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转站现场,装修垃圾处置“神器”在工作中。(张凯凯 摄) |
本报讯(记者张凯凯 实习生郑丹晨)走进宁波国家高新区建筑垃圾中转站,环绕四周的是高约8米、占地30亩的装修垃圾。黑色防尘网下,破碎的麻袋、塑料膜缠结着大块砖石,据搭把手建筑垃圾项目中心总经理黄文杰介绍,过去8年里,这里的装修垃圾增长速度始终居高不下。 “如果按照现在的收运量,没过多久,这里的空间就会被占满。”黄文杰说,“所幸,今年4月引进的装修垃圾堆体处置项目解了我们燃眉之急。按照目前的进度,半年内,我们有信心实现10万吨存量装修垃圾的清零!” 记者了解到,高新区引入的装修垃圾堆体处置设备属全市首台,耗资2000万元,技术含量全省领先。运行半个月以来,该设备已消纳了存量装修垃圾2万吨,清理出来的空地上新浇筑了水泥,施工人员表示,“像清理了一座小山”。 装修垃圾一直是城市发展进程中的“暗疮”。人工分选难度大、处置成本高,使得填埋一度成为“处理”装修垃圾的主流方式。 “但是,一旦分选得当,装修垃圾又是极佳的再生资源。”高新区城管局城管科工作人员刘其耀说。 中转站现场,通体白色的装修垃圾处置“神器”匍匐在地面上,发出阵阵轰鸣。 在阶梯筛的高频振动下,体积较大的石块、塑料桶等垃圾率先被分选出来。剩下的装修垃圾在传送带的帮助下运入滚筒筛,按照筒壁孔眼的大小分成中、小两类。而麻袋、塑料膜等轻质物,则在鼓风机的作用下从尾部吹出。“每一个出料口,我们都安排了人工筛选岗位,以确保物料分类准确。”黄文杰说。 据介绍,大小不等的石块可作为骨料用于建筑行业,渣土可以用作种植花卉树木的营养土,而尚未腐化的轻质物,则将被运送至搭把手回收中心,与居民端回收的可回收物一并再利用。 “新回收的装修垃圾,处理后的利润在50元/吨上下,按现在城市更新的速度,收回成本不需要太久。”黄文杰表示。 高技术含量的分选“神器”、智能化的数据收集系统、越来越多被释放的场地空间……眼下的这座中转站,将有望成为全市装修垃圾、大件垃圾、园林垃圾、有害垃圾一体化分拣处置的“样板”。 “由于缺乏统筹规划,现有的建筑、装修垃圾堆放点位小而散,土地浪费、垃圾积压现象严重。未来,我们将引入更多设备,形成以输出产品为目标的闭环,助力我市垃圾源头减量。”刘其耀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