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行走基层·乡村发现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0年10月21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防护网”“协同网”“联调网”三网联动

东柳街道打造漏斗型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格局

潘明杰在调解。(赵美鋆 何峰 摄)

    记者 何峰 通讯员 赵美鋆 

    “凡是能解开的结,就不要用刀割断。”10月16日,笔者见到潘明杰时,他正在“老潘联调工作室”向几个“徒弟”传授调解技巧。今年70岁的潘明杰曾是物业公司的总经理,为人热心,又善于做思想工作,退休后被聘为宁波市公安局鄞州公安分局东柳派出所的专职调解员。

    笔者看到,600多平方米的“老潘联调工作室”里,“定分止争,和谐快乐”的标语随处可见,工作室不仅设置了多种规格的调解室,还建有案件分流室、视频联络室、顾问议事室等特色功能区。“老潘是全国模范调解员,群众相信他,调解成功率达100%,经他调解的矛盾纠纷无一反复,做到零投诉、零反弹。他是我们街道调解工作的硬核力量之一。”鄞州区东柳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朱永波告诉笔者。

    近年来,东柳街道通过做实源头“防护网”,强化一线化解;做优中心“协同网”,强化分类化解;做强警民“联调网”,强化兜底化解,构建漏斗型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大格局,实现“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矛盾不上交”,创造了基层矛盾纠纷化解处置的东柳解法。

    一点小病,拖着拖着可能会成为危及生命的大病;一点小矛盾,累积累积会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大问题。依靠群众的力量化解群众的矛盾纠纷,网格员织起第一张“防护网”,将“火星”扑灭在源头。近年来,东柳街道细化完善网格员工作职责,通过日常政策法律宣传、社情民意收集、矛盾纠纷化解、安全隐患防范等,最大限度把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微矛盾、小纠纷发现解决在萌芽状态。

    翻开东柳街道网格员的工作清单,笔者发现分为综治工作、市场监管、综合执法、便民服务4大项内容,囊括了可能引发基层矛盾的近百项内容。据悉,今年以来,东柳街道辖区事件处置率为100%,其中,网格员自行解决的处置比例为60.6%。

    今年,东柳街道成立了街道矛调中心,创新建立综合领域、专业领域和社会组织三大平台,分类解决社区上报的矛盾问题。“第二张防护网,除了政府部门,还有‘陈武昌调解工作室’‘老张普法工作室’‘芳燕红线’等辖区品牌调解力量,同时吸收13名物居业、商事、医患、邻避纠纷等领域的专业人才纳入调解库,分类参与辖区专业性较强的疑难复杂问题调解,形成化解矛盾纠纷的强大合力。” 朱永波介绍。

    经过层层破解,那些标的数额较大、涉及人数较多、跨地区跨部门等疑难复杂案件,移交老潘团队介入调解,确保辖区所有矛盾问题能实现“兜底化解”。

    今年,东柳街道不断深化以老潘警调联调中心为引领、“小潘”联调工作室、企事业单位分中心为支撑的分级调处机制建设,以“老潘”品牌带动引领“小潘”调解员队伍整体发展,实现一般纠纷社区就地调解、疑难纠纷“智库”调解、重大纠纷联合调解。

    王贤良就是众多“小潘”中的一员。去年,园丁社区一居民到调解室找王贤良哭诉:楼上是群居房,最近换了一拨人,经常整夜不睡觉,搞得一家人没法正常生活,整个人要崩溃了,跟租客和中介交涉后没有效果。

    小王步步为营,先做中介公司经理的思想工作,让他调整租客。同时,小王联系到房东,分析利弊,建议房东把房子收回后直接出租给一户人家居住。今年6月份,房东把这房子收回出售,新的房东已装修入住。

    “有老潘这个师傅,有社区领导,有派出所民警、业委会主任、物业工作人员以及律师等,碰到问题大家都是坐在一起商量如何解决。”王贤良说,光在园丁社区,像他这样的“小潘”就有8位。

    10月14日下午,东柳街道成立了我省首个街道社会治理研究院。“研究院属于非营利性社会组织,由律师、心理咨询师、人民调解员等社会治理领域专业人士组成,主要研究基层矛盾纠纷的共性,为基层社会治理提供标准化流程。”研究院理事长赵庆远说,通过凝聚发起单位和13个理事单位或个人力量,创建“共识、共建、共治、共享”机制,协力为街道辖区提供邻避纠纷、重大公共危机事件、重大信访案件、社会稳定评价等研究处置依据。

    “研究院的成立,标志着漏斗型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大格局的形成。”东柳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这种格局,将通过“三网”联动,一体推进重大风险预防、矛盾纠纷化解、基层治理提质。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