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行走基层·乡村发现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0年11月18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海“葛家军”二进晴隆定汪

定汪村布依族妇女在编织。
外国朋友和当地村民举杯共庆。
看,我的家变美了!
艺术节开幕式上的文艺表演。

    

    

    

    从贵州黔西南州晴隆县城出发,沿320国道行驶20来分钟,再拐入一条新修的水泥路,不一会儿,群山环抱中的光照镇定汪村便呈现在眼前。

    上周,定汪村迎来难得的持续晴好天气,午后的阳光有点炽热。

    千里之外的宁海“葛家军”、宁海巧娘团队和中国人民大学丛志强团队的再次到来,让这个偏僻的小山村像过节般热闹,村民的心情也如同阳光般灿烂。

    笔者跟随他们的脚步,一起见证定汪村的蜕变,倾听渴望脱贫致富的山乡百姓的心声。

    

    记者 孙吉晶 宁海县委报道组 蒋攀   摄影 孙吉晶

    

    村貌起色

    

    

    13日早上8时左右,定汪村村民忙碌开了。在村口广场,村民罗景恒自告奋勇清扫地面,四五位村民合力抬桌子,还有几位身着布依族服饰的妇女正在清理院子里的木头,大家干得热火朝天,脸上写满喜悦。

    上午10时,定汪村首届融合设计乡村艺术节开幕式即将举行。对一辈子生活在大山里的许多村民来说,这是一个值得铭记的喜庆日子。

    “以前村内的这条主要道路又脏又乱,现在干净多了。”罗景恒笑呵呵地说,葛家村乡建艺术家和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改变了我们的村庄。

    艺术振兴乡村,让宁海县葛家村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山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网红村,一大批农民的创作激情被点燃,成了“乡建艺术家”。葛家村的成功实践,能不能复制推广到其他一些经济不太发达的乡村、改变当地落后的面貌?

    正是带着这样的梦想,今年8月,葛家村乡建艺术家团队跨越2000多公里,来到晴隆定汪村,开启村民赋能同走艺术振兴乡村路活动。

    8月16日,首次进入定汪村,村口堆满垃圾,鸡鸭牛粪气味扑鼻。走在村道上,随处可见垃圾和胡乱堆放的杂物。

    两个多月后,当宁海“葛家军”、宁海巧娘团队和中国人民大学丛志强团队第二次来到定汪村,眼前发生的一切让他们惊叹。

    宁海葛家村党支部书记葛万永告诉笔者,第一次来的时候,当地村民是推着动,现在是主动干,创造力激发出来了。走之前留给村民的“作业”也都完成了,有的完成程度还超乎他们的想象。“这次来我们就轻松多了。”他说。

    说起变化,定汪村的村民如数家珍:8月份,改造了村口的小广场、办起了未来书院、开辟了公共花园、建起了织梦坊,之后又提升了街景、庭院。

    村口小广场地面有个石块组成的金铜鼓图案。金铜鼓是布依族的战鼓,用来鼓舞士气的。“这是第一期改造结束时我给徒弟们布置的作业,没想到超额完成了。”更令“葛家军”领队葛海峰称奇的是,周边还增加了一些木制座椅,休闲味更浓了。

    “这样的变化,以前根本不敢想象。”定汪村所属的凉水社区副主任罗云感慨地说,以前老百姓不知道怎么去改变。葛家村团队来了以后,给了村民很大的触动。大家意识到要靠自己去改变生活。

    搅拌混凝土、铺上木板、焊接加固……11月11日下午,笔者在定汪村村口一下车,就看到村民们正在热火朝天地施工建设中。上前一聊,原来是在打造百姓大舞台——“布依之声”。

    11月7日,住在边上的村民罗井川听说过几天村里要举办艺术节却没有场地,当即便向葛海峰提出,愿意把自家的宅基地作为舞台场地。“之前我去宁海参加了葛家村艺术节,感受到了当地的变化,很受触动。”罗井川说。

    这几天,丛志强在村里转,碰到村民,他总会问:“你喜欢吗?”村民都说“喜欢”。丛志强听了很开心,“从不愿干、不会干,到我来干,改变的不仅是村貌,更是人心。”

    11月12日,“葛家军西行记”艺术振兴乡村摄影展在定汪村举行。200多幅照片记录了3个月来中国人民大学丛志强团队、宁海“葛家军”、巧娘团队及定汪村民共同建设村庄的场景。这些照片,既记录了改造村庄的过程、村庄的变化,也生动定格了两村村民发自内心的微笑。69岁的罗早峰看着自己的照片,一个劲地说着,“拍得真好!”还拉着其他村民一起找图片里的熟人,看村庄的变化。

    罗云表示,葛家村团队走了以后,他们将广泛听取村民的建议,集思广益,靠自己的双手继续做下去。

    在艺术节开幕式上,葛家村和定汪村签订了艺术振兴乡村结对帮扶协议,双方以艺术振兴为着力点,不断拓展合作领域。葛家村把成熟的艺术振兴乡村经验输出到定汪村,帮助定汪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旅游资源开发,激发群众发展内生动力等,真正实现物质富裕、精神富有。

    

    产业起步

    

    

    除了一个个项目正在建设,定汪村一些村民的思想也被彻底解放了。

    11月11日下午1时,定汪村村民罗运权亲手挂上由宁海巧娘和中国人民大学丛志强团队共同制作的“布依情浓”民宿招牌,招呼着客人。招牌用的是布依族特色印染布,上面刺有红色字样,既醒目又有民族特色。站在招牌前,罗运权笑得合不拢嘴。

