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0年09月18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科创高地 筑巢引凤

浙江创新中心:积极构筑全国区域性优质人才创业创新平台

浙江创新中心一景

浙创学院系列子活动创业训练营现场

灯火璀璨的浙江创新中心夜景

    

    

    

    

    

    

    

    风起于青萍之末。在寸土寸金的宁波东部新城,由市委人才办、宁波市东部新城开发建设指挥部指导,宁波东部新城开发投资集团倾力打造的浙江创新中心正在崛起,向宁波科创产业孵化策源地、浙江省高端人才集聚新高地、长三角区域性创新产业发展强引擎迈进。

    近日,浙江创新中心被认定为2020年度浙江省级双创示范基地。这无疑是一种珍贵的荣誉。浙江创新中心正在按计划建设“政、产、学、研、资、智”相融的全新生态系统,打造人才加速集聚、项目加速孵化的宁波新地标。创业与创新,在这里高度融合。短短一年的时间,浙江创新中心交出了一份靓丽的“成绩单”,目前已入驻企业119家,其中2020年度签约43家……更多优质创新要素正加速集聚。

    

    科创高地 金梧桐引得“凤凰”来

    

    

    在秋高气爽的宁波东部新城,北邻中山东路、西接生态长廊、东靠明湖的浙江创新中心正成为新地标。这里,一期4幢楼宇总建筑面积达18.4万平方米,可集聚容纳各类人才3000余名;二期位于一期北侧地块,总建筑面积约13.5万平方米;此外还预留了约20万平方米空间,用于三期拓展,中心总规划实际可用办公及配套面积可达100余万平方米,精心栽种的“金梧桐”引得“凤凰”纷至。

    “我们是今年5月份正式入驻中心的。”优城联合(宁波)信息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高峰说,选择入驻浙江创新中心是看重这里浓厚的创业氛围和它的人才集聚、区位优势、配套综合服务。

    优城联合(宁波)信息技术发展有限公司2019年年初就得到了蚂蚁金服的战略投资,是目前宁波地区唯一一家阿里系投资的企业。其与宁波智慧地铁科技有限公司、鄞州城投有限公司合资成立了公司,其目标是要让“沉睡”的地铁数据产生价值,让数据赋能商业、服务大众。

    目前,优城联合(宁波)信息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将1号楼18、19两层作为其办公场所,仅办公员工就达130多人。其入驻也打开一个颇大的想象空间,它关乎一个由信息、人才、技术、资本等构成的一个生态圈的汇聚。

    每家企业都有可能打开一扇产业之门。锦浪科技是全球唯一一家以组串式逆变器为主营业务的A股上市公司,同时也是我市的国家级领军人才企业。今年,这家总部位于象山的企业在浙江创新中心,设立了锦浪宁波中心,正以浙江创新中心为支撑点,大力建设营销网络。

    与优城、锦浪做出相同选择的,还有原来总部在上海的“即刻”。即刻APP致力于打造年轻人的兴趣社区,目前已经完成C+轮融资,投资机构包括腾讯、红杉、贝塔斯曼等。公司于2019年4月将总部迁到了宁波,入驻中心。

    与此同时,浙江创新中心精心打造浙创学院品牌,通过系列高品质活动,开展各类产业论坛、研讨会、双创培训和社群活动为全球创新资源与宁波产业的对接创造机会,构建产业生态群,全周期孵化为企业赋能。目前学院拥有宁波激智科技董事长张彦、锦浪科技董事长王一鸣、宁波能之光新材料科技董事长张发饶等十余位创业专家导师,已举办各类活动近百余场,路演项目400多个,吸引近万人次参与交流洽谈……优质企业和优秀人才正在聚合。

    聚焦“246”产业集群和产业链强链补链延链,以聚集“高、精、尖、缺”人才为突破口,依托宁波市重大引才工程等人才招引措施,浙江创新中心已经成为宁波吸引高端项目和人才的科创高地,“创新浓度”越来越高。

    据统计,截至8月底,浙江创新中心2020年度签约企业43家,入驻企业合计119(其中平台类9家、科创企业60家、服务配套类50家),常驻办公人数800余人,入驻战略合作单位2家(宁波市海外高层次人才联谊会、宁波海邦人才基金);入驻科研院所1家(宁波健康口腔研究院)。最近,阿里数字宁波公司也计划入驻浙江创新中心,届时,办公场所面积将达到5000平方米,研发团队达200多人,让浙江创新中心的增长动力日益强劲。

    

    创新链条 “飞地园”服务全省

    

    

