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0年09月18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博雅塔下砥砺初心 三江口畔不负韶华

——写在宁波市北京大学校友会成立之际

金亚东博士

谈建博士

毛思宁博士

金安君博士

钟志诚博士

    

    

    

    

    

    

    在燕园未名湖畔博雅塔下,追思严复、蔡元培、蒋梦麟、马寅初等老校长,怀念那些灿若星辰的杰出教授与人才,跟随“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传统和“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足足跋涉一个多世纪。徜徉在三江口,品味“书藏古今、港通天下”的丰富内涵,王应麟、王阳明、朱舜水、黄宗羲、全祖望等思想大家的光辉在眼前闪现,自豪于宁波这块热土会出诸如虞世南、张孝祥、万斯同、潘天寿、沙孟海等这么多名人巨擘,细嚼着“知行合一、知难而进、知书达礼、知恩图报”的宁波精神。一句“家国情怀”足可以道尽燕园和甬城两地割舍不了的血缘纽带,造就了广为人颂的故事和人物。2020年9月19日,宁波市北京大学校友会将正式成立,今天力图通过几个人物故事,来探究一校一城共有的精神内核。值此之际,受此激励的北大宁波校友们继续传承北大精神,砥砺前行,在四明大地上书写新的篇章。

    

    本版执笔 邵燕成 本版图片由宁波市北京大学校友会秘书处提供

    

    “五马”:北大、故宫与“千晋斋”

    

    

    2003年10月31日,新华社发布了一条消息——《北大纪念前辈教授马氏五兄弟》,文中写道:在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教育史和北大早期历史上,有一大批学识渊博的前辈学者执教。被称为“一钱(钱玄同)、二周(周树人和周作人)、三沈(沈士远、沈尹默、沈兼士)、五马(马裕藻、马衡、马鉴、马准和马廉)”的诸位教授,就是其中的著名人物。

    北大“五马”就是宁波人,清末曾任上海宝山县知县马海曙的五个儿子,从月湖西区马衙街走出,成就了月湖的一段民国传奇。马海曙有九个儿子,老二马裕藻曾任北大国文系教授、系主任;老四马衡曾任北大史学系教授、图书馆主任;老五马鉴曾任燕京大学国文系教授、系主任、文学院院长;老七马准教授文字学和目录学,老九马廉继鲁迅先生之后在北大讲授中国小说史。马廉身体较差,1931年秋从北京大学返回家乡养病。他到宁波时,宁波城墙已基本拆完。深知这些古砖文物价值的他随即开始了找寻,每天朝夕背负装砖的麻袋在颓垣废墟间寻觅。每有所获,及时将得砖地点、铭文内容等进行详细登记,并剔除泥苔、传拓考证。短短两年内,他集得铭文砖近千块,又结合自己所集的古砖和资料,编撰成五卷《鄞古砖目》。1933年至1935年天一阁重修,马廉是发起人之一。重修竣工后,他毅然把所藏古砖悉数捐献给了天一阁。天一阁特辟一室予以储存陈列,因其中有不少珍贵的晋砖,遂命名为“千晋斋”。马衡精于汉魏石经,注重文献研究与实地考察,曾任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考古学研究室主任兼导师。1934年起任故宫博物院院长。1931年,日本侵华,故宫博物院文物南迁。数千箱国宝在战火烽烟中,辗转东西南北,历尽艰难险阻,到抗战胜利竟传奇般地完璧归赵。身为故宫博物院院长的马衡可谓尽职尽责。不仅如此,马衡先生还将自己毕生收藏的大量甲骨、碑帖、金石拓本等珍贵文物全都捐赠给了故宫博物院。

    

    

    点评

    

    

    

    

    “百千鸿儒遍天下”,一门“五马”在人文学术领域各领风骚,这在北大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在几千年中国知识分子家族史中也属罕见。”五马”与北大的故事,宁波人知之甚少,与故宫、与千晋斋的故事知之者更少。“五马”是研究文史的学者,音韵学、文字学、训诂学、考古学都是十分枯燥的领域,但宁波人知行合一的躬行精神,浓郁的家国情怀,执着解读并创新发展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深深地撞击着当时民众的魂灵,激励着民族的尊严,超越了学科意义,成为当时中国学术界瞩目的焦点。在外族入侵、狼烟四起的年代里,能让故宫的国宝文物辗转数千里,完美地完成使命,不知需要何等的勇气和智慧!一位知名的北大教授,每天独自背着袋子躬着病羸之躯,在废墟之中艰辛寻捡,如果没有马廉对宁波城墙的文明碎片悉心整理,这一段宁波城建溯及两晋的信息将湮没无闻!这种治学治身的精神,早已铸成了一座宁波人精神的不朽丰碑,这不是新一代北大人应该深刻领悟并学习的精神吗?

