少一条在全国都叫得响的步行街,缺少一个吸引长三角地区居民前来消费的大型商圈。

    去年年底开始,我市就力争把“泛三江口”打造成国内一流、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地标性核心商圈,培育一批特色鲜明的高品质商业街区,形成国际国内优质消费品和品牌集聚高地、消费新业态和新模式集聚高地,成为长三角重要购物消费目的地。

    “泛三江口”建设的重点,就是帮助老外滩争创国家级步行街。7月23日,我市等来了一个好消息:在全国第二批12条步行街改造提升试点名单上,宁波老外滩名列其中。同时,老外滩也是我市第一个被授牌的“席地而坐”城市客厅。这与我市加快推进江北老外滩国际风情街区品牌招商、环境品质、管理水平和配套设施建设密不可分。

    光一个老外滩远远不够,和义大道购物中心、天一广场、城隍庙、月湖盛园、鼓楼沿、东鼓道、南塘老街、南部商务区水街等“泛三江口”地区步行街区的功能正趋于完善,天一广场、中山路(海曙段)、市民广场等也成功通过了我市首批申报“席地而坐”城市客厅示范区域验收,正以崭新的面貌迎接市民、游客,展现触“地”可及的文明新地标。

    “泛三江口”地区的建设还带动了主城区各大特色商圈的建设:鄞州东部新城商圈主打奢侈品及高端百货特色,鄞州万达商圈主打集办公、商务、娱乐等于一体的城市一站式综合服务特色,海曙城西奥特莱斯商圈主打国际商贸名品折扣特色,江北万达、湾头商圈主打餐饮、娱乐、购物等休闲消费特色……

    一张张代表着宁波城市消费新形象的名片,正越来越闪耀。

    消除供需两端“温差”

    除了有选择、有名气,居民消费也需要培育。上半年,我市尤其注重消除供给需求两端“温差”,分长期和短期两步走,不断刺激着消费需求。

    短期来看,从开展十项提信心促消费行动到发放消费券,从各区县(市)搭平台到各大商圈陆续推出大促活动,从博纳国际影城、德信影城等电影院恢复营业到旅行社跨省团队游有序开展,我市被抑制的消费已经被想方设法释放出来。

    “近段时间午市、夜市的客流情况很不错,都是满座,比一季度忙多了。”在前不久刚结束的天一商圈2020年中嘉年华期间,缸鸭狗天一店店长李辰辉一般要忙到下午2点才结束午市。据他介绍,与先前店里几乎不见等位的情况不同,这段时间,市民平均要等10多桌才有位置,每桌客人平均消费从100元提升到130元左右。

    与缸鸭狗一样人气不断攀升的店铺不在少数。据市商务局统计,今年1至6月,我市百货、便利店和专卖店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14.9%、15.0%和9.8%,成为新的增长动力。从商品类别上看,食品类限上同比增长28.1%,6月同比增长32.5%;服装鞋帽类限上同比增长15.9%,6月同比增长10%。

    激活消费市场,也要把在疫情防控中催生的新型消费、升级消费培育壮大起来。上半年,我市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零售额同比增长了28.1%,二季度较一季度提高了12.7个百分点,其中6月当月同比增长32%。

    长期来看,我市顺应消费升级大趋势,不断丰富着优质消费品供给,鼓励外贸企业从外销“一条腿”到内外“双循环”齐步走。5月15日,“1984鄞州好物码头”——首届宁波鄞州制造(外贸)优品展销嘉年华,通过联合创意集市IP“仙女大排档”打造了一场沉浸式体验的外贸优品创新型展销会,仅3天就帮助50多家本土外贸品牌企业销售产品6000余件,销售总额超过21万元。

    进口消费品的供给也大幅度增加。据宁波海关统计,上半年宁波口岸进口消费品总额180.9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34.8%。其中,6月份进口37.8亿元,同比增长70.7%。同时,120多个国际一线品牌、400余个国际知名品牌已经入驻宁波,90%以上的国际知名美妆品牌也在宁波“安家”。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