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镇风情吸引了外国游客来打卡。(缪军 摄) |
记 者 张正伟 品尝“无边界”海鲜大餐、打卡网红玻璃栈道、住民宿看海上日出……这两天,家住上海的沈洁打开手机相册,国庆假期在象山茅洋旅游的记录,让她一下子又沉浸在了三天两晚的美好回忆中。 “我是在小红书上看到网红玻璃栈道的介绍,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来茅洋体验的,没想到一体验,这么多好玩的项目,我和家人都有点乐不思归了。”沈洁告诉记者。 国庆中秋长假,江北“达人村”、鄞州塘溪东山村、宁海许家山和茅洋一样,全域旅游走红。据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统计,长假八天,全市逾900万人次游客接待量与近70亿元旅游收入中,近七成来自乡村旅游的贡献。 都市田园、斑斓海岸、缤纷四明、古镇风情……经过几年的持续建设,宁波乡村旅游四大主题板块特色日益鲜明,前来住民宿、品美食、走古道、看美景和购买文创及农产品的游客逐年增加。 乡村“五美”,热了旅游富了村民 “开饭啦!”时至中午,宁海茶院乡许民村铜板石农庄老板叶培养“一声吼”,正在村子里逛的游客立马聚拢过来。番薯羹、阿婆饼、红烧土鸡……新鲜地道的“农嫁十二碗”让大家胃口大开。“国庆中秋长假,前来品尝农家菜的游客一拨接一拨,营业收入比平时增加了两三倍。”叶培养说。 和叶培养一样忙碌的,还有宁海强蛟经营休闲渔船的尤康明。长假八天,前来坐船出海,品尝象山港小海鲜的游客天天爆满,他和妻子忙得一天都没有休息。 近年来,宁波重点打造以美宿、美食、美景、美道、美品为代表的乡村旅游“五美”系列产品,不但成为招徕游客的新招牌,还扩大了农村就业,提高了村民收入。 今年4月,疫情防控常态化后,鄞州区高频打造美食、赏花、古道、民宿和古村五大乡村网红产品,短期内便吸引了300多万人次关注。咸祥“鲜2度”、瞻岐“小八鲜”、塘溪春笋等特色农产品销售一片火红,咸祥与达人旅业、东吴与喜马拉雅等平台达成合作销售协议,瞻岐与旅行社组团营销蛏子。 白天到景区周边游玩,晚上品地道美食,枕着星辰入睡。随着业态的不断完善,我市乡村民宿逐渐成为假日“新宠”。今年国庆中秋长假,我市乡村民宿平均出租率达到85%,其中象山的饮海三湾、沙塘静湾、朝山暮海和奉化的栖霞山居、漫休谷等精品民宿平均出租率超过95%。 近年来,我市大力培育民宿经济,成立宁波市精品民宿联盟,促进民宿业集约化、合作式经营,将之打造成丰富旅游产品体系和农村增收致富的有力抓手。目前,全市登记在册的民宿近1600家,精品民宿230余家,床位总数3.2万余张,初步形成了山、海、湖、景、村五大区域特色民宿产业集群。今年上半年,全市乡村旅游总收入恢复至去年同期水平的七成,其中乡村民宿营收恢复到近八成。 全域打造,乡村渐成休闲游新目的地 滩涂运动会、田园派对、山顶五彩玻璃栈道……“国庆趣茅洋·玩转海陆空·乡村狂欢节”系列活动累计接待游客13万人次,同比增长30%,成为唯一入选国庆中秋长假宁波十大人气景区的乡村旅游点。 在宁波,像茅洋这样全域联动,开展乡村旅游节庆活动的还有许多。宁海以花邀友,推出的欢乐佳田菊花节、依山农场蝴蝶文化节等活动吸引了亲子游;江北达人村、阿狸乐园、来斯火车乐园等近郊景区野趣十足,其中达人村“嫦娥奔月”神话之夜等特色活动八天吸引6.5万人次打卡,比“五一”假期日均接待量增加了近1.5倍。 山林湖海田,吃住行娱购。近年来,我市抓住自助游、体验游、生态游等旅游新方式的兴起,大力发展乡村全域旅游,全市先后有50余家单位提出创建申报。经过初评、创建及验收,象山茅洋、宁海胡陈、慈溪龙山等19个乡镇成功通过验收评定,培育了一批乡村旅游新业态。 通过“旅游+”整合带动,我市乡村旅游不断与生态农业、滨海渔业、民俗文化、健康养生、影视体育等产业融合发展。