    

    蒋梦麟:风雨飘摇年代里未名湖畔的擎烛人

    

    

    蒋梦麟,字兆贤,号孟邻,宁波市余姚黄家埠人。自1919年至1945年,他在北京大学工作了20多年,主持校政达17年之久,是北京大学历史上任职时间最长的校长。蔡元培先生提出的“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办学方针,奠定了北大的伟大初心和精神内核。蔡名义上做了十年半的北大校长,“而实际在校办事,不过五年有半”。蔡在职而不在校期间,经常是由蒋梦麟代为处理行政事务。蒋梦麟长期担任北大总务长,是蔡元培的得力助手,还三度代行校长职权,对北大的成长和发展功不可没。在蔡蒋等一代先贤的主持下,“学术自由、教授治校,以及无畏地追求真理”成为三项治校的准则,并积极推进学生自治,共同把北大引上了现代大学的轨道。

    值得一提的是,在蒋梦麟1930年执掌北大初期,国家重心南移,北大状况堪忧,教授严重不足、学生质量下降、财政经费匮乏、图书资源流失,且明显有“纪律弛,群治弛”的弊端……蒋梦麟自觉担当起重振北大的重任。他自称平生做事全凭“三子”:以孔子做人,以老子处世,以“鬼子”办事。所谓鬼子者,洋鬼子也,指以科学务实的精神办事,不怕得罪人。10余年间,得罪人的事、筹措钱的事,蒋梦麟一力扛下。如此,在风雨飘摇的战乱年代,北大的教学和科研水准非但没有下滑,反而稳步上升,堪称奇迹。蒋梦麟还作为北大校长,参与缔造了西南联大。《西潮》是蒋梦麟的自传性作品,写于西南联大没有灯光、没有桌椅的防空洞里,几乎囊括了中国1842年至1941年间的所有重大历史事件,表现了作者对中西文化碰撞下整个动荡社会的深刻思考,被哈佛大学远东研究所定为重要参考书。

    

    

    点评

    

    

    

    

    蒋梦麟先生关于教育有一段发人深省的话:“教育要定出产品的标准,这就是标准:活泼泼的,能改良社会的,能生产的个人。这就是我所瞩望的中国教育的未来。”尤其是谈到“学生自治,是养成青年各个的能力,来改良学校社会。他们是以社会分子的资格,来改良社会,大家互助,来去社会的进化”。这些治学理念为北大定格特殊的人文精神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蒋梦麟担任北京大学校长期间,家国与民族处于风雨飘摇、内忧外患之中。正是像蒋梦麟这样的主心骨披肝沥胆地坚守、披荆斩棘地突围,使北京大学在幽暗的历史关口从容前行。宁波人蒋梦麟可以说是未名湖畔的一名擎烛人,博雅塔下的坚守者,镂刻了宁波与北大血缘相连的不灭印记,实际上这也是宁波人知行合一、知难而进城市精神的生动体现,心怀教育救国的崇高理想,在艰难困苦中勇于作为,没有强大的内心、坚定的信仰、忧国忧民的情怀、舍小我为大我的精神,怎么可能有如此的传奇呢?

    

    屠呦呦:一株镂刻大爱情怀的青蒿草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诗经·小雅·鹿鸣》描写了鹿儿呦呦鸣叫、啃食原野上蒿草的场景,屠呦呦的名字正出于此。屠呦呦生于宁波,并在宁波完成了基础教育。宁波中学毕业后,考取北京大学医学院药学系;工作不久,她自愿脱产学习中医药,走进祖国传统医药“宝库”;1969年,39岁的屠呦呦受命从中药中寻找治疗疟疾的突破口,于是皓首穷经,只为那棵青蒿草。

    青蒿草在宁波也是常见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在中医药方中常用作阴虚潮热的退热剂,在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中就有着“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的记载。但要在中国已有两千多年沿用历史的中药青蒿中发掘出青蒿素,却是相当艰辛。屠呦呦几十年如一日埋头在古籍里,收集了2000多种方药,筛选了380余种中药提取物,最终找到用乙醚提取青蒿素的方法,将对疟原虫的抑制率提高到100%。当时,试验环境简陋,没有通风系统、实验防护,屠呦呦又患上中毒性肝炎,但她仍然坚守科研一线,并甘当“小白鼠”,以身试药,确保青蒿素的安全使用。为了验证青蒿素的疗效,她不顾自身安危,第一时间赶去海南疟区现场临床试用。为倾全力研制青蒿素,屠呦呦将女儿送到宁波老家寄养。青蒿素是治疗疟疾的特效药,在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尽管屠呦呦本人已90岁高龄,已经荣膺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等无数荣誉,但她和她的团队仍然还在继续奋斗前行。

    

    

    点评

    

    

    

    