    在全球化的当下,竞争早已不是企业与企业的竞争,而是产业链与产业链的竞争,创新也不是单个企业的单点突破,而是协同交互。秉持“服务浙江省、融入长三角”的建设理念,浙江创新中心打造了服务全省飞地园、甬舟人才一体化发展飞地、中国宁波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中科院产业联盟宁波科创中心、宁波复旦创新中心、新芽孵化器、东创家(众创空间)等7个产业创新平台,拉长交互协同的创新链条。 

    浙江佳禾竹业科技有限公司就是这根链条上的一家重要企业,它以生产竹制品为主,总部在丽水遂昌,去年11月落户在中心的“服务全省飞地园”。

    “中心的飞地模式让我们和中科院宁波材料所等科研院所有了更多合作的可能。”该公司总经理何品才说,早在1992年他就到宁波发展,打下了事业的基础,这次能够入驻园区,有种“回家”的感觉。这也给公司的发展打开了一扇新的窗口。 

    今年,受新冠疫情影响,大量企业都面临着业绩下滑的困局,而有一家入驻浙江创新中心“服务全省飞地园”的丽水企业——昌禾新材料的业绩却不降反增,预计今年营业额增幅超30%。

    “如果没有浙江创新中心飞地模式的这些政策和条件,我们这样的小企业根本来不了或者不敢来宁波。现在我们的外销订单很充裕,和去年同期比,每个月都在增长,可以说来宁波后效果很明显。”创始人何建财说。

    截至本月10日,已有佳禾竹业、昌禾新材料、云河教育等三家丽水企业和奋飞橡塑、康创电子等两家台州企业入驻“服务全省飞地园”。

    除了这个飞地园外,2020年4月,甬舟人才一体化发展飞地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署,并落地浙江创新中心。    

    此外,浙江创新中心还将一期2号楼打造成为全市高层次人才创业飞地,入驻的宁波大市范围内高层次人才项目在不用改变注册属地的情况下可享受一系列专项扶持政策。

    

    呵护备至 服务有求必应

    

    

    

    对一个园区来说,如果说人才飞地突破了双创事业的发展瓶颈的话,那么,加快优化创业创新服务体系则是浙江创新中心的一把金钥匙。

    一位中心入驻企业负责人直言,选择浙江创新中心,是因为这里产业集聚的氛围和地理位置的优势。中心地处宁波东部新城核心区域,位于行政、金融、文化三中心交汇之地。“但最吸引我们的,还是这里能提供的全方位服务。”

    企业有各种困难,浙江创新中心负责项目对接的工作人员总会及时反应,直到把问题全部解决。企业遇到招人难,中心就帮企业对接人社局等部门,帮助企业招聘;入驻企业,签约主体变更,工作人员就第一时间和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对接;中心还举行项目申报方面的培训,助力企业争取各级政府支持。

    服务企业,很多时候就是服务人才。园区全力打造海内外人才向往的示范区,不仅从人才安居、畅通高端人才服务绿色通道等方面入手,而且注重服务人才的创业创新。

    中心还搭建了创业孵化平台——东创家,入驻企业可享受浙江创新中心全部配套政策和服务。在这个3000多平方米的超大空间里,有200多个办公位、20多间独立办公室。会议室、洽谈室、路演厅、休闲区等一应俱全,创业者们可以拎包入驻。

    浙江创新中心联合多家银行创立首家人才银行,创新推出无还本续贷服务,计划在三年内向入选市县两级人才计划的创业人才和团队,发放免抵押免担保的信用贷款10亿元,为人才项目“解渴”。目前,已投放人才项目贷款1.5亿元。

    此外,浙江创新中心还组建了规模25亿元的产业引导基金,覆盖从天使轮到IPO的各阶段,为科创项目提供全链条的金融资本服务,首期已到位2亿元。

    着重创新,由量转质。浙江创新中心的优势与发展后劲,正在悄然催生“蝶变”。

    

    立意长远,久久为功。浙江创新中心将在贴近企业上下更多苦功,把好钢永远用在刀刃上,让更多的人才和企业选择宁波、扎根宁波东部新城。在不断巩固基本盘的同时,不断成就战略新兴产业的宁波高峰。如今,浙江创新中心二期已开工建设,总规划建设体量13.5万方,集合高端办公、精品商业、高级公寓等多种业态功能于一体,着力打造组团式、地标级的科创综合体。 

    发展理念最高端,路径取向最高级,空间利用最高效。作为甬江科创大走廊的重要组成部分,浙江创新中心将继续打造完善的区域性科创示范基地,深入践行“服务浙江省、融入长三角”基本宗旨,努力争创科创飞地新标杆,以人才协同发展促进区域协同发展,为建设高素质强大人才队伍、打造高水平创新型省份贡献宁波力量。

    

    杨绪忠 钟鑫 徐濂江 文/图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