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海头村菊花加工车间,工人在处理金丝黄菊。(阮星凯 摄) |
记者 孙吉晶 厉晓杭 宁海县委报道组 蒋攀 通讯员 康庄严 时近傍晚,余晖之下,宁海力洋海头村盛宁公路两旁种植的上百亩菊花格外葱郁,一些村民还在菊花基地里忙碌着。 从无到有,再到“长”成一个产业,短短5年间,海头村村班子带领村民写就了一朵菊花带动一个村发展的故事。 海头村曾是既没有绿水青山也没有金山银山的落后村,虽有良好的交通条件但村庄发展滞后。 “村庄要发展,得有自己的产业。”海头村党支部书记庄允肖说。2015年,老庄带着村班子成员到开封考察取经,最终选定了种植菊花。 党员带头试种,村民承包种植,村集体兜底收购……第一年,海头村种植的1万盆盆景菊花被游客买光。 怒放的菊花,点燃致富希望。海头村决定在菊花产业路上走到底,先后投入250万元,引进菊花新品种,建设菊花博览园,举办菊花文化节。菊花为海头村带来了丰厚的经济回报。去年,菊花销售额120万元,村集体收入六七十万元。全村15户菊花种植户,最多的年净收入超过20万元。几十名农户在菊花基地打工,一天收入150元。每年菊花盛开的两个月里,村民卖年糕、麻糍等土特产,多的一天能赚1000多元。依靠菊花,海头村逆袭为市级全面小康村。 “今年计划推出菊花枕头,把宁海的传统刺绣技艺融进去,进一步提升附加值。”海头村第一书记徐奇锋说。 “振兴乡村,归根结底是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当前,农民增收面临着许多不确定因素。发挥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引领村民闯出一条强村富民的新路,大有可为。”市农办秘书处处长王方盛说。 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根据不同自然禀赋,各地因村施策,激发农村发展新活力。 在地处象山西南山区的晓塘乡西边塘村,村党支部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让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 日前,记者来到西边塘村,看到村委会办公楼前的广场上停着几辆接送游客的大巴车。“海之湾户外大本营”二期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建设中。 “一期项目去年7月营业,累计接待游客18万余人次。”西边塘村党支部书记干中才欣喜地说,景区客流量大的时候,光停车场一天就有1万元收入。 干中才介绍,西边塘村原先有一个白玉湾3A级景区,因经营不善,处于停业状态。村干部齐心协力想办法,率先在全乡范围内建立村级闲置资产项目库,邀请乡干部、村民代表、乡贤参与资产盘活专题说事会,千方百计唤醒“沉睡”的资源。 经过多方努力,去年3月,西边塘村引进大型户外休闲运动基地“海之湾户外大本营”项目,白玉湾景区成功转型。村集体经营性收入一年达到100万元。项目涉及168户农户的山林,农户每亩租金收入就有1800元。 旅游产业还创造了上百个工作岗位,让一部分闲置劳动力得以在家门口就业。今年60岁的村民朱帮火原先没有收入,现在村里做保安,每个月工资就有4000元。他老婆之前在石浦打工,如今回家开起了小店,多的时候一天收入上千元。 漫步鄞州区湾底村,花卉遍地开放,房前屋后绿草如茵。 从曾经的“烂眼村”,到成为全国文明村、国家4A级旅游景区……湾底村党委充分利用地处城郊的区位优势,带领村民实现了一二三产业齐头并进的跨越式发展。 早在1993年,村党委书记吴祖楣带领村民集体创业,先后创办了天工工具公司等多家集体企业。在工业中挖到第一桶金后,村里将村民的土地集中起来发展农业开发公司,让富余的劳动力洗脚上田,进村办企业务工。从工业脱贫,到以工哺农,再到近年来大手笔发展“农旅一体化”第三产业,湾底的产业发展更加均衡、投资更趋合理。全村形成了“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幸福民生格局。 村富带民富,增收路更宽。到去年底,全市2819个村(社)集体经济年总收入达到85.5亿元,其中经营性收入38.5亿元,村均136.6万元。去年村社分红总额为32.1亿元,比上年增长2.8%,人均分红77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