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深度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0年09月04日 星期五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历史告诉今天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5周年纪念日特别策划


昨天上午,不少市民来到开明街鼠疫灾难陈列馆,在遇难者名单前默哀。(王鹏 沙燚杉 摄)

抗战老兵王春木在老兵许春凤和王维贤的墓碑前敬献鲜花。
(林海 摄)

游客在中共浙东区党委旧址参观。(何峰 摄)

朱颂宽老人正在打扫“万人坑”遗址。(沈孙晖 摄)

    

    

    

    

    

    

    

    

    记者 沈孙晖 王佳

    何 峰 林海 

    

    夏末日白,云淡风轻,四明大地景美人安,一派宁静和谐。

    1945年9月3日,胜利的喜悦才冲上人们的眉梢,满目疮痍的家园景象却令人恻然。战争以极其残酷的方式,夺去了众多同胞的生命,毁灭身边的所有,留下支离破碎的心灵和奄奄一息的文明……

    站在新时代,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中,我们重温那段苦难岁月,就是要让历史告诉今天:我们可以忘记仇恨,但必须铭记历史,铭记先烈,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

    在抗日战争胜利75周年纪念日,宁波日报报网选择了与抗战相关的4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派出4路记者,深入采访挖掘。通过有关人士的回忆,共同回望那段历史,揭露侵略者的暴行,再现宁波人民不屈不挠、可歌可泣的英勇往事,重温用热血和生命铸就的抗战精神,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告慰同胞在天之灵 九旬老人“万人坑”前寄哀思

    

    

    

    胸口佩戴党徽,手上拿着扫帚……昨日上午,象山县茅洋乡93岁老人朱颂宽又来到日本侵略军在象山罪行陈列馆的“万人坑”遗址,义务打扫卫生,并寄托哀思。

    “万人坑”是一个用铁栅栏围起来的大坑,上面覆着玻璃罩。透过玻璃,坑中累累白骨仍清晰可见。“日本人侵占茅洋砩矿的4年间,迫害了2700名同胞,其中就有我的父亲。”站在遗址前,朱颂宽不禁眼眶泛红。

    砩石是冶炼特种钢材必用的催化剂。日本发动侵略战争后,品质优异的茅洋砩矿吸引了日军贪婪的目光。1941年5月,日军侵占了茅洋砩矿,逼迫当地百姓当劳工,建营房、开采砩石。

    时年53岁的朱颂宽父亲怕儿子有危险,自己去当劳工,但他不甘心为日本人干活,于1942年正月逃出矿区躲了起来。“父亲很快被日军抓了回来,打成了重伤,5个月后不幸去世。”朱颂宽说,时年14岁的他也未能幸免,很快被抓去当苦力,“我年幼无法干重活,被派去搓爆破用的‘黄泥团子’,在矿井口扒石头。”

    日军侵占茅洋砩矿的4年间,朱颂宽目睹了一幕幕惨剧。“很多劳工累死、冻死、病死,或被打死。”他指着陈列馆内展示的脚铐、麻袋片等实物,义愤填膺地说:“这就是日本人迫害我们同胞的有力证据。”

    当时,一个工棚挤住着七八十名劳工,夜里用烂稻草当被子,白天赤裸上身干活,有的人捡地上丢弃的麻袋片裹身御寒。“晚上,日本监工用脚铐铐上劳工,直到次日赶进矿井前才卸掉。”朱颂宽说。

    一旦劳工生病,只能听天由命。1942年,茅洋发生瘟疫,病死或奄奄一息的劳工被拖到小山上,任烈日暴晒、狗拖鸟啄,山上都是尸首。

    “很多人想尽办法逃走,但被抓回来后,下场和我父亲一样。”朱颂宽也曾出逃过,被抓到后幸亏母亲四处找人求情,才保住了性命。

    据悉,茅洋砩矿被强占期间,日军共掠夺了10万吨砩石。

    这段历史一直是朱颂宽老人心中的痛楚,一辈子不曾忘却。1995年,已退休的他受托筹建陈列馆,并四处搜集资料。1997年开馆后,朱老担任了18年馆长。其间,他义务为参观人员讲解,并做好“万人坑”遗址的保洁工作。

