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杭州湾国家湿地公园一景。(徐能 卓松磊 摄) |
记者 冯瑄 通讯员 陈晓众 为了一群迁徙的候鸟,杭州湾新区在寸土寸金的开发区划出五分之一的“不开发区”,投入3亿元建起一个湿地保护区; 为了一条奔腾的河流,北仑区拿出上亿元的“真金白银”,整治提升小港街道沿江两岸92家工业企业,还一方河畅岸绿; 为了一座美丽的村庄,奉化滕头数十年如一日将污染企业拒之门外,从昔日贫困村变身“卖风景”的生态乡村…… 15年,绿水逶迤,青山相向,宁波的生态运笔浓墨重彩。 “生态兴则文明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15年来,宁波以“两山”理念为引领,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八八战略”为统领,一张蓝图绘到底,在四明大地绘就了一幅壮美的生态画卷。 13个县级以上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常年保持在100%;空气优良率达到87.7%,并提前两年迈入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城市行列……从列入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试点城市,到获评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昔日东海之滨的资源小市、长三角南翼的工业重镇宁波,在可持续发展的坦途上,阔步迈入青山绿水间。 在去年发布的中国绿色城市指数前50名中,宁波列第16位,在进入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5万元的城市中列第5位。 执着生态优先发展 美丽改革铺底色 晴好的天气里,“母亲河”余姚江时常可见“水清鱼跃”的景象。而在20多年前,姚江两岸企业每年排放污染物近万吨,江面死鱼事件时有发生。宁波在全国率先为一条江立法,并接连出台十多项治理措施。如今姚江水质越来越好,企业排污对姚江水体影响彻底消除。 “守护”一条江,宁波从顶层设计入手,顺应民生新期待。 如何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守得“金山”不负“青山”? 市委市政府以“两山”理念为指引,一任接着一任干,坚持生态优先,“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宁波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确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思路。 今年,“建设美丽中国先行示范区”更是成为宁波当好浙江建设“重要窗口”模范生加快形成15项重大标志性成果的一项重要内容。 坚持生态优先,在最严密、最严格制度的制定执行中。 制定全市首个环境保护计划;出台全市首部涉及环境保护内容的地方性法规,象山港生态环境保护拉开序幕;颁布全省首部环境污染防治综合性地方性法规和大气污染防治地方性法规,重拳治理环境污染……一项项全省、全市“首创”,成为宁波践行“两山”理念的有力保障。 坚持生态优先,在因地制宜的山水格局擘画中。 在9000多平方公里的市域范围内,一条无形的红线决定着未来宁波“山、水、城”的生态格局。按照优先保护、重点管控、一般管控的顺序,宁波陆域划定253个综合管控单元,实行差别化的区域管理和负面清单管理;全市约9.9万家固定污染源登记在案,建立跨部门信息共享机制;重新划定53个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以红线为界,宁波筑牢“山水林田湖海”生命共同体理念,重点区域迎来生态保护的“春天”:四明山区域森林覆盖率达77.5%,象山港水质逐步改善。建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海洋特别保护区3个,东钱湖被纳入国家湖泊生态环境保护试点,渔山列岛获批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 坚持生态优先,在久久为功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推动中。 利用一条“链”,让龙头企业“考核”配套企业,全“链”近3000家企业实现绿色转型;摸清“绿色家底”,将自然资源资产负债情况与领导干部离任审计“挂钩”……一项项制度创新和美丽改革,在破解“两山”理念转化难题的同时,铺就了城市发展的绿底色。 守护一方蓝天碧水 城市经济绿蝶变 如今的中心城区早已告别“工业烟囱”的历史。上世纪90年代,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宁波城区烟囱林立,依靠资源要素的粗放式发展已走向穷途末路。 