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弓 那是上个月的事,《人民日报》发了一则“图片报道”。图画是一位教师模样的女性与两位学生在菜园子里讲着什么,文字说,山东青岛一所学校,在校园内组建了“屋顶农场”,给全校每个班级分了一块“责任田”。暑假期间,该校26个班级组成小分队,轮流到学校管理农场。通过对农作物的管护,让学生体验种植的不易,从而养成崇尚节约的习惯。 看到这条以节约教育为主题的报道中提到“屋顶农场”,立马让我想起了《解放日报》发过的一篇长文。从一堆收藏着的旧报纸中找到了这篇题为《城市焕发生机,别忘了屋顶》的文章(见该报2020年1月6日“纵深”版),它的主题就是“开发屋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迅猛发展,城市面貌也发生了巨变。其中最直观的变化之一,就是城市里涌现出了大量的高楼大厦,包括办公楼、写字楼、商务楼,以及数量更多的居民楼。这些楼房,海拔越来越高,造型越来越靓,建造技术越来越现代化,不仅满足了城市生存发展的需要,也让市民改善居住条件的愿望不断得到满足。可是,参与高楼大厦建造和使用的各方,似乎不约而同地忽略了一件大事——屋顶的开发利用。 一幢楼房的屋顶面积,相当于这幢楼的占地面积。只要从住建部门找到整个城市楼房的占地面积,就能知道这个城市大体的屋顶面积。上海有人做过统计,中心城区的屋顶总面积约为126平方公里(12600万平方米)。如果全国城市做个加法,楼房的屋顶面积,将是一个惊人的数字。如此庞大的资源,却让它在那里闲着。在任何一个城市,你只要到比较高的楼房窗口往外一看,除了少数楼顶装有几台太阳能热水器外,绝大多数屋顶是“一片荒凉”“惨不忍睹”。 开发屋顶最容易让人想到的选项,是绿化。专家们也是首推绿化。不要小看了屋顶的绿化,它所带来的效应,是多方面的。有专家认为,屋顶种上花草树木,就像给楼房戴上了一顶“绿帽”,夏季能降低城市的热岛效应,冬季能减少楼房的热量散失,还可去除大气污染物。据说,1公顷立体绿化,可以去除大气污染物0.85吨,有绿化的空间比无绿化的空间能多消除35%左右的大气污染。如果城市屋顶绿化达到一定规模,大气中二氧化碳和硫化物将大为减少。此外,还有能源的节约,噪声、光辐射的降低,暴雨洪灾的缓解等。 开发屋顶好处多多,但被付诸实践的,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非常有限。主要原因是开发成本高,养护投入多,收益回报低,房地产开发商没有积极性,居民住宅的屋顶利用还涉及产权问题。尽管如此,仍有一些地方和企业在尝试“吃螃蟹”。还是以上海为例。2019年截止,上海已建成的屋顶绿化面积约288万平方米,占整个中心城区屋顶面积近2.3%。上海有个垃圾中转站的屋顶,建有树木依偎、曲径通幽的花园。邻国日本的大阪,有一座楼房的屋顶花园直接跟大街相连,人们可以在原本枯燥拥挤的街道享受绿树、草坪……但无论是全国还是全球,屋顶的开发利用尚处于零星状态。 要让屋顶开发利用形成规模甚至产业化,需要达成共识。试想一下,如果大部分楼房的屋顶能被合理利用,人们坐在家里,往窗外望去,抬头见绿;走在街上,想放胆呼吸,空气清新;飞上天空,如低头扫视,屋顶与地面的植被连成一片,绿意盎然……那是一派多么让人神往的景色。 如果心中对屋顶利用有了美好的梦想,困难就不是问题。政策可以调整,机制能够再造。单个屋顶的开发和管理可能成本高、收益低,但若有一个开发公司,实行连片开发与管护,成本就会降低,收益就能增长。屋顶绿化之后,还可以综合利用,开辟屋顶花园、屋顶摄影棚、屋顶游乐场,以及如青岛某大学那样的屋顶菜场,等等,也能创造效益。至于居民住宅楼屋顶的产权归属,可以通过制订有利于开发的法律规章予以化解。 总而言之,开发屋顶不是像有人说的“馊主意”,而是有利于人们舒适生活、城市贴近自然、地球健康长寿的“好主意”,意义非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