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0年09月06日 星期日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治水治污 生态兴农

北仑乡村产业加速绿色转型

    

    

    

    

    本报讯(记者厉晓杭 通讯员王涵真 北仑区委报道组陈盛竹)昨天上午,北仑小港新野瓜果专业合作社一名员工打开液体有机肥扩繁池总泵,在不远处的葡萄大棚里,另一名员工手持喷枪,把肥料喷注在树冠滴水线内,让葡萄根系充分吸收养分。

    办公室里,合作社负责人汪贵章通过视频监控,实时掌握大棚里的生产作业情况。“去年投入43万元,专门改造了施肥模式,技改产出的效益就在一颗颗果子里。”话音刚落,汪贵章的手机铃声再次响起,又接到一笔10箱“晴王”葡萄的订单。

    近年来,围绕“治水倒逼促转型、生态兴农美田园”目标,北仑集中力量治理农业水环境,防治农业面源污染,促进农业养殖业转型升级,乡村“美丽经济”多点开花。“我们追求治水与致富双赢、环境与民心共赢。”北仑区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汪贵章早在多年前就用有机肥替代复合肥。“整个种植基地就是一个生态循环系统,控制住面源污染,保护好灌溉水源,最终受益的是我们自己。”汪贵章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常规复合肥中氮磷钾含量极高,按照传统施肥方式,每亩地要施加75公斤肥料,但土壤真正能吸收利用的只有30%;有机肥中含有促进根系吸收的有机质和有益菌,改进施肥方式后,每亩地只需施加30公斤肥料,肥料流失率大大降低,几乎不会被冲刷至河流。

    9月,又到了晚稻防治“两病两虫”的时节。春晓种植大户王万荣给常年合作的植保公司打电话,预约无人机来喷洒农药。“想法不一样了,现在种水稻比以前轻松多了。”王万荣口中的“轻松”,不仅是因为机械化替代了大量人工,更重要的是,大家不会为了追求一时的产量而“挖空心思”。善待生态,方能择一业、终一生。“水稻离不开水,谁都不愿意把水稻种在被农药和化肥污染的水里。”王万荣说,植保无人机喷洒出来的药水呈雾状,加上无人机自身的高度优势和飞行时的风力,药水大多被水稻的叶部和根部吸收,所含的化学元素高效无毒,基本不会对水体造成污染。目前,春晓800亩水稻田都采用了这种防虫除草方式。

    畜牧业,一头连着生态环境,一头连着产业结构,中间还连着百姓的餐桌,重要性不言而喻。养猪不能以污染环境为代价,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在北仑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中的万头生猪养殖场能将生态消纳变废为宝,生猪养殖由粗放型向专业化升级指日可待。

    乡村产业向“绿”转,“美丽经济”星罗棋布。郭巨街道百亩香水莲既能观赏,又能采摘食用,美图传遍朋友圈,吸引游客“一睹芳容”。白峰街道年糕文旅节已举办六届,广大游客冲着水磨年糕的那股儿时味道慕名而来,有力带动了当地特色农业发展和传统文化传播。青龙溪坑穿过春晓街道三山村,溪坑周围民居民宿、农家乐错落有致,每到周末,游客络绎不绝。北仑区有关领导表示:“我们要通过治水治污,真正实现农业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的双重改善,让老百姓的居住环境更优美、生活更幸福。”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