转变发展方式刻不容缓!宁波从“造烟囱”转为“淘三高”:在全省率先对不锈钢行业和铸造业实施差别电价,利用价格杠杆倒逼产业转型升级;对镇海九龙湖镇40多家紧固件企业的酸洗废液集中处理,实现行业集群发展…… 6072家“散乱污”企业和16个“脏乱差”块状行业脱胎换骨,更多的优质新兴产业开始呈现蓬勃发展态势。如今,宁波正以实施“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培育、打造单项冠军之城为契机,培育产业竞争新优势,迈上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大道。 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逐步迈向“低碳化”。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形成了12类40多条废弃物循环经济产业链。全市资源利用效率持续提升。统计数据显示,全市万元GDP能耗从2015年的0.474吨标准煤下降至去年的0.41吨。 慈溪百益110兆瓦渔光多能互补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象山鹤浦30兆瓦农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随着一批项目相继建成,宁波可再生能源实现跨越式发展。截至去年,全市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提高至5.98%。 对接服务国家战略,加快低碳港口、低碳机场、低碳物流等项目建设,铺就一条“绿色丝绸之路”。宁波舟山港在全国率先实现港口集装箱进出口全程“无纸化”,每年可降低物流成本1.5亿元,减排二氧化碳4.4万吨。 城市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15年间锲而不舍向污染宣战。 在全省率先开展“污水零直排区”建设,480条河道告别“黑臭”……控源、截污、生态提升、近岸海域整治等一系列治水举措,换来的是,15年间,全市市控以上断面水质优良率、功能达标率分别提高了43.2个和53.4个百分点。 持续打响“蓝天保卫战”,消除百姓“心肺之患”。禁燃区面积扩容至1200平方公里、提前完成20多万辆黄标车整治、每平方公里月均城市降尘不超过5吨……宁波环境空气质量排名跻身全国“20强”。 宁波危险废物集中利用处置能力总体规模全省第一;全市森林覆盖率稳定在47.7%以上……多年来,持续不断地守绿、护绿,让“蓝天白云”“水清河畅”在宁波已成为常态。 共享生态成果之甜 永续发展惠城乡 不久前,浙江大学“两山”发展指数研究团队发布2019年全国“两山”百强县排名,宁海县再次位列第二。 将乡村破祠堂变成文化礼堂;把老粮仓整修为高端民宿;让“空心村”一跃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样板村”……宁海瞄准生态旅游、民宿经济、农副产品加工等富民乡村产业,持续拓宽绿水青山的“转化”之路。去年,该县民宿产业营业额2.41亿元,带动农副产品销售额超8亿元。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如何让山水资源释放出更大经济价值?宁波通过打造乡村旅游、健康养生、文化创意、农业体验等新业态,不断让绿水青山变成群众增收致富的“聚宝盆”,和乡村跨越赶超的“大引擎”。 鄞州湾底村,坚持以城带乡、以工促农,成为“都市里的村庄,城市中的花园”,去年农民人均收入5万元;慈城毛岙村,凭着好山、好水,让村内农家乐经营户年收入达30万元;宁海石头村,实现石屋古村保护同时,通过引进旅游项目,让村民人均年收入13年间增加了十倍多…… 截至去年,全市乡村旅游总收入同比增长18.01%,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8.9%,城乡居民收入比连续16年呈现缩小的态势,低于全国、全省。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 15年间,“绿丝带”“绿手环”“绿手指”“蓝海豚”……从城市到乡村,从老人到孩童,无论是环境监督、纠纷调解,还是植树护绿、海洋垃圾监测,人们在共享生态文明建设成果之甜的同时,身体力行,建设美丽家园。 在镇海,7年来120多人的“绿丝带”环保志愿服务队记下近3000篇“蓝天日记”,这是镇海老城告别“开窗见尘”的最好见证;在奉化,环保议事厅被生态环境部评选为“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十佳公众优秀案例,并在全市进行推广,累计8万余名群众参与解决环保难题386个。 绿色学校、绿色小区、绿色工厂、绿色医院、绿色饭店、绿色商场…… 15年来,这场始于民、惠于民的生态文明建设,从顶层设计萌芽,根系已达每一位宁波居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