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天上午,宁海县平调艺术传承中心演员在强蛟镇薛岙村的古戏台上表演国家级非遗项目——“宁海平调”中的“耍牙”绝技,200余名村民前来观看。 (吴立高 严龙 摄) |
|
▲强蛟下浦魏氏宗祠古戏台。 (徐培良 摄) |
|
◀匠人修复藻井。 (徐培良 摄) |
|
▼宁海城隍庙古戏台。 (徐培良 摄) |
|
张悦 制图 |
记 者 孙吉晶 通讯员 卓佳洋 徐铭怿 本月8日,国家级非遗项目——“宁海平调”中的“耍牙”绝技在宁海强蛟镇薛岙村有着百年历史的古戏台上亮相。“耍牙”传承人薛巧萍的精彩演出,不仅给当地村民带来了欢乐,也让百年古戏台重新“活”了起来。 一直以来,古戏台是强蛟一些村庄唯一的活动场所。为了把古戏台保护和利用有机结合起来,该镇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文物保护专项补助资金,对辖区内的古戏台进行修缮修复,使其重新承担起乡村小舞台的功能。 “修缮后的古戏台,重新焕发出昔日的风采。”强蛟镇宣统委员褚峥嵘说,它们成了当地群众看演出、听讲习的文化活动中心,传承历史文化的精神家园。 沉淀一方精华 日前,宁海岙胡胡氏宗祠古戏台、大蔡胡氏宗祠古戏台、下浦魏氏宗祠古戏台迎来了一批施工队进驻。经过一段时间的修缮,它们将重焕生机,以更加光彩的面貌迎接八方来客。作为“中国古戏台文化之乡”,宁海是国内古戏台保存最多、最完好的地区之一,现有古戏台125座,其中10座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宁海古戏台结构完美、自成体系,特别是明清以来各时期的戏台均有遗存,呈现了一部完整的舞台史。为保护这些文物,近3年,宁海10座“国保级”古戏台得到国家专项补助资金超过1600万元。 宁海历史悠久,自古贸易文化交流频繁。明清以来,宁海凡是新建的庙宇、祠堂都有戏台,鼎盛时,有600余座之多,几乎遍布全县各乡村,逢年过节就会请戏班子前来演出。宁海现存的125座古戏台中,有街台1座,庙台16座,其余均为各村各姓宗祠戏台。受宗族观念影响,作为家族实力象征的宗祠戏台十分讲究,包括主台、后台、看楼及藻井(天花是遮蔽建筑内顶部的构件,而建筑内呈穹隆状的天花则称作“藻井”,天花每一方格为一井,又饰以花纹、雕刻、彩画,故名藻井。宁海人俗称“鸡笼顶”。)等要素,远看飞檐翘角隽秀挺拔、气势恢宏,近看穹隆藻井精雕细刻、匠心独运。岁岁年年,一代代宁海人及时维护、默默守候,让这些古戏台留存至今。 这些精美的古戏台像一本本立体的图书,记载了宁海独特的乡风民俗,展现了宁海工匠精湛的建筑工艺。其中,藻井的构造独特、工艺精良,华丽程度令人惊叹。数千个精巧的木质构件,通过榫卯结构,一层一层“喇叭状”盘旋向上,精致、华丽,集雕刻、彩绘于一体。 “我和工人耗费了一个多星期,拆卸下3000多个构件。如此奢华繁复的工程不仅在装饰上具有很强的艺术效果,在舞台表演上也起到了拢音和扩音的作用。”作为宁海县级古戏台非遗传承人,葛招龙回忆起当年参与修复一市镇里岙村 叶氏祠堂内一台藻井的情景仍感慨不已。“在那个没有音响、没有喇叭的年代,当演员在台上高唱低吟时,藻井可以让里三层外三层围坐的观众都能听到唱戏声,四壁吸音形成共鸣,出现余音绕梁的音响效果。可见那时我们老祖宗的大智慧。”葛招龙说。 除了藻井,古戏台其余装饰里木雕、砖雕、石雕、堆塑、彩绘、贴金、髹漆等工艺一应俱全,有吉庆祥和、雍容华贵、熠熠生辉的视觉美感与冲击。古戏台两侧的柱子上,大多悬有楹联,也称戏联,由本地有名望的秀才乃至翰林撰写,蕴含戏理和人生哲理,集文学与戏曲艺术为一体。“一枝花开向牡丹亭,沉醉东风情不断;四声猿惊回蝴蝶梦,浩歌明月想当然”,悬挂在西店崇兴庙戏台的这副楹联巧妙地将名曲与现场演出氛围结合,反映了戏曲的感染力;深甽镇双枝庙戏台两侧的楹联以“一曲阳春唤醒古今 梦,两班面目演尽忠奸情”体现小小戏台上演绎的真善美丑。