象山枫康养生园成功创建首批钻果级“浙江省采摘旅游体验基地”;宁海欢乐佳田农场等13个单位创建首批金果级“浙江省采摘旅游体验基地”;宁波古玩城等19个单位创建宁波市休闲旅游基地。此外,宁海前童鹿山村、奉化萧王庙街道滕头村入选首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象山茅洋乡成功创建首批省级乡村旅游产业集聚区。 去年开始,我市还大力推进景区村庄建设,推动乡村旅游由点状发展向集聚发展转化。到2020年底,全市乡村全域旅游示范区有望超过20家,完成1000个以上A级景区村庄创建任务,其中3A级景区村庄超过150个。 文化“点睛”,美丽乡村提升宁波颜值 前童古镇的越剧折子戏、文创集市、舞狮表演,云龙龙舟赛、东钱湖韩岭水上音乐会,慈溪鸣鹤古镇民俗展示,新晋“网红”宁海葛家村的刺绣、香囊制作和植物染、木艺制作还引来了外籍游客打卡…… 今年国庆中秋长假,文旅融合让宁波乡村旅游的观赏性与体验性大大增强。溪口-滕头景区的“越剧快闪”闹夜市接待游客72万人次,宁波方特东方神画主题乐园“唐潮音乐节”吸引游客13万人次,象山影视城首届万象山海电音狂欢夜、中秋探班赏月等夜游活动吸引游客22万人次…… 随着文化与旅游的融合,我市深入实施乡村文化和旅游产业提升计划,探索乡村文旅融合新路子,不断提升乡村旅游品位,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长假期间韩岭、许家山、前童、东吴等古村古镇旅游的走红,与我市持续开展乡村优秀历史文脉保护传承工作密不可分。近年来,我市全力打造“美丽乡愁”重点文化遗产保护精品项目,实施以古桥、古祠堂、名人故居、代表性古建筑为重点的“四百”维修保护工程。积极开展东钱湖韩岭等20余个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工作,让乡村旅游地既有赏心悦目的自然风光,又积淀丰厚的文化元素和历史信息。 强化文旅产业融合发展。近年来,我市大力推动“旅游+”,积极开辟旅游+文物、旅游+非遗、旅游+民俗、旅游+影视体育等特色旅游产品线路。海曙高桥等乡镇(街道)被命名为首批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小镇,象山枫康养生园等21个单位成功创建首批省采摘旅游体验基地。 “后疫情时代”,生态游、康养游需求大增。我市文旅部门应时而动,引导各地升级乡村康养游产品,打造一批具有竞争力的乡村康养旅游目的地。目前,全市有省级中医药文化旅游示范基地9家,省级老年养生旅游示范基地5家。国庆中秋长假,宁波市区居民和来自杭州、嘉兴、绍兴、台州等周边地区的游客,前往宁海许家山、慈溪达蓬山、镇海九龙湖和东钱湖旅游度假区休闲度假的人次同比增长了近30%。 “适应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市场趋势,我们将引导各地因地制宜,根据区域特点和资源禀赋研发、加工、包装产品,鼓励开发具有本土特色、差异化、多样化的乡村旅游区域品牌。”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延伸阅读】 宁波首创 乡村旅游新模式 面对全民旅游新趋势,宁波在全国率先推出以乡镇(街道)为主体的乡村旅游全域化创新模式,通过开展示范区评定验收,培育乡村旅游新业态,推动乡村旅游产业要素集聚和转型升级。 通过培育抓提升。重点建设提升乡村游客中心、旅游厕所、标识标牌等公共服务设施,全市先后有50余个乡镇(街道)开展培育创建,累计投入40余亿元。整合资源、完善业态,实现全域资源共享、设施共用、功能互补。 通过评定抓质量。对已命名的单位开展评定性复核,复核不达标的,限期整改或摘牌处理。该项工作推出以来,象山茅洋、宁海胡陈等19个乡镇先后通过全市验收评定。其中象山茅洋还成功创建我市首个省级乡村旅游产业集聚区。(张正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