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图从上到下依次为老式市尺、一根织带的全部经线、筘和已织成的带子、压板。 |
|
这筒织带虽已用过一点,但还能反映整筒的状态。 |
|
一条充满稚气的开裆裤,系绳是织带。 |
|
用压板挑经线,进行三色线编织。 |
|
若织腰带之类的宽带,也可借用普通布机完成。 |
桑金伟 文/摄 这里的“织带”是指老底子用手工织出的棉纱带子,柔柔长长的织带充溢着女人们的巧心思。早在出嫁之前,她们就开始织这种带子了。每天织一点,积攒了许许多多,最后一并放在嫁妆里。婚后的空闲时光也离不开织带子,她们一辈子不知用了多少宽宽窄窄的织带在孩子们身上。 约40年前,在母亲早年随嫁的大橱内,还滚着两筒这样的带子。她怕被别人随手拿去当作绳子“粗用”了,于是藏进了大橱。这种早年家乡常见的所谓“四门大橱”,是母亲嫁妆中的主件,多贮细软,存衣只能折叠着放。几次搬家我都不忍让收旧家具的买去,每当看到大橱,橱门上似乎印着妈妈的面容。 记得很多年前,当我要用绳肩挎算盘时,当我的帽子需要系在脖子上时,当我做风筝欲找一根“尾巴”时,总会在大橱里偷偷剪一段织带。母亲的织带是最长、最柔、最牢的。但她不允许我这样做,因为她织各种带子的初衷是与各式衣服相配的。那才是带子的“细用”。 现境的慈溪属当年的“三北”,“三北”盛产棉花,棉花除了外销,农户也常常自己消费。这种消费不外乎三种:纺纱织布、弹成被絮和织成带子。后者耗棉最少,耗时却不少。女人们用自己的零散时间,争分夺秒地精心编织,织成一条带子,不知要花多少心血。 浙东织带远看呈青蓝色,近察则多由青白双色组成,颜色少得不能再少了。但青线、白线交织的花纹,素雅整洁,很符合江南人的审美习惯,它与以青蓝色为主的服饰相缀十分般配。 织带的宽度各异,我见过窄的不过半厘米,宽的可达五厘米,一二厘米的居多。能织出半厘米宽的带子,精细程度可见一斑。带子细小,却蕴含着编织者的心灵手巧。 织成的带子往往斜卷成筒状,不致其乱成一堆。这种斜卷式筒状带团,缠绕得整齐美观。邻居86岁的金师母说:“完全徒手缠绕,我奶奶卷得特别好,结实而漂亮。我每次织好,总由奶奶缠卷成筒头的。奶奶说:‘放在嫁妆里的,尤其要卷得好点,众人都要来看的。’” 每筒带子一根到底,摊开共有多长?老婆婆们都说很长,有的说50米长,有的说也许有100米,谁也说不准。我想不同的带子,每筒的长度应该是不一样的,如狭带长于宽带,平板的又长于挑花的。总之是柔柔长长的! 似乎还是手边的东西,转眼间却不见了它们的踪影。这些年,我一直在寻觅浙东织带的实物。 寻而不得,再去彭桥碰碰运气。彭桥村位于慈溪城乡接合部,属横河镇。《横河镇志》载:“元代镇内彭桥纺织业市场蜚声国内。《元一统志》载:‘余姚有小江布,今出彭桥’……彭桥妇女用手工织出了花色多样、质量上乘的白布、花布……手巾布、棉织带、丝织带等品种……远销江苏、安徽和全国各地……” 彭桥村党支部书记黄国飞,在村上的人脉很广。我对黄书记夫人说:“能找到整筒的织带最好,哪怕一截也好,要是能找到缀有织带的旧衣更好!”她说:“婆婆生前留下很多棉织物,几次搬屋后处理掉了很多老物件,你要的恐怕找不到了。”“再去慢慢仔细找找,我不急的。” 后来她回复我说,两样东西竟然都找到了。织带虽已用过一点,但还能反映整筒的状态;一条充满稚气的开裆裤,系绳是织带。它们都是黄国飞先母80年前的作品。 编织带子需要专用工具,主要的有三件:梭、筘子、压板。 梭是在经线内来来回回穿纬线用的,所谓“竖经横纬”。经线不接续,一根带子要织多长,经线就要预备多长;缠绕在梭里的纬线用完后,须得接续。织带子的梭大小不一,织细带要用竹片刻制的小梭,像补渔网的梭;织宽带要用木制的大梭,形同布机上的梭。 筘子是穿理经线用的。经线越多,筘子横向越长,织带子的筘子是短筘。每根经线间隔着穿过筘子的圆孔或长孔。经线是按织带的设计图案有序排列的,因此织带前的穿筘是细致的技术活。筘子也可当压板用。我也见过不用筘子的织法,这就需要用挑线板挑经线。 压板是压实纬线或挑经线用的。如果用筘子来压,就不需要压板了。纬线压得越实,带子就越“板扎”。不过我也见过梭与压板一体式的,即上部执行梭的功能,下部起压板的作用。若织腰带之类的宽带,也可借用普通布机来完成。 日前,偶然看到沈从文写于1931年的《街》。文中说:“做母亲的全按照一个地方的风气,当街坐下,织男子们束腰用的板带过日子。用小小的木制手机,固定在房角一柱上,伸出憔悴的手来,敏捷地把手中犬骨线板压着手机的一端,退出粗粗的棉线,一面用棕叶刷子为孩子们拂着蚊蚋。带子成了,便用剪子修理那些边沿,等候每五天来一次的行贩,照行贩所定的价钱,把已成的带子收去。” 沈从文此文虽非专写织带,但对我仍有多处启发。如织带在湘西也很普遍;束腰用的织带叫“板带”;与普通的织布机相比,织带的工具小而灵活,只要一头牵在房柱上,一头拉在自己的腰间即可操作,故称“手机”,等等。 然而最大的启示是:早在19世纪30年代,于偏僻之“边城”,织带的商品化竟已很发达:织带成了“一个地方的风气”,女人凭织带“过日子”,更有“每五天来一次的行贩,把已成的带子收去”。这对我来说是前所未闻的。与湘西不同,浙东农村的织带,一般只是为了自用。 在三北地区,人们常常会使用“家作货”“外卖货”这样一对词汇。家庭自产自用的叫“家作货”,为向外出售而生产的叫“外卖货”。“家作货”的质量往往好于“外卖货”,久而久之,家乡人也把质次的商品笼统斥为“外卖货”。反之,“家作货”就成了好货的代名词。如,把从自己的山里摘来的杨梅送到亲友家时,总不忘补上一句:这是“家作货”。言下之意——您可放心食用。 因此,过去三北一带农村的织带质量普遍较好,姑娘婚前准备的织带更是“家作货”中的“家作货”。 现在,机制织带生产很方便,花色很多,完全可以随用随购,没人再去手工编织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