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0年08月26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赛夫科技:“小”处着手,智能改造持之以恒

    

    

    记 者 黄 合 孙佳丽

    奉化区委报道组 郑连乔

    

    “别看企业从事的是最传统的行当,我们可是最早开始智能化改造的企业之一,花了整整15年时间,一步一步走到了这里。”周荣军是赛夫科技的负责人。这些天,他一直忙着向四处前来学习考察的小企业传授经验。

    在奉化大大小小的企业中,五金行业是最传统的一类。它们大多发轫于20世纪80年代,脱胎于村办企业或者家庭作坊,无论是企业规模还是市场份额,“小”这个字是撕不掉的标签。

    在周荣军的创业史中,卖过冰棍,修过手表,当过个体户。他接手这家村办五金厂后,历经过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风波,享受过中国加入WTO扩大开放带来的红利,一路走来,充满韧劲。

    2005年,对于赛夫科技来说,是改变其发展命运的关键转折点。

    那一年,周荣军照例在国外进行考察。在意大利,他希望将自家的产品推荐给当地一家客商,不想对方却表示,现有产品供应商的报价仅是其报价的二分之一。

    “这不可能!我们已经将所有成本压到了最低,再加上劳动力成本比欧洲便宜,不可能有这么大的价格差距。”面对满腹狐疑的周荣军,客商将其带到了供应商的工厂。

    那是周荣军第一次亲眼看到智能化改造的成果——整个厂房,全流程自动化运作,标准化作业,都不需要额外的人工。要知道,那时国内大多数企业依旧沿用劳动密集型的思路,在陈旧的流水线上,工人们一个萝卜一个坑,而且次品率也很高。

    “如果我们还是延续旧路子,就完全竞争不过别人。可以说,没有改变,必死无疑!”受到极大震撼的周荣军,回国之后下定决心开始试水智能制造,先从一个个工艺流程的标准化开始做起,一点一滴进行改进。

    一开始,很多同行根本不理解周荣军的举动。因为自动化改造需要额外投入,还得应对原有组织架构的强烈质疑和反馈。然而,周荣军坚持“从未来着眼、从现实着手”。

    现在,走入赛夫科技,无论是数控车间、磨床车间、仪表车间,还是仓储中心、品质管控中心,都能看到智能屏实时更新着数据,实现了动态留痕。不仅如此,每个产品扫一扫都可追溯环节,监控质量,每台机器也可定期生成设备诊断书,降低故障率。

    “我们基本实现了制造信息纵向贯通,为制造品质分析提供数据支撑。”周荣军自豪地说,以生产排程环节为例,引入智能系统将单次变更计划时间由6小时缩短至10分钟,排程效率提升80%;同时企业用工成本大幅下降,一个车间的员工从60人下降为8人。

    今年的疫情发生之后,赛夫科技迅速实现从外贸到内贸的“双循环”,订单量稳步攀升。同时,其正在同步输出智能化管理的模式,将自家的经验复制到其他的小企业,帮助更多身处转型阵痛的企业,稳扎稳打,少走弯路。

    企业家说

    都说遇到风险,基础行业可能“死”得最快。不过我们借助智能改造,有了抵御风险的能力和勇气。对于离散制造型企业来说,这是一条必由之路,只有苦练内功,大幅降低了成本,产品稳定性更好,才有可能在市场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

    (宁波赛夫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 周荣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