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民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0年09月19日 星期六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海曙翠中社区邻里互助小爱汇聚大爱

13年,近50名困难居民受助

    本报讯(记者陈朝霞 通讯员励彤 周秉)“9月16日,3单元的老王生病住院,爱心互助基金会捐助了3000元。”昨天,在海曙区西门街道翠中社区居民议事厅里,党委书记王寅婷和党员居民聚在一起,盘点今年1-8月社区居民爱心互助基金会的资金使用明细。

    说起居民爱心互助基金会,翠中社区居民尤其是老年人、特殊群体和困难家庭居民都说好。

    作为城区典型老小区,翠中社区有1700余户、4300余居民,其中65岁以上的老年人超过一半,还有72名残障人士和不少困难家庭。如何真正满足老年人、特殊群体和困难家庭的需求,及时有效地帮困解难?13年前,社区居民爱心互助基金会应运而生。

    老党员顾忠勋回忆,2007年,他经常上门探望80多岁的邻居孙老太,陪她聊家常,这让她很感动。“有一天她拿着1000元钱过来,硬说要感谢我。我想自己只是做了一名邻居该做的事,哪里用得着感谢。我婉拒了好几次,可老人很固执,最终我们一起将钱拿到了社区,希望社区将钱捐给有困难的人。”顾忠勋说。

    此举让当时的社区党委书记感受到居民共治的重要性,于是在她的倡议下,当年5月,居民爱心互助基金会成立,社区9名热心党员第一时间响应,成为基金会首批成员。基金会有严格的章程和管理、监督体系,是第一个在海曙区慈善总会名下设立的社区基金会。

    社区为此发动居民众筹,将筹得的资金存入社区居民爱心互助基金会账户,在居民遇到困难时取出,以解燃眉之急。至今,居民爱心互助基金会筹得资金18.5万余元,其中近7万元已经帮助近50名困难居民,有因患脑瘤被医药费压得喘不过气来的新宁波人,也有生活困难的残障居民。

    如今,每年5月成了翠中社区的爱心月,“储存爱心”已在居民中约定俗成。“社区会议室能容纳80人,每年众筹捐款时,居民几乎要把会议室挤爆。”顾忠勋说,社区热心党员张曼英每年都捐出6000元,“有时候大家劝她少捐点,她不听,总说困难家庭比她更需要这笔资金。”

    独居的姚大伯平日不善交流,很少参与社区活动。“10年前,姚大伯患了癌症,大家很担心他的医疗费和照护问题。”顾忠勋回忆,互助基金会成员不仅为姚大伯送上爱心资金,还轮流上门看望,在生活上帮助他,这样的暖心之举让姚大伯慢慢融入社区大家庭。如今,在每年的捐款队伍中,都能看到他的身影。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