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海宁 24日,浙江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浙江省公共政策研究院联合发布《2020年中国政府网络透明度指数评估报告》。从调查看,2020年政府网络透明度指数相比2019年,总体有进步(8月25日澎湃新闻)。 近年来,“政府透明度”受到研究机构和舆论高度关注。除上述机构定期发布“政府网络透明度指数”外,中国社科院法学所会定期发布《中国政府透明度指数报告》,上海财经大学发布《中国财政透明度报告》,清华大学则发布《中国市级政府财政透明度研究报告》等。 相关报告从不同视角调查、披露的“政府透明度”,不仅对各级政府有鞭策、引导等作用,同时也满足了公众对“政府透明度”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其中,由于政府和公众如今对互联网越来越依赖,所以,政府网络透明度也是观察各地政府信息公开程度的重要窗口。 从上述《报告》看,今年政府网络透明度相比去年有一定进步,主要表现在整体绩效平均分方面,去年是69.41分,今年是70.87分。这说明各地政府总体上越来越重视政府信息公开,更加重视通过网络工具公开政府信息,并通过网络与民互动、应对突发事件等。 中国网民数目前已突破9亿。政府网络透明度继续提升,意味着广大网民获取政府信息、监督政府比较方便,也意味着政府落实《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意识增强了。也就是说,手机、网络快速发展和政府依法公开信息的决心,是政府网络透明度进步的重要推动力。 特别是,信用信息、政府采购、行政审批与处罚信息、环境保护信息、生产安全事故信息、食品药品安全信息、就业信息、政府数据开放平台、财政预算等信息的公开方面整体较好,得分率达到90%及以上。这些方面政府信息公开程度较高,无疑有多种积极价值。 不过,看到政府网络透明度进步之外,还要看到差距、倒退等问题。比方说,今年排名第一的北京与排名靠后的地方,政府网络透明度差距明显;从各地总分来说,多为六七十分,距离100分也有很大差距,说明各地政府网络透明度总体上还有很大进步空间。 一些地方政府在排名中下降,意味着政府网络透明度不进却退,其中的原因值得总结和反思,应当以《报告》为契机,全面提升信息公开力度。对公众而言,当然希望看到各地政府在排名上“你追我赶”,并能取长补短,创新性地公开信息。 值得注意的是,各地政府规定动作完成得较好,自选动作则完成得较差。从强制性指标(政府信息公开)、约束性指标(公众参与)、自觉性指标(网络应对)的基本得分比例看,逐次降低。换言之,今年政府网络透明度进步主要是制度强制约束换来的,一些地方自觉性方面做得还不够。 希望相关《报告》成为各地政府寻找差距、积极改进的动力,也希望互联网在政府信息公开、与公众互动、应对突发事件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当然,政府信息公开也不能忽略非网民群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