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山县委宣传部 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前思想理论武装工作的首要任务。加强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创新,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是理论武装工作的基础性工程。近年来,象山以“学习共同体”理念为指引,通过平台共建、资源共享、服务共有、制度共管,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上下联动、内外衔接的网格化理论宣教新格局,有效打通党的创新理论学习宣讲的“最后一公里”。 一、平台共建,促学习阵地提效 上下联动,开展学习巡听。十余年来,象山一直坚持“县级领导参加基层党委中心组学习巡听制度”,每年开展中心组学习巡听活动近20场次,不断增进县级层面对基层党委中心组学习的了解和指导。内外衔接,进行交叉观摩。创新开展中心组交叉观摩学习交流,将各部门、各镇乡(街道)分别划分为七大系统、三个片区,结合学习巡听、党建区域联动和“周二夜学”制度,在系统和片区内,以及系统和片区之间,常态化开展交叉学习、观摩巡听、交流研讨等活动,达到以理论学习带动工作落实、以理论武装推进实践深入的效果;进而有效弥补了各地各部门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水平不一、“两极分化”的问题,提升了各级党委中心组学习规范化和制度化水平,实现党的创新理论学习学用结合、可依可规。 二、资源共享,促宣讲配置提优 强化统筹,整合宣讲资源。2017年,组建成立“十团百堂”特色党课,围绕党的创新理论和年度重大主题,面向全县各个部门排摸精选百余堂特色党课,组成十个党课宣讲团,每年深入部门、企业、礼堂、社区等开展巡回宣讲1000余场,服务群众10余万人次。打通梗阻,创新宣讲方式。通过“象山发布”“半岛理论”等微信公众号开展“决胜小康”微型党课和“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宁波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网络直播宣讲会,全县机关干部、农村、社区10万余名党员群众收看“云”直播,让党课触“网”、上“云”。以“村民说事会”为平台,通过培育、评优、奖励等政策,形成了“百姓讲白搭”“理论月享会”“书记上党课”等基层特色宣讲品牌,宣讲队活跃在乡野田间,让党课更有“烟火气”、更贴近百姓,实现党的创新理论宣讲广接地气、可知可行。 三、服务共有,促传播效能提质 线上传播,找准理论传播切口。推出“蓬莱之声”网络学习平台,通过“日诵”金句、“旬讲”党课、“月谈”感悟等,将党的创新理论和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精神准确地送进党员群众的心坎里。推出“学共体”“微宣讲”“理论荟”等传播栏目,荟萃理论视角、汇聚宣讲资源、展示学习成果、展现“喉舌”风采,打造半岛网上理论学习“集散地”,畅通从学到思到悟到用的理论学习全链条。线下传递,打破理论传播盲区。围绕“话小康”“谈变化”“促发展”等主题,组织拍摄“村支部书记上党课”视频近30个,通过电视台、广播等多个平台进行播放,在西周、泗洲头等乡镇开设“五分钟时政新闻大喇叭”,利用村大喇叭,开展理论微阐释、新闻微速递、政策微解读,实现党的创新理论传播灵活多样、可亲可近。 四、制度共管,促机制规范提升 顶层设计,完善学习制度。制定《县领导参加基层党委(党组、党工委)中心组学习巡听制度》,完善各级党委中心组学习发文通报、督查考核、讲学述学制度,实施县级领导参加的基层党委中心组学习巡听评分、交叉观摩、总结评价、年度评优等制度,推进各级党委中心组学习常态化制度化。齐抓共管,形成学习合力。由县委宣传部牵头,整合县委组织部、县直机关工委、县委党校关于开展党员干部理论学习、教育培训的职能和资源,制定《关于做好全县机关干部理论学习工作的实施意见》,结合中心组学习、“周末课堂”“周二夜学”、各类主体班次等学习教育平台和载体,形成面向全体机关干部的理论学习宣教工作的制度合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