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周琼 通讯员任社)通过自己过硬的实操本领,参与所在企业新产品研发和精益生产,带来生产效率的大幅提升和百万级的产值增加,靠着业绩,爱柯迪股份有限公司“95”后小伙徐新逸跨级晋升,被直接认定为高级工;根据企业实际生产需要和岗位需要组织理论测评和实操技能评审,宁波先锋新材料有限公司的多位年轻技工在岗位上完成职业技能等级和薪酬体系的双提升……来自宁波市人力社保局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市新增高技能人才2.25万,高技能人才总量达到50.63万。一大批集聚在我市产业一线的“工匠”,正成为我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基础。 完整的培训生态,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和完善的激励机制,正吸引着大批技能人才来到宁波、扎根宁波,并在宁波成长成才。据了解,为做好技能人才引育,早在2016年7月,宁波就出台了全国首部地方性法规——《宁波市职业技能培训条例》。以此为纲,几年来,围绕着技能人才的培训、评价、竞赛、待遇等多个方面,我市先后出台各类配套政策近30个,从政策层面精准谋划新形势下技能人才培育工作。 全市各地细致的职业技能提升培训,也不断帮助大批一线技工实现成才梦想。在海曙,依托“多企共享”的新型学徒制平台,来自8家小微企业的29名一线职工进入同一家学徒班受训,对接大型技工院校,对一线技工实现精准的双师培训。在鄞州,人社部门整合优质培训资源,在线上通过“互联网+技能培训”“网络直播+技能培训”送训到岗到人,在线下推进“技能共享”,借助技能大师、“鄞州金匠”等优秀技能人才资源,将交流点定在一线车间,让一线技工得以边看边学、边学边问,快速成长。 着力培养提升的同时,我市企业给出的完善薪酬体系和政府提供的配套激励,也成为诸多一线技工来到宁波、岗位成才的巨大驱动力。智联招聘不久前发布的《2020宁波人才开发指引》显示,在绿色石化和汽车产业这两项我市着力推进的万亿级产业中,相关行业企业均开出了可观的年薪。绿色石化行业的平均基础年薪在8.83万元至21.74万元,汽车产业中,所有职位的平均基础年薪超过12万元。企业用“真金白银”表达诚意的同时,全市各地也向高技能人才亮出诸多门槛低、金额高的配套激励:高级技师可获3万元的安居补助、紧缺岗位高级技师可获3.6万元岗位补贴、市级优秀高技能人才更是可获10万元的重奖。 快速集聚和成长的产业一线高技能人才,正不断成为我市企业的中坚力量。据了解,仅90家市级以上技能大师工作室,就帮助所在企业实现技术攻关和改造项目900余个,带来直接经济效益超2.5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