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深度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0年08月26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钱湖畔,矗立起宁波院士中心

——宁师院旧校舍“蝶变”的幕后故事

宁波院士中心全景。(东钱湖文旅集团提供)

宛若白龙的连廊。(方容儿 摄)

改造施工前,搭工作用房时需背扛手抬。(胡乐天 摄)

韩立萍 制图

    

    

    

    

    

    

    

    

    记者 朱军备 实习生 方容儿 东钱湖报道组 袁 春

    

    在风景秀丽的东钱湖畔,几幢别具风韵的新改建建筑矗立在陶公山的半山腰上。年代感的红砖立面,水波纹的拱顶,设计研发楼、学术综合楼分立东西两端,曲折蜿蜒的景观连廊宛如一条白龙将东西两楼连接起来。这就是宁波院士中心,浙江省首批“院士之家”试点项目。

    走进宁波院士中心东楼、西楼,透过朝南的落地窗玻璃,湖光山色一览无余;登上新建的观景塔远望,碧波荡漾的东钱湖尽收眼底。周边树木葱郁,山坡野花竞艳。

    仅仅一年多时间,宁波师范学院荒废30多年的旧校舍,就“蝶变”成集“产、学、研、居、养”多功能于一体的宁波院士中心。整个项目既保存了原有建筑风貌,又赋予了智慧功能和时代特征,其华丽转身的背后,有着许多动人的故事。

    

    师生土法上马 两年盖起一所高校

    

    

    

    宁波院士中心的前身是宁波师范学院东钱湖陶公山校区旧址,而宁波师范学院的前身是宁波师范专科学校,是宁波市第一所高等院校。

    据《宁波师范学院校志》记载,1960年初,宁波要开发东钱湖,提出“十年东湖赛西湖”的口号,并要求学校于当年9月在东钱湖陶公山上赶建新校舍。

    今年80岁的原宁师院院长忻正大提供了许多当年建校的资料。1960年2月,宁师院陶公山校区动工。当时,物资和工人都紧缺,全校师生就一起参加建校,搬砖盖瓦做小工。房子是砖石结构,主要材料是砖块和石料;脚手架用四明山等地毛竹和木材搭建,水泥地坪则由竹条代替钢筋,称为“竹筋”。

    经过夜以继日的紧张施工,陶公山第一幢教学楼西大楼当年完工。1962年,又分别建起教学楼东大楼、一幢两层的学生寝室和一座供师生用餐的食堂。

    在兴建校舍的过程中,学生们10人一组散住在山脚下的民房里,湖边洗脸,大棚吃饭。原宁师院副院长苏滋禄在《于艰难曲折二十年——宁波师范学院忆旧》中写道:“学校靠小型发电机发电,每天夜里九点半停电,学生要开夜车,只得用土制蜡烛,借微弱烛光看书;教师的教学也非常认真,备课细致。有的课没有课本,教师便广泛搜集资料自编教材。”师生们因此建立起了融洽无间的感情。

    梅花香自苦寒来。宁师院20世纪60年代初期毕业的几届学生中,许多人成为教育骨干和优秀教师。

    1976年到1987年间,因交通不便等原因,学校逐步搬迁至三官堂。1996年,宁师院和宁波大学、浙江水产学院三校合并,组建成了新的宁波大学。从此,“宁波师范学院”这个名字成为许多人念念不忘的记忆。

    

    荒废三十多年 旧校舍破败不堪

    

    

    

    2019年的元宵节,宁波市委、市政府专题听取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副校长吴志强团队关于东钱湖区域总体城市设计发展的汇报,并确定“宁波院士中心”项目落户东钱湖畔。

    同年4月成立的“宁波院士中心开发建设领导小组”,由市委常委、鄞州区委书记、东钱湖旅游度假区党委书记褚银良担任组长。宁波东钱湖文化旅游发展集团公司和东钱湖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参与建设,前者负责主体建筑建设,后者负责配套道路建设。

    为确保项目顺利推进,东钱湖旅游度假区党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胡建涌坐镇指挥,每周召开一次协调会,调动各种资源,协调处理各类矛盾,全力加速项目建设。

    2019年4月,东钱湖文旅集团突然接到一项重大项目建设任务——陶公山宁师院老楼将启动保护性改造,打造“院士之家”,由公司负责具体建设事宜。接到任务后,该集团立即建立起工作团队,并由总经理助理汤锡德负责。

    这是20世纪60年代的建筑,整个建筑依靠青砖、红砖垒起来,没有钢筋、混凝土;老楼的外墙粉刷已全部剥落,四周杂草丛生,建筑外立面的藤蔓最高爬到了4层楼;楼内到处漏水,许多砖块破损严重,呈粉末状;预制板内部的小钢筋裸露在外,水泥碳化严重。

    在旧址考察中,一圈走下来,满目皆是断壁残垣。汤锡德认为将老楼拆掉重建比加固重建成本低,操作起来也方便些。于是,他向东钱湖管委会提了建议。“后来,吴院士亲自来东钱湖考察,他不同意将老楼拆除,而是要保留有历史沉淀、含有文化底蕴的老东西。在吴院士团队的指导下,我们采用保护性加固改造的方式实施项目建设。”东钱湖文旅集团项目负责人说。

