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0年09月28日 星期一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倍速赶超 奉献一个新奉化

奉化昂首阔步迈入“地铁时代”

地铁站气势不凡

奉化城区新貌

小区晨练

    

    

    

    

    昨日,轨道交通3号线鄞奉段通车投用,同时机场快速路南延南段工程竣工投用。轻轨列车呼啸而来,穿越鄞城大道,跨过奉化江,将终点的脚步落在了奉化城东的金海路上。高架上车流如鲫,快速道由北往南,将奉化与宁波中心城区紧紧串联起来。

    在这一刻,奉化首次迈入“地铁时代”“高架时代”。

    这是50余万奉化人民期盼已久的幸福时刻,也是镌刻在奉化发展史上的光荣时刻。

    4年前的今天,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宁波部分行政区划调整方案,奉化撤市设区。同年12月底,机场南线工程立项,打造“公铁共建”的“双快”交通体系,把奉化纳入宁波中心城区“半小时交通圈”,为奉化的腾飞注入强大动力。

    伴随着这条交通“大动脉”建设的步步推进,在江口平原上慢慢显现伟岸身躯的同时,奉化抓住发展机遇,摁下一个个“快进键”,六争攻坚、倍速赶超,在建设美丽健康现代化新城区的道路上,不断刷新发展纪录。

    “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五年奉献一个新奉化。”这个宁波最年轻的区,迸发出前有未有的活力。去年,奉化在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区中排名71位,短短三年排名前进了7位,跑出了发展“加速度”与“高质量”。

    今天,轨道交通和高架犹如一条“金链”,将奉化和宁波中心城区无缝对接,居民出行更便捷,商贸更繁荣,加速推动城乡一体化、产业与城市的融合协调发展。

    昂首阔步走进“地铁时代”,奉化期待新的美丽“蝶变”。

    

    撰文 余建文 黄成峰 严世君

    供图 奉化区委宣传部

    

    

    拉开框架 跑步“进城” 构建同城发展新格局

    

    

    奉化拥山揽海,自唐开元26年算起,已有1300年的建城史。很长一段时期,奉化在人们眼中是宁波“南三县”一个小县城,“人力三轮车起步价就能兜遍老城区”。

    撤市设区后,奉化区委区政府提出“同城化”发展战略,加速城市化,建设现代化新城区,融入宁波“都市圈”。

    拉开城市框架,提升城市能级。奉化对城市规划进行调整,以轨道交通3号线为主轴,溪口、滨海组团为两翼,构建“一体两翼、轴带发展、山海联动、组团形态”的区域空间结构,中心城区城镇建设用地面积增加到55.5平方公里,承接部分宁波主城功能外溢,拓展发展空间。

    同城发展,交通先行。围绕打造宁波南部交通枢纽总体目标,构建奉化组团到宁波中心城区20分钟、奉化主城区到主要镇区20分钟、奉化域内到主要交通节点20分钟三个“20分钟交通圈”。

    城区内,长汀路、中山东路、汇诚路等建成,中塔路改建、桃源路延伸、宝化路通车……三年完成18条道路的建设,新建道路33.57公里,改造10.23公里,打通9条“断头路”,盘活路网微循环。城区外,S203省道奉化段公路工程(一期)、沿海旅游专线(石沿段)工程、甬金高速至生态公路连接线工程、甬金高速至大张公路工程……一批交通投资重大项目应声落地,与各大交通枢纽有效连接和立体化发展,拉近与宁波的距离。

    区交通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在“三纵一横”快速路网布局中,“第一纵”即为轨道交通3号线鄞奉段与机场南路高架、地面道路“三线合一”,形成奉甬之间通行能力最强、通行效率最高的综合大通道,大幅提升市民出行体验。加上“两纵一横”铁路网、“三纵一横”高速公路网,与宁波大“交通圈”串联成网,支撑起城市长大的新“骨架”,塑造发展新空间。

    疾驰的轨道列车,给奉化市民带来生活新期待。方桥站“红帮故里”、大成东路站“弥勒圣地”、南渡站“桃花源里”……沿线车站的美丽彩绘生动展示奉化的历史文化风貌。来自江西的新奉化人小张今年在金海路站边的“宝龙国际”买了新房子,准备安家落户,“乘上地铁20分钟就到宁波市中心,比以前节省一半多时间。以后往来宁波、奉化,真是太方便了!”