这些建筑中蕴含的精神文化内涵,成了民间智慧与文化最静态的沉淀。 “乡野珍宝”获新生 岁月总被雨打风吹去。 宁海现存的古戏台大多如珍珠般散落在相对偏僻的村庄。10座“国保级”古戏台中,城隍庙古戏台位于宁海城区,两座位于强蛟镇,4座位于深甽镇,还有3座分别位于西店镇、梅林街道和桥头胡街道。 21世纪初,宁海文物保护工作者把目光投向了这些“乡野珍宝”。从2000年开始,宁海古戏台保护“第一人”、时任县文物办负责人的徐培良着手考察境内庙宇和祠堂,但囿于历史原因,依存于祠堂和庙宇中的古戏台申报文保单位困难重重。为此,徐培良大胆创新,把分布在全县的120多座庙宇、宗祠以古戏台文化为标签整合。在徐培良的推动下,宁海对古戏台的保护比周边的台州、新昌等地早了10多年。 一些当地村民也自发加入守护这些历史文脉的行列。2004年,西店镇义门村邬氏宗祠被火烧毁,村民自发筹款160万元重新修建;黄坛镇徐家自然村因建造水库,宗祠戏台面临被淹没的境地,县文物办与村民共同努力,集资200余万元完成迁移保护工作。在强蛟镇下浦村,省业余文保员魏文灶20年如一日,义务参与魏氏宗祠古戏台保护,哪里出现问题,他都会一一记下,然后向文保部门反映。 2007年,以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为契机,宁海广泛组织力量开展专题调查,对古戏台登记造册,确定保护等级,设标建档,对被列入文保单位的古戏台与所在地乡镇街道签订保护责任书,明确专人看护;2008年,《宁海古戏台保护规划》出台;2010年,宁海成功申报为“中国古戏台文化之乡”。自此,宁海古戏台的保护工作迈上了新台阶。 经过不懈努力,如今,宁海县35座被列为各级文保单位的古戏台已获得较好的保护,完成了电力线路改造、火灶搬迁、白蚁防治等基础保护工作,其中10座“国保级”古戏台与110联网建立了一键报警联动系统,确保更快更有效地掌握古戏台的安全状况。在国家专项补助资金的注入下,目前10座“国保级”古戏台有3座已修缮完毕、等待验收,3座正在整修,4座已进入立项准备程序。宁海还每年安排专项经费,用于补助乡镇、村一级修缮古戏台,同时采用修缮资金“众筹”模式,广泛动员属地村镇与个人共同筹集资金。一座座饱经风雨的古戏台在一系列“美容”下重现生机。 “活”化利用再逢春 在维修保护的基础上,如何让古戏台“活”起来,成了摆在文物保护工作者面前的另一道难题。 2011年,中国木作(古戏台)文化高峰论坛在宁海梅林街道岙胡村胡氏宗祠古戏台举行,邀请了全国著名剧种来此演出;2018年,“古韵新声、双遗同和”宁波古戏台保护利用高峰论坛举行,80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古戏台专家、学者现场考察了宁海古戏台;2019年,省考古专家专题调研宁海古戏台……这些对外开放活动的开展,提升了宁海古戏台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古戏台为现代人研究古代建筑史、戏曲舞台艺术史、江南民俗史及民间工艺美术技巧等提供了宝贵的历史依据与风貌资料,学术价值很高。举办一些展览、学术交流活动,是让古戏台‘活’起来的一条途径。”县文物办相关负责人表示。 在考虑环境承载能力的前提下,戏台适度开发成为一种旅游资源。深甽镇龙宫村龙宫陈氏宗祠古戏台等一批环境优美的古戏台,与周边旅游有机融合,吸引游客驻足。 在古戏台的“活”化利用过程中,非遗传承人赋予了它新的活力。针对古戏台中涉及的非遗技艺,比如以“鸡笼顶”为代表的传统营造技术,以木雕、石雕、砖雕、彩绘、灰塑等为代表的装饰工艺,宁海涌现出了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古戏台)传承人、藻井匠人王世春,县级古戏台非遗传承人葛招龙等一批能工巧匠,为古戏台修复利用“塑魂”。 