    今年49岁的罗运权是土生土长的定汪人,从25岁开始就辗转在广州、深圳、浙江等地打工,其中在浙江待的时间最久。在外漂泊久了,他渴望回家,也一直在等待回家的机会。

    去年8月23日,罗运权回到家乡,本想做短暂的休整。葛家村乡建艺术家和中国人民大学丛志强团队的进驻,让他看到了希望,也打消了外出务工的念头。

    “宁海葛家村的‘乡建艺术家’都说我这个家位置便利、采光好,适合做民宿。我相信他们,我就做。”罗运权自家的三间两层楼房,除了两个客厅外,共5个房间,他在“乡建艺术家”们的帮助下,办起了村里第一家民宿。

    助力定汪村提升村容村貌之后,“葛家军”再次来到定汪,离目标又近了一步。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艺术振兴植入产业,才能实现乡村长久的发展。“第二期‘艺术赋能乡村’,我们带去的是更深层次的产业协作,不仅有实体产业扎根,把客人请进来,更有网上产业,能把定汪特色送出村。”宁海县相关负责人表示。

    这两天,村民罗光怀家成了全村最热闹的地方之一。酿了20多年酒的他把自家庭院打造成了“酒坊”。13日早上,罗光怀穿上了妻子亲手制作的布依族服装,精神抖擞。夫妻俩忙个不停,招呼前来参观祝贺的客人。在葛家村乡建艺术家的策划下,罗光怀家的院子里摆上了展示架以及酒缸,布置得很有艺术气息。“之前,院子里养了30多只鸡,乱糟糟、臭烘烘的,现在大变样了。”罗光怀笑个不停。

    全新亮相的酒坊取名“阳谷早”,在布依族方言中,就是“坐下来喝杯酒”的意思。“我现在要把酒坊再做大,增加收入。”已经65岁的罗光怀,很有年轻人的雄心壮志。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葛家军”和宁海巧娘此行希望为定汪村产业发展出谋划策,从打造民宿、酒馆等村庄产业入手,并注入电商营销手段,以期开启定汪乡村振兴新路径。

    宁海西店一家电商运营机构的马龙、邬安洋、邬君峰3位电商培训师也来到了定汪。他们的任务是帮助定汪村民搭建起销售平台。“网店只是我们计划的整个销售营销网络里的一部分,定汪布艺品专门的微店和微信公众号都会陆续开出来。”马龙说。

    布依族姑娘罗金晶大学毕业后在社区工作。在宁海巧娘的指导下,她学会了用丝线、毛线做一些小工艺品。空余时间,她就自己动手编织,多的时候,一天可以做20多个。罗金晶告诉笔者,除了偶尔摆地摊,她准备把艺术品放到网上去销售。

    

    梦想起航

    

    

    环境的改变为定汪村改善村庄基础设施下好了“先手棋”。

    罗云告诉笔者,村庄污水四处横流、牲畜家家户户房前屋后放养,这是世代留下来的两大难题。在政府的重视下,污水管网改造、牲畜村外圏养有望得以实现。目前,这两个工程项目已经上报,正待有关部门批复。

    当前,晴隆正处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衔接时期,亟须一批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开启乡村振兴之路的做法。

    “宁海艺术振兴乡村模式通过艺术赋能的方式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引导群众动手改造村庄、打造产业,具备在晴隆落地生根的条件。”共青团宁海县委书记、挂职担任晴隆县政府办公室副主任、县扶贫办副主任的储杨洋表示,定汪村民从“等、靠、要”到主动参与,诠释了该模式的核心理念——群众是乡村振兴的真正主体,也体现了当前晴隆群众最强烈的心愿:脱贫之后,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生活,真正迈入全面小康。

    在定汪村首届融合设计乡村艺术节开幕式上,晴隆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文龙生在致辞时表示,通过优化两地资源配置,把定汪村打造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样板模式,成为示范标杆。

    定汪激起的涟漪正在不断向光照、晴隆甚至黔西南州其他县市的村庄扩散。

    不久前,晴隆县发出通知,要求在光照镇定汪村创建艺术振兴乡村的基础上,全县范围内开展创建艺术振兴乡村示范点。今年12月底前,16个乡镇(街道)要建起16个示范点。

    大厂镇党委书记马文懿带着党员干部和村民代表,成为第一支到定汪“取经”的乡镇代表团队。

    11月10日晚上,望谟县新屯村村干部、村民代表、学校老师一行13人由村委会主任罗兰兵带队,驱车3个多小时赶到定汪。这已是他们第二次来学习考察。看到定汪村民干劲十足,大伙干脆也加入其中。

    新屯村是第三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之一,去年获评国家3A级景区,村内已开起了五六家民宿。他们这次来主要是借鉴定汪的经验,完善村庄的基础设施,增加些艺术气息,吸引更多的游客。“我们有信心,发动村民一起建设美丽家园。”罗兰兵说。

    艺术节开幕那天,同在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工作的玛格达莱娜和丈夫的出现,吸引了当地村民的目光。来自波兰的玛格达莱娜夫妇一位主攻哲学,另一位是人类学专家。近期,两人多次前往宁海葛家村调研,一直在追踪中国人民大学丛志强团队“艺术振兴乡村”的实践项目。贵州西部山村的艺术振兴乡村之路,也引起了他们的好奇和关注。夫妇俩不辞辛劳来到定汪,以连载报道的方式,向世界讲述“定汪之变”的生动故事。

    山海相连,甬黔情深。晴隆乃至黔西南州“艺术振兴乡村”的梦想已经起航。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