    “我想让更多人牢记历史、不忘使命、振兴中华!”朱老动情地说。

    

    不能忘不敢忘 宁波,80年前的那场鼠疫

    

    

    

    1940年10月27日,宁波人如常的一天,戛然而止。这天,侵华日军在宁波实施了细菌战。

    时光虽已过去80年,侵华日军的滔天罪行依然在目。设在灾难发生原址的“宁波开明街鼠疫灾难陈列馆”,记录下血染的一页。

    那天下午2时许,一架日机闯入宁波市区上空,在开明街一带投下大量麦粒和面粉,上空顿时出现一片淡黄色云雾,屋瓦上发出“沙拉拉”的响声。日机过后,居民发现跳蚤骤增。

    “日机投毒当晚,意外下了一场雨,麦粒和疫蚤从屋瓦上被冲洗下来,漂浮在住户的露天水缸里。当时宁波尚无自来水,居民基本上饮用‘天落水’。”陈列馆讲解员张璐熟稔这段历史,“日军投毒后,29日即有人染疫发病,30日晚上就有人丧生。短短一个多月,130余名居民因此殒命。”

    开明街有130多人暴死,大家一开始并不知道,这是日军投放的鼠疫菌菌株引发的,患者被误诊为恶性疟疾或横痃,直到时任华美医院院长的丁立成医师确诊此乃鼠疫。丁立成从患者王仁林身上提取淋巴腺穿刺液做成涂片,经检验,找到了这场鼠疫的病原体。11月5日,又经当时国际上鼠疫细菌学常规检验程序确诊。

    “宁波历史上从来没有鼠疫流行的记录。开明街鼠疫明显是人为传播的,是日本人有计划、有目的地实施了细菌武器攻击。”张璐指着馆内陈列的1940年11月16日的《时事公报》告诉记者,报纸上有当时鄞县防疫处防治组张方庆写的《鄞县鼠疫近况与未来之预防》一文,“文中明确记载‘此次鼠疫,多数为腺疫与败血症之合并’,腺鼠疫就是疫蚤传染的。”

    当时鼠疫疫情有多严重?陈列馆内的一组组数字提供了佐证:11月9日至15日,注射鼠疫杆菌疫苗人数已达5790人,此后该项工作继续进行,共有注射疫苗者23343人。11月30日,大火焚烧开明街疫区长达4个小时,被焚住户115户,房间127间,地面面积约5000平方米。

    市民谢先生不止一次来到陈列馆,“每一个名字,都是一段历史。”站在遇难者名单前深深鞠躬,谢先生说,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这段历史。

    历史如镜,昭示未来。

    据负责签到的工作人员介绍,来这个陈列馆的参观者很多,今年7月至今,已有109批次、1000余人次前来参观、缅怀。

    宁波鼠疫,从未被宁波人忘记。

    

    

    青春年华 血染巍巍四明

    

    

    

    昨日,万里无云,四明山红岗上青松苍翠。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一拨拨参观者走进中共浙东区党委旧址,一件件记录了历史烽烟的文物,一个个扣人心弦的故事,将大家拉回到可歌可泣的战争岁月。

    展厅里,一张黑白照片引起了参观者的注意:青春的脸庞,阳光的微笑,坚毅的目光……“这是成君宜烈士,牺牲时年仅24岁。”讲解员李玲介绍,成君宜烈士是上海人,在沪江大学附属高中读书时,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同学们,大家起来,担负起天下的兴亡……”在高亢的《毕业歌》中,他参加了革命,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2年,成君宜和一批年轻干部受组织派遣渡过杭州湾,从上海来到浙东抗日根据地工作。

