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单玉紫枫 孙佳丽 从“不得其门而入”到2000万美元的年度大单,董晓磊只用了短短5天。第二次网上广交会上,这样的成绩让同行艳羡不已。 董晓磊是宁波家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今年的新冠疫情打乱了线下展会的节奏,很多世界级大买家也只能通过线上系统进行资质审核,筛选厂家。这让“内功扎实”的“宁波家联”脱颖而出。 疫情之下,全球贸易陷入困顿。然而,宁波外贸却异军突起。据宁波海关统计,1月至10月宁波实现进出口额7985.1亿元,同比增长5.6%;今年前10个月,宁波进出口总额占全国比重达3.07%,增速超出全国平均4.5个百分点。 “仅模具费投入了1000多万美元” “今年实现2.3亿美元出口额,已经是板上钉钉了。预计明年出口额达3.5亿美元,增幅超50%。”手握一大批品牌客户、大型采购商的订单,车间工期已经排到了明年5月,在宁波博菱电器销售总经理余韩奋看来,公司已经提前拿到了全年红成绩单以及明年的扩张“剧本”。 博菱电器主营榨汁机、搅拌机等厨房小家电出口。疫情之下,这类“宅经济”产品销售逆势攀升,走出了一条独立的增长曲线。 不过,深究博菱的增长,固然借了“宅经济”的光,但增长内生动力更足。 近5年来,博菱每年投入研发经费超5000万元,目前已经有150多名研发工程师,拥有10多项发明专利,100多项实用新型专利。 同样尝到甜头的还有来自余姚的德昌电机。公司主要生产吸尘器和美容美发产品,早在9月底,就已完成了去年一年的出口总量。如今企业各条生产线正火力全开,还四处招兵买马,生产订单已经排到明年四五月份。德昌电机股份有限公司销售总监方素萍说:“仅模具费就投入了1000多万美元,大家对未来很有信心。” 10月份,宁波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6.9%,领先全国12.3个百分点。其中,出口额已连续8个月实现正增长。 产业链、供应链优势进一步强化 在老牌工贸企业利时集团,销售总监王波早早拿到了10月底的销售数据。“今年1月至10月,利时销售额同比增长15.6%,预计到明年一季度保持16%的增长。”利时主营餐盒、水杯、厨房收纳等日用品,这些产品同样可以归到“宅经济”语境。 有别于外界对“宅经济”产品简单而迷人的叙事,利时进击的背后,同样不在于偶发的运气因素,而是取决于对自身定位、发展阶段、营销布局的综合判断。 王波介绍,近年来,工厂内部早已借MES手段进行转型升级,通过对生产线、冲压线智能化改造,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在新品推广方面,企业同样不遗余力,目前已经在美国、荷兰、日本等地建立国际营销机构,有专人负责市场调研,收集流行趋势,把信息实时反馈生产端。此外,在多年的国际市场闯荡中,公司与沃尔玛、开市客、星巴克等顶级客商建立了长期战略性合作关系,这也从市场端强化了企业的产业链、供应链优势。 立足国内国际双向循环 “北仑、安徽、越南三大厂区生产,销售研发中心设在北仑和美国,80%以上产品销往美国。”宁波创源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业务总监王勇强一句话,就讲完了企业的“双循环”。 创源文化是一家纸质时尚休闲文化产品的供应商。受疫情影响,今年一季度,企业销售额一度下滑70%以上。重压之下,企业除了加大新产品开发,在安徽投入健身器材新生产线,以及加大对海外新市场开拓力度外,还着重加大了跨境电商的投入。二季度实现40%的增长。三季度随着需求的逐步回暖,延续增长态势,单季实现20%以上的增长。 王勇强说,一季度以来,通过逆势增资越南基地、布局安徽产业园,进一步提高了未来供应链整合和订单容纳能力。截至目前,越南厂区订单同比增长了50%以上,订单已经排到明年四五月份。 疫情之下,不少宁波外贸企业正是凭借“更加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双向拓展,实现了逆势突围。 昨天,看到宁波海关最新发布的外贸数据,79岁的“老外贸”、宁波如意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储吉旺感慨万千:“想不到疫情过后我们会有如此大发展,这印证了中国经济双循环战略的正确!” 他介绍,由于内需拉动,外销持平,目前宁波如意总销售额增长8%,“预计11月份外销也会跟上,比如最近一次大促,竟然把库存产品一扫而光,厂区三班倒开工,管理人员下车间帮忙,还是忙不过来”。 逆势突围,步步为营。当“大象”开始奔跑,它势必会赢得所有关注者的目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