    经授权和项目备案后,在短暂三个月时间内,完成了现场测绘、勘测定界、图纸恢复、结构检测鉴定、地质勘察、现场资料留档、过去资料搜集等准备工作。

    其中,最令人头疼的就是结构检测鉴定了。鉴于安全鉴定面积大,需要将大的水泥块吊进去做荷载试验,但当时道路泥泞,不能通车。于是他们想到用水作荷载物,雇工人挑水。“比如要检测楼板,就得先选取一个测试点,用塑料膜把楼层围起来做好密封,然后往里面加水。仪器设备则要放在下一层,以观察上面的变形程度。”项目负责人解释道,“因为建筑过于老旧,选取了很多监测点,整个结构检测过程很辛苦。”

    各项准备工作到位后,建设单位邀请加固专家、监理专家、造价专家等参加该项目初步概念方案评审会和技术论证会。经过多方讨论、分析研判,最终通过了该项目的加固工程技术方案。经过招标,由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团队负责项目规划和整体设计。

    

    施工条件差

    建设难度大前所未有

    

    施工进场后,整个项目面临重重困难。首先,老校舍东、西两楼距离水源直线距离分别为673米和364米,严重影响现场施工和生活用水;其次,道路无法满足施工车辆进出要求,通行条件恶劣,挖机必须由混凝土车推着才能缓慢前行;再次,施工初期用电无法保障,为了克服这个困难,租用了8台120千伏安发电机组24小时不间断发电。

    与此同时,老楼独特的砖混结构极其复杂,导致施工进度缓慢。“为加固地基,必须打桩。平常的工地都用打桩机,但是在大楼内就只能人工挖孔了,最深的挖了21米。”施工负责人向记者介绍,为了保障安全,工人们一边打孔一边用水泥加固边缘,直到挖到可嵌入的岩体为止。

    挖孔结束后要在孔洞里装入钢筋笼浇灌工程桩。地梁横向钢筋要从大楼底板横穿过去,然后与竖向的钢筋固定在一起,从而固定整个地基。项目负责人举例说:“每根钢筋长9米,每个房间宽度为3.4米,钢筋穿透几个房间需要

    

    工人慢慢将其挪进打好的孔洞里,穿透后,每根都要牢牢地用套筒套住并且连接好。”

    此外,清水模板加工也是施工中一大难题。因为项目中存在大量的异形结构,施工单位特地在现场设置了一个模板加工车间,现场定制钢模板和木模板。为了呈现一定的弧度,每道模板需要细切几十次进行弯曲,每浇筑1米需要移动挡板一次,整个施工程序既复杂又烦琐。

    总而言之,在建筑改造过程中,对建筑进行了“强身健体”和“梳妆美容”,保留了老楼的建筑特点、文化底蕴和设计元素。

    所谓“强身健体”,包括拆改工程、桩基施工、地梁施工、楼板置换以及所有墙体、梁板柱、门窗洞加固作业。整体结构加固新增桩基187枚,加固梁柱和墙体共用钢材、钢筋597吨,部分结构还使用了先进的碳纤维布共计860平方米。

    “梳妆美容”则包括安装552块弧形玻璃、84块拱形屋顶。为了保障清水墙的成型效果,对原有墙体实施了植被及植被细根清理、砖块替换、勾缝处理、增强剂涂刷、局部打磨、泛碱处理等10道工序。

    经过攻坚克难,加班加点施工,并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影响,今年7月20日,主体工程完工。目前,该工程正在办理竣工备案手续,接下来进入实质性运行阶段。

    

    优美环境和科学设计 宁波院士中心全国少见

    

    

    

    该项目得到市委、市政府和市政协等领导的高度重视。市领导批示要求,院士中心建设要因山就势、依水临湖,既要保留浙东建筑特色,又要完善科技研发、学术交流等功能,在确保建设质量和风貌协调性的前提下,能快则快,高效推进,建设分层级、网络化的智能城市院士中心系统,打造宁波高层次科技创新平台。

    东钱湖管委会建设团队与吴志强院士团队密切配合,项目施工还得到了附近村民的大力支持。

    如今,总占地52.57亩,包括配套道路及市政、景观,累计投资近5亿元的宁波院士中心揭开神秘的面纱:由学术综合楼(原东楼)、设计研发楼(原西楼)、陶公讲堂(原宿舍)、访客中心(原食堂)、智慧连廊和景观塔等组成背山面湖、设施现代化的独特建筑群。

    据了解,院士中心秉承着“服务院士”的核心原则,所有建筑是一个集智能管理、人机互交、声光互动于一体的智慧空间。据知情人士透露,全国各地有不少院士工作站点,但像宁波这样专门用于院士工作和生活且环境和设施等条件如此好的院士中心,还不多见。

    从宁师院到院士中心,承载着几代老宁波人记忆的老校舍涅槃重生。

    东钱湖管委会有关负责人表示,宁波院士中心是“创智钱湖”规划落地的首选项目,也是环东钱湖绿色创新圈、鄞南科创大走廊、甬江科创大走廊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立足全市、辐射全省,服务于长三角、面向海内外,作为两院院士的工作创新中心、交流发布中心、咨询培训中心、孵化共创中心,为宁波打造一个以院士集群为内核、以智能产业为导向的智慧高地、创新高地,成为长三角乃至全国的院士中心典范。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