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蒋炜宁 通讯员余晶晶 张土良)白峰小学位于宁波北仑区东部,是一所农村公办小学。4年前,王子明通过北仑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积分入学政策入读白峰小学。如今,王子明的父母已经在北仑城区买房落户,王子明本有机会转去城区小学读书,可他还是选择留在白峰小学。“学校之间教育资源相对比较均衡,教学质量差异不大,且各有特色”,这是大家对宁波教育的共同印象。 近年来,宁波优化城乡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促进区域、城乡和各级各类教育均衡发展,努力办好家门口的每一所学校。早在2017年,宁波所有区县(市)通过了浙江省教育基本现代化评估验收,在全省率先实现了教育基本现代化“满堂红”。 教育公平的关键,是优质教育资源的有效分配。“以城校带乡校”“以强校带弱校”“以名校带新校”……宁波通过将优质教育资源进行重新组合,打破了校际壁垒,全面推动区域整体办学水平迈上新台阶。随着区划调整,海曙区由8个街道增加至17个街道(镇、乡),中小学数量增加了3倍。怎样加速城乡学校融合,实现一体化发展?海曙区组建了海曙中心小学等5个教育集团。集团化办学并非“一拖多”,而是启用“动车组”,给集团内每一所学校都装上“电动机”,促进教育质量共同提升。 当前,宁波有162所学校参与“互联网+义务教育”中小学校结对帮扶民生实事工程,通过互联网,逐渐将城区优质资源向相对薄弱的偏远地区输送,让乡村学生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全力推进城乡教师队伍均衡发展。目前,全市义务教育学校符合交流条件的教师、校长交流比例超过20%。近三年,城镇和优质学校教师到农村以及薄弱学校交流累计1000余人,其中校长(副校长)、骨干教师700余人。近三年重点培养近200名优秀乡村骨干教师,开展名师联片指导计划,辐射引领5000余名乡村教师。 教育高速发展的背后是教育投入的有力保障。2011年至2018年,宁波教育经费总投入2000多亿元,其中财政性教育投入1500多亿元,约占八成,年均增长8.2%。2020年,市政府将中小学校新改扩建工程列入民生实事工程,目标任务是新(改、扩)建中小学校和幼儿园60所,其中竣工44所,建筑面积40万平方米。建成后新增学位3.5万个。2020年全市计划实施薄改项目14个,改造面积4.4万平方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