    “据战友回忆,成君宜很有个人魅力,工作有号召力,作战有勇有谋,深得大家信任,先后担任三北游击司令部教导队政治教员、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警卫大队指导员。”李玲说。

    1944年年初,浙东区党委在横坎头正式公开了“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的番号,极大鼓舞了指战员的斗志,浙东人民欢欣鼓舞,浙东抗日游击战争进入了新阶段。

    革命队伍的发展壮大,引起了国民党顽固派和日伪军的恐慌,他们互相勾结,将浙东游击纵队视为“眼中钉”。1944年2月10日,国民党顽军进攻梁弄前方村,成君宜所在部队从陆埠出发,星夜奔赴梁弄参加战斗。12日凌晨3时,浙东游击纵队占领外围阵地,不料,敌方赶来的援军超过5000人。从凌晨激战至中午,成君宜不幸中弹牺牲。后来,战友将他安葬在桃花岭。“成君宜烈士生前多次讲过,革命需要前赴后继,有可能要几代人的努力才能完成。”李玲动情地说。

    展厅里的资料记载,前方战斗结束后,浙东游击纵队向三北地区战略转移。2月16日,在慈溪桃花岭遭遇日伪军,浙东游击纵队三支队迅速占领望海尖和塔脑山迎击敌军。日伪军仗着人多和装备精良,疯狂地发起了一次又一次冲锋,枪声、手榴弹爆炸声响成一片,战斗持续了10多个小时,我军奋勇杀敌,保证了纵队机关顺利转移。但在战斗中,又有10多位年轻的指战员牺牲在桃花岭。

    在梁弄参加党日活动的省广电集团员工告诉记者,“看了展览,非常感动。当年,这么多年轻的生命前赴后继,为争取民族独立而血洒四明。革命前辈献身精神传千秋,我们要铭记历史,为民族复兴贡献力量。”

    

    

    伟大胜利来之不易 抗战老兵述说往昔

    

    

    

    昨日上午,在鄞州区五乡镇同泰嘉陵的浙东抗战老兵纪念园,“伟大的胜利·甬耀银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浙东抗战老兵纪念园开园5周年活动”正在这里举行,参加过抗战的九旬老兵王春木和大家一起参加纪念活动。

    生于1930年的王春木老人精神矍铄,自始至终站在纪念队伍的第一排,没有坐主办方提供的轮椅。“抗战胜利是伟大的胜利,来之不易。在14年的艰难岁月里,我们不畏强敌,不屈不挠,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这些牺牲的英烈是我们永远的英雄。”活动仪式结束后,在老兵许春凤和王维贤的墓碑前,王春木老人献上鲜花表示敬意。

    据王春木的女儿王逸芬介绍,1945年,她父亲参加了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第二旅,3个月后随部队北上,此后几年参加了豫东战役、淮海战役,1950年至1952年随部队奔赴朝鲜战场,1955年还参加了解放一江山岛的战役。“那些年他参加过的大小战役有10多场。”

    据同泰嘉陵负责人沙力介绍,在淞沪会战中壮烈牺牲的吴继光将军,就静静长眠在同泰嘉陵的浙东抗战老兵纪念园中。此外,还有黄埔7期毕业生、参加过南京保卫战的华宣恩,黄埔17期毕业生、见证过日军投降的楼吉康,荣获11枚勋章的飞虎队空军英雄周训典,参加过镇海口“七一七”保卫战的任根德,参加远征军一路打到缅甸的李松泉父子,年仅22岁牺牲在太行山的甬江女儿应唯鲁烈士……浙东抗战老兵纪念园建成5年来,已经有95位抗战英烈长眠在园中,他们凝聚成一段不可忘却的抗战史。5年来,已有300多个社会团体和2万多名各界群众来此缅怀英烈;这里已成为浙江省国防教育基地、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市级党员开放式组织生活基地和市级青少年课外实践基地。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