    

    平台攻坚 招才引智 铸造产业发展新高地

    

    

    方桥站是轨道交通3号线进入奉化的首站。从站台上望去,周边塔吊林立,一座座新厂房、一栋栋新楼房拔地而起。产城融合的宁南板块成为近年来宁波最具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大平台之一。

    “奉化在地图上看,像一只振翅高飞的凤凰,而方桥是凤凰的‘嘴巴’,也是接轨宁波中心城区的‘桥头堡’。”宁南贸易物流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江雪明说,借力撤市设区和轨道交通、高架建设的“红利”以及宁波市第一医院异地建设项目的机遇,方桥与央企合作,引入优质教育和医疗资源,打造生命健康产业大平台,推动百年方桥从农耕小镇向现代化产业新城“蝶变”。

    “加速南融合、念好山海经、做强增长极、建设新城区。”奉化聚焦重大平台突破攻坚和招商引资“一号工程”,以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为引领,深入开展“五大攻坚战”,坚持产业立区,跨越赶超,打造“一山一湾一廊一园”区域发展格局。

    顺着轨道交通3号线一路向南,从方桥一直到奉化主城区,依次分布金茂生命科学城、中交未来城、中铁建东部新城、宝龙奉甬新城等城市开发项目23个,累计协议投资近千亿元。往西到溪口,总投资41.9亿元的新一轮雪窦山名山建设正加紧进行,还有民国风情街、溪口改造等一系列重大项目。往南到象山港畔,引进了恒大、华侨城、“时光宁波”小镇等项目,“宁波湾·奉化玩”品牌渐次打响,滨海开发区引入比亚迪、德朗能等产业大项目,新材料、新能源两大百亿级新兴产业集群正茁壮成长。

    产业升级,人才是关键。奉化集全区之力,规划建设了“3号青创大走廊”,串联创新节点,促进智力、资本的融合裂变,相继引进宁波锋成先进能源材料研究院、宁波瑞凌节能环保创新与产业研究院、浙江大学(宁波)气动产业技术研究中心等一批高能级创新平台,立项各级科技。“力争到2022年,这条‘黄金廊道’集聚的人才总量突破16万名,科技创新创业人才达到7000人,引进和培育区级及以上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0家,培育亿元以上科技型企业15家。”奉化区委人才办相关负责人表示。

    去年4月,奉化区博士联谊会成立,成为宁波第二个设立博士联谊会的区县(市),目前,全区博士数量有100多名,是撤市设区前的两倍多。宁波溪堂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新落户在奉化启迪众创园,公司负责人、海归博士江一波说:“当初放弃国外大公司的优厚待遇,选择回到家乡创业,看来走对了。政府一系列服务政策,为人才创业发展铺就了大道。”

    大视野、大手笔规划布局的重大平台,已成为奉化高质量发展的“四梁八柱”和融入宁波都市区的新引擎。创新驱动,让奉化的气动元件、服装、机械制造等传统产业接续新动能,焕发新生。社会投资不断升温,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连续三年保持高位增长,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9家、省高成长科技型企业39家。

    去年,奉化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45.3亿元,财政总收入90.1亿元,增速位列宁波全市前茅。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整体经济形势走弱情况下,奉化依托新平台新产业和新增社会投资优势,顶住压力,苦练内功,区域GDP在二季度实现翻红,增速排名全市第一。

    今年,奉化继续大力实施新兴产业培育的“春苗计划”以及传统产业改造的“革新计划”,加强“小而美”种苗企业扶持力度,加快构筑“孵化-加速-园区”科创成果转移转化链条,全力打造国家级产城融合示范区、浙江大湾区开放创新试验区和宁波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重要承载区。

    

    城乡争优 互惠共享 不断增强民生获得感

    

    

    9月26日,近百名孩子走进奉化博物馆,穿古装、知先贤、习古礼,迎接中秋、国庆“双节”。今年,总投资8亿元的奉化区城市文化中心向公众开放,这个汇聚了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非遗展览馆、书城、画廊等功能的文化地标,是奉化集中展示城市建设、普及人文艺术、开展学术文化交流和教育实践的重要窗口。

    为加快融入宁波主城区,奉化区出台了《社会民生领域同城化改革实施方案》。积极推动教育、文化旅游、医疗卫生、公共安全等社会民生领域项目与宁波对标提升,同城接轨。近3年,全区民生支出累计达107.4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达78.1%。目前,116项与群众联系最紧密的社会民生同城化项目已有88项与宁波市区标准看齐,同城化率达75.9%。

    “在最好的地块建设民生工程,把最美的风景、最优质的成果让市民共享。”这是奉化区委区政府对百姓作出的温暖承诺。

    县江畔,整饰一新的步道鲜花绽放,成为市民新的健身休憩场所;东西向通衢大道大成路完成拓宽整治,华灯绚丽,成为城市新景观。建于20世纪80年代末的中塔路老体育场,投资5亿元,经过2年改造,由老旧体育场摇身变为综合性、园林化体育公园。

    150米高、奉化首家五星级酒店华侨豪生营业、“南三县”第一家万达广场投用、第一座现代体育馆奉化体育馆落成、第一家国际学校诺德安达建成并招生、第一所高等院校浙江医药高专新校区落成并投用……撤市设区以来,短短数年,一个个“第一”让奉化城区“脱胎换骨”,不仅长高了,变漂亮了,而且越来越有“味道”了。网易公司CEO丁磊是土生土长的奉化人,“印象中,奉化是一个小地方,高楼都没几栋,现在已经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的美丽宜居新城市”。

