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盐田圆舞曲 陈顺意 摄 |
枕流 过去宁波人大多住的是平房,那时候也没家家装空调、备电扇的条件,所以夏夜里纳凉,几乎人手一把扇子。常见的是蒲扇、芭蕉扇,文雅点的则乐意执一把舒卷自如的折扇。因为虽是乘凉,自然界的风儿若是不至,我们还得自力更生——徐徐扇动扇子,微风才能流畅地从扇底袅袅生出。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笔者特别钟情芭蕉扇。除了儿时看《西游记》,那孙悟空有“三调芭蕉扇”的曲折经历外,“八仙”之一汉钟离也是靠一把貌似平凡的芭蕉扇来锄强扶弱、解危济困的。所以芭蕉扇仿佛自古神奇,恍惚间带有缕缕仙气。且就我儿时的审美眼光来看,它的形状也因独特而显得美观。因为实在眼馋那形制的扇子,于是偶然见到芭蕉叶子,也会“爱屋及乌”地折来一片,乐颠颠摇起来。相形之下,顽皮的男孩儿更喜欢把自家生炉子用的破竹扇寻来,再用报纸三下两下叠顶和尚帽,往脑袋上一扣,唱起“鞋儿破,帽儿破,身上的袈裟破”这样的曲子,俨然一个山寨版的济公和尚。后来我思量:小时候的玩伴中为何竟从来没人摇着羽扇,拿自己当运筹帷幄的诸葛亮?后来发现,除了彼时羽扇难得,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在民众的心目中,羽扇纶巾,富有政治头脑的“智圣”孔明远没有济公这样民间传说中的人物来得亲民。于是,大概芭蕉扇也比雪白的鹅毛扇来得亲民吧! 扇子的起源极早,追根溯源的话,恐要从虞舜时期说起。《晋人》崔豹的《古今注》有云:“舜广开视听,求贤人自辅,作五明萐,此萐之始也。”这一个“萐”字就是我国扇子的起源。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对此有明确讲解:“萐,萐蒲,瑞草也,尧时生于庖厨,扇暑而凉。”而另一本古籍,明代人罗欣的《物原》也记载了大舜造扇的说法。看来扇子引风纳凉的功用在它诞生之初就已注定,只不过那时的扇子多用竹和羽毛组合而成。 年轻女性喜欢用婉约、精致的团扇。团扇本是宫廷内的女子所用,也被叫做宫扇。它出现在羽扇之后,折扇之前,形制上圆似明月的居多,也有六角形、八角形、蕉叶形、海棠形、马蹄形的。刺花绣卉的固然漂亮,而素白无饰的也能在一派简静中现出风致。至于书香门第的读书人就爱用折扇了。根据明代《春风堂随笔》所记,折扇又名“聚头扇”,扇骨末端往往会垂挂漂亮的流苏,或坠上珠玉质地的小物件,可平添灵动之感。不过我奶奶曾对此发过评论:“扇风用的东西,不论缀得多漂亮都是虚头。”老人家一辈子走的都是朴素实用路线,在她眼中,扇子似没有“艺术品”一说。然而扇子到底是可以被当成艺术品的。就拿折扇来说,光是扇面就大有讲究,棉白纸的空扇面,你可以请人题上龙蛇之字,也可以烦人绘制小幅丹青。即便在古时候,要是自己的扇面上能有名人题诗,那可算是风雅至极的事了。陆游就曾在一个名叫张功父的文人扇上题了《饮张功父园戏题扇上》一诗:“寒食清明数日中,西园春事又匆匆。梅花自避新桃李,不为高楼一笛风。”还有那洒金扇面,洋溢着主人家的贵气。据说真正的富户,洒金扇子上面的“金”是真的,百年后,那扇子依旧可保持金光灿灿的质地。折扇骨子也有多重种类,宽的分九股,窄的分十四股,篾片皆为手工削成,厚薄粗细几乎分毫不差。折扇还有一个好处是扇面不固定,能开合,收放自如。尤其戏曲舞台上演员手中的折扇,起承转合间,简直出神入化,是为“扇子功”。我记得小时候,折扇是稀罕物件,若把它弄坏了,是要挨打的。这使得我现在每每看到《红楼梦》中“撕扇子作千金一笑”这一章节时,那晴雯姑娘“哗啦啦”恣意地撕扇,总不免咂嘴:“土豪啊!浪费,实在是浪费!”扇子另一个功用是传情递意,据说以前还流行过端阳赠扇的风俗。越剧中亦有一出名为《沉香扇》的传统剧目,故事中尚书之女蔡兰英和松江华亭县才子徐文秀全凭一把扇子成就美满姻缘。 现在我所在的小区里,老人们乘凉时,依旧会摇着一把扇子,保留着这种中国民间特有的纳凉风俗。他们扇扇凉风,驱驱蚊子的闲适劲,感觉可比在空调间里惬意爽快得多。老人们说:“乘凉么,就是要拿把扇子,然后大家一起海阔天空闲聊天。不摇把扇,哪里还有乘凉的样儿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