近年来,不少专家学者关注到了古戏台的保护与利用。在与宁波大学等高校合作的基础上,宁海出版了《宁海古戏台》《宁海古戏台建筑群研究》等专著。 “古戏台作为一项优秀的文化遗产,在构建乡村和谐文化中起到了凝聚民心、道德教化、艺术传承的独特作用。”徐培良表示,在专业领域,希望能成立古戏台文化研究会,提供学术平台,让专家学者多开展一些示范性、探索性和带动性的活动,在古戏台的保护修缮、开发利用、陈列展示、宣传研究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共同创造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对古戏台“再生”路径的探索 在广大农村,古戏台以及戏曲的影响力日渐衰微,在这样的现实情况下,如果只进行“标本式”的保护,不可能实现古戏台建筑的“再生”。 台湾国立传统艺术中心的做法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该传统艺术中心以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方式展示传统文化:动态展示以园区内市街聚落区及水岸的露天剧场、传习体验区等为主,定时举办不同的技艺展演活动,静态展示则以展示馆的传统工艺美术与戏剧馆相关文物展示为核心,在展示的同时可以更好地进行传承、创新和发展。该传统艺术中心内还有两座几乎原封不动迀建过来的古建筑——黄举人宅和广孝堂,复原传统风貌。 对比起来,“建造古戏台建筑博物馆”是可以值得一试的方法。选择境内各类古戏台建筑中具有代表性的几座进行整合,连片打造,在展示古戏台相关知识方面,邀请古戏台相关非遗技艺传承人到场,开展互动体验活动。现场还可以展示当地戏曲文化,营造出浓厚的戏曲氛围,吸引更多的人来关注和了解戏曲和古戏台的历史文化,进而对民间戏曲艺术和古戏台建筑的保护和发展起到极大地推进作用。 (卓佳洋 整理) 以优秀文化润泽乡村 古戏台是用于戏曲表演的场所,是我国古建筑中的一个重要类型,它们见证了我国戏曲产生、发展和走向辉煌的全过程,承载着推动和延续戏曲文化的功能,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浓郁的人文气息。 宁海古戏台历史悠久,数量众多,虽然很多散落于乡村,但保存相对完好,是“中国古戏台文化之乡”。多年前,我参观过深甽镇龙宫村的古戏台,那时古戏台还没有修缮,但我们一行人已经从“原汁原味”的作品中惊叹于老祖宗的精良工艺和设计智慧。老祖宗给宁海留下了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失而不可复得,我们要把它保护好。可喜的是,在保护问题上,宁海不仅政府重视,投入资金修缮修复,而且民众有共识,众筹资金“美容”古戏台。 古戏台不仅是一种建筑形制,更是一方文化展台。逢年过节,当地的民间艺人会在台上演出助兴,戏台前则是观众如云,热闹非凡。可以说,宁海古戏台的传承、保护和发展,是宁海地域文化和民俗文化的一个缩影,也是“宁海平调”得以经久不衰、生生不息的原因,这些戏曲文化已经融入宁海人的血液中,散发出独特的光芒。 新时代,我们要在维修保护的基础上,让古戏台“活”起来,利用古戏台的“群众基础”,振兴地方传统戏曲,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弘扬传统美德,传播文明风尚,以优秀文化润泽乡村。同时,将古戏台打造成新时期文化旅行的“网红打卡地”,繁荣地方经济。 (李国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