    告别小县城,再造新奉化。近3年来,奉化进行了史上最大体量的危旧房改造工程,前后改造城乡危旧房348万平方米,拆迁面积为前10年总和,8818户城市居民、11441户农村居民搬离危旧房、住进新楼房。今年,还要完成成片改造老旧区块和城中村、城郊村征收拆迁100万平方米以上。

    主城区里的南山新村、花园新村等老旧小区完成整片拆迁,取而代之的是南山府、长汀云庐等25个新楼盘。群众改善居住条件的同时,城市颜值也不断提升。

    美丽乡村建设同步推进。以“靶向村”为示范,全区12个镇(街道)打响“农房改造攻坚战”,提供惠农贷款,拆旧建新,打造一个个美丽村庄,农户花20多万元就能圆“别墅梦”。今年5月起,奉化发起“我们的家园”建设行动,围绕道路、田园、庭院、河道、围墙等开展“八大美丽”专项行动,高标准确定路平、面洁、水净、有序、点靓、绿美等正向指标,目前全区312个村已有296个村“达标”。“乡愁大堰”“书香萧王庙”“红色松岙”等小镇名片进一步打响,莼湖街道打造的“地中海风情街”成为“网红打卡地”……

    数据显示,奉化“城乡争优”三年计划总投资332.72亿元,截至今年6月底,已完成实际投资超359亿元。

    “无论在城区哪个角落,走上三分钟就能看见公园和风景。”在城市品质提升攻坚战中,奉化融合水脉文脉,打造县江文化带,累计新增绿地87.6公顷,中山公园、仁湖公园、江滨公园、凤山体育公园等公共绿地新妆亮相,建设市民公园、体育中心、滨江生态公园、龙潭美丽田园等城市客厅,把最美景观、亲水岸线留给市民。县江两岸体育馆、文化中心成为城市新地标。

    优化、提升教育基础,医疗服务送到“家门口”,文化礼堂覆盖乡村。到去年年末,奉化新增健身步道、体育休闲公园、健身广场、运动场、游泳池等体育场地面积约18.4万平方米,每万人拥有公共体育设施建筑面积在2016年的1.8万多平方米的基础上提升了2倍多。城在园中,村在景中,人在画中,奉化愈发显现迷人魅力。

    

    秉承初心 锻造“铁军” 担起跨越发展新使命

    

    

    今年春天,奉化创新推出“周一夜访”制度,区委区政府领导带头,分组下沉到全区12个镇(街道),走访村民,倾听民意,解决“疑难杂症”。村民说,“与区领导面对面交流,共谋村庄发展大计,心里特别踏实。”

    如何抓住发展机遇,“跑步进城”,把美好蓝图变成现实?“人是第一要素,关键在领导干部”。奉化区委始终把作风建设作为引领发展全局的“牛鼻子”工程,专门设立作风办,先后推出“五不”作风问题整治、思想大解放、“四联四跑”等工作载体,推动全区干部提振精气神、提升执行力,共同担负起“追赶跨越”的历史使命。

    2017年年初,奉化瞄准重大决策推进不快、服务保障不优、难题破解不力、规矩执行不严、形象不佳等“五不”作风问题,启动干部作风整治行动,重拳出击,出台干部竞速履职“红黑榜”制度,已累计整改作风问题2407个。同时,出台干部竞速履责“红黑榜”制度。

    2018年,奉化聚焦干部发展理念不新、改革意识不强等问题,启动“思想大解放”活动,开展问题大聚焦、民生大问政、政策大突破等子活动,以思想转变促作风转变、促工作提升。

    2019年,奉化又启动“四联四跑”行动,发动全区党员干部“联企业、联村社、联项目、联乡镇,跑企业、跑村社、跑工程、跑街巷”,通过大走访、大调研、大破难,了解企业需求,解决民生难题。

    今年,奉化继续深化“三服务”,组织专班,精准帮扶企业“抗疫”渡难关,解决民生难题,推动经济、社会各项指标疫后“突围”,恢复常态化发展。

    一系列强有力的举措,促使奉化广大干部扑在一线、担当作为,攻坚能力和服务效能大幅提升。各部门按照领导包案、挂牌消耗原则,启动历史积案破解行动,强势推进“五大攻坚战”,持续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一大批“老大难”问题得到妥善处理,为发展扫清障碍、腾出空间。强作风、谋发展、促追赶,全新的干部“铁军”成为奉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证和强大推动力。

    这次,轨道交通、城市高架的通车将为奉化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力。新的经济先行圈、生活幸福圈、美丽生态圈逐渐形成。

    交通为脉,同城发展,地缘更近,人缘更亲,经济更相通。接轨宁波都市圈,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奉化提出,坚决践行新发展理念,大力实施“五大专项行动”,全力打好“五大攻坚战”,确保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五年奉献一个新奉化”打下扎实基础。“要坚守嘱托,坚决走好‘八八战略’发展道路,坚持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坚持奋斗,高水平推进区域治理现代化,探索形成一批具有特色的治理样板、治理模式,为宁波争当浙江建设‘重要窗口’模范生作出奉化贡献。”奉化区委主要负责人表示。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