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时评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dlrb
 
2020年10月22日 星期四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停车难”已成为重要的民生问题

    

    

    易其洋

    

    现如今,买车的人越来越多,汽车保有量越来越大。按理说,停车位不断增多才对。事实是,“停车难”已经成了一大民生问题。

    城市扩张,新小区增多,配置的停车位相应增多,是事实。但不是家家都有车库或停车位,也不是居民买多少车,就有多少停车位。最新的《宁波市停车设施普查数据统计报告》显示,目前,全市调查范围内共有100.44万个停车位,机动车保有量为157.22万辆,按每辆车1.2个停车位计算,缺口比例为46%。

    老小区停车位少是“胎里病”,这些年不断挖潜,已挖无可挖。原先,老小区周围,道路两边划出了不少免费停车位。现在不一样了,道路一边的停车位被“擦掉”了,不再允许停车;另一边留存的,编了号码,成了收费停车位。

    小区边上,极少有公共停车场,一些停车位被“擦掉”,“停车难”问题骤然升级。小区里,有车库(位)的人少之又少,想得到的地方停满了车,想不到的地方也停满了车;有的车冲上了绿化带,有的停在了消防通道上;有人不得已堵了别人的道,便把钥匙交给保安,好随时挪车;有人为停车骂起了娘、吵起了架;有人把垃圾倒在了乱停的车上……

    小区边上,所有停车位要收费,“停车贵”也成了一个问题。有人算过一笔账,按最新的收费标准缴费停车,一辆车1个月至少得付四五百元,一年就得五六千元。家里有2辆车,费用就更大了。汽车早已成了生活必需品,不能不买。“上班族”居家过日子,花钱的地方太多,多一分支出,就多一分压力和焦虑。

    白天,上班的地方能免费停车还好,如果也得付费停车,说“停不起车”,就一点不假了。更严重的是,停车位减少了,下班回家,就算你想付费停车,也很难找到位子,不得不停在被“擦掉”的位子或台阶上,被贴罚单只能自认倒霉。

    车多了,停车难和通行难,必定同时出现,并日趋严重。小区周边的一些停车位被“擦掉”,不是没道理——道路本来就窄,两边都停车,容易造成堵塞,骑车的人“无路可走”,开车的人也动不了。不能说,为了让大家有地方停车,就放任路边随意停车;但也不能说,为了道路畅通,就“擦掉”一些停车位,而不管不顾周边居民有没有地方停车。

    有人认为,道路建造花的是公共财政的钱,设置停车位,成本没增加多少,再收费就是与民争利;有人认为,路边停车位是公共资源,如果不收费,容易被一些人长期占用,对使用者收费是应该的,且堪称国际惯例。我不反对公共停车位收费,但它应该定位为民生项目,而不该是商业运作,应以便民惠民而不是“多收钱”为目的。停车收费,应是运用价格杠杆,提高车位的使用效率。

    城市大了,生活节奏快了,有些地段,公共交通跟不上,外出办事不能不开车,分区域制定收费标准,就是必要的。像有些核心区块,公交、地铁便捷,停车就该收费高。但除了公共交通便捷的核心地段外,别的地方则应以“低价惠民”为原则。就算是在核心地段,附近居民停车和临时来办事的人停车,收费还是应该有所区别。

    比如,可以借鉴一些城市的做法,让附近的居民(经过身份确认),按月包车位,先到先停,收费等于或略高于小区内车位即可。不然,停车收费过高,不少人冒险乱停车,反而会加剧交通拥堵。新华社报道,一些地方已叫停所谓“全时空停车收费”措施,这正是原因所在。再比如,在一些特殊时段(放学时间)、特殊场地(学校、菜市场边上),开辟限时免费(如30分钟)的“绿色车位”。又比如,西安从7月份开始,在部分小区周边设置了23处夜间停车位,当日21点至次日7点免费停车;郑州高新区设置了第一批共998个夜间限时停车位,供居民免费停车。

    总之,管理部门应该像治理交通拥堵一样,想方设法开辟更多车位,合理收费,让大家有地方停车、停得起车。至于一些停车位严重匮乏的小区边上,我以为,只要不是经常性拥堵,马路两边间隔式设置停车位,是可行的。不然,就算经常会被贴罚单,居民也不得不违规停车,照样会造成交通堵塞。这就不是在解决问题,而是在扩大矛盾。说到“全时空停车收费”,不是个小数目,应该公开透明,花钱应主要用于增加或盘活停车位、改善公共交通,方便大家停车和出行。

    城市的旨归,是老百姓的安居乐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治理城市要有绣花功夫,切实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让居民有地方停车和交通顺畅“二者得兼”,考验治理者的智慧和能力。还是应该多听取、多了解社情民意,多做深入一线的摸底调研工作,至少不能搞“大呼隆”“一刀切”,自以为“收费则灵”,让居民无可奈何而腹诽多多。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