    “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辛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敢于在重大问题、前沿领域中闯出新路,科学发展才能与时代同向而行。“她是一个靠洞察力、视野和顽强的信念发现青蒿素的中国女性。”从拉斯克奖评审委员会对屠呦呦的评价中不难了解到,她就像一株挺立的青蒿,顽强、倔强、执着地向高处生长,拥有克服困难的巨大勇气。屠呦呦以不变的淡定、执着,诠释着科学家“心中有国家、造福无国界”的大爱情怀。有了屠呦呦先生,北大宁波校友都感到无比自豪和亲切。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越来越依赖于科技水平和科研能力的提高。作为北大学子选择宁波这块热土进行创业生活工作,就是要学习她爱一行、专一行、钻一行的敬业精神;学习她为追求科学锲而不舍、知难而进的献身精神;学习她不为名、不为利、只为科学实验而忘我牺牲的精神,才能不负北大、不负韶华。

    

    王义遒: 为国求学,努力自爱

    

    

    

    王义遒,生于1932年,宁波慈城人。毕业于宁波中学,曾任北京大学教研室主任、副系主任、常务副校长等职,195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在北京大学多年从事波谱学和量子电子学研究,率先发现了氟化物晶体中核磁共振化学位移规律及其与溶液中位移值的关系。1965年主持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原子钟,还主持研制成我国第一批批量生产的“光抽运铷原子钟”,曾因首创激光抽运铯束频标的长期性能而获1993年中国物理学会饶毓泰物理奖。

    王义遒先生既是杰出的自然科学家,又是我国著名的高等教育管理专家、教育家。他在专心科研的同时,先后讲授“核磁共振”“光的受激发射”“量子电子学基础”等课程。牵头撰写的《量子频标原理》,是我国原子频标工作者和学生的必读书。在高校管理方面,王义遒更是有着自己的独到体会。他曾向北大提议,将“为国求学,努力自爱”作为北京大学校训。他认为,大学生应当具备“两种态度”,一是不断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态度,二是正确对待自己、他人、事业、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态度;同时还要具备“两种能力”,一是善于利用信息工具和外语的能力,二是培养独立自主获取知识,发展表达、交流、合作与组织的能力。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拥有的能力都是靠自身取得,因此学生应当自爱、自觉、自省、自由,最终实现自我解放。科学家和诗人及艺术家是相通的,王义遒先生还出版有《湖边琐语》,记录在北大未名湖边的随感、心得,这些文章文笔诙谐流畅,寓意深刻,脍炙人口。

    

    

    点评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奋斗,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担当”。王义遒先生是重大科研成果的创造者、良好社会风尚的引领者、治学治身理念的躬行者。他在学术上服务国家战略,主动为国担当,做有学术穿透力的科研;在改革中勇于开拓,敢于尝试,敢做中流砥柱。在教学管理上,敢做为国求学、努力自爱的表率。在他的身上,我们可以感受到一种浓郁的、持久的、稳定的学术气质,这是北大情怀,也是宁波“知书达礼”等城市精神的时代传承。2019年宁波中学建校110周年,王义遒先生回到母校,他深情回忆在母校学习的日子,说:“离校后60年中,我能够为祖国的教育和科技事业做一点事,不能不感谢母校给我打下的坚实基础:深厚的爱国情怀、严肃的生活态度、宽厚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宁波为“文教之邦”,在历史上为进士之乡,大儒代出,学派纷呈。在近代是西方新知最无障碍进入的城市之一,为宁波成为全国著名的“院士之乡”创造了条件。以王义遒先生为代表的学者风范,告诉我们要“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英雄”,将个人的理想、追求与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富强紧密结合在一起,才能获得磅礴的精神力量,抵达更高的人生境界。正是一代一代这样优秀的宁波人,以卓越的努力推动社会进步,传承着我们城市的文脉,彰显着名城的魂魄。

    

    后记

    

    北大和燕园,宁波和甬城,一北一南,既遥远又近在咫尺,一切都那么亲切,那么温暖。这种感觉只有北大在宁波的校友们才能深切、真切地感受到。细数北大在宁波的校友,不乏留学海外卓有成就毅然选择来宁波创业者,如国家级特聘专家,在半导体、温差发电技术和可再生能源智能微网技术等方面有相当造诣的金安君博士;有“科学中国人”2014年度人物,中科院材料所客座研究员,专注磁电子材料、物理和器件、存储物联网传感器技术研发、MRAM、硬盘技术,大数据,云存储,人工智能,自动化,汽车零部件,汽车电子及自旋电子学领域的高级专家,希磁科技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毛思宁博士;有怀着满满的报国情怀,绝然辞去世界500强企业的高薪职位,来甬创立宁波长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并九年磨一剑,在科创板挂牌上市的金亚东博士;有国家特聘专家,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研究员,北京大学理论物理专业硕士、荷兰特文特大学博士、德国洪堡学者钟志诚博士。也有躬耕在教学领域的知名学者等等。这些都是校友会里的翘楚。汲取博雅塔下文脉的精华,沐浴着宁波的城市精神,骨子里流淌着北大的魂,哼唱着家国情怀的歌。在百年未遇之大变局的时代里,北大人在宁波已齐声喊出:“博雅塔下砥砺初心 三江口畔不负韶华”的庄严口号。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