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慈溪市“稻读公社”线下读书分享会现场。 (李选峰 摄) |
陶迪文 全民阅读是“书香宁波”的重要体现,提高全市综合阅读率,让读书成为市民的主流生活方式,是“书香宁波”的重要目标。慈溪市“稻读公社”成立于2016年10月26日,由慈溪市社科联主办,取“稻可果腹,读亦润身”之意,致力于“推广分享优质阅读”,倡导全民坚持“每天阅读一小时”,通过荐书、读书、评书、写书,让更多人拥有明确的阅读方向、正确的阅读方式和开放的阅读平台,营造全民阅读的良好氛围。 四年来,“稻读公社”获得第六届“浙江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创新奖”等荣誉,成为浙江省“浙里·悦读”联盟的13家发起单位之一,被列入《“书香宁波2020”建设计划》。 如何适应越来越多元化的阅读需求,从碎片信息中将人“拉”出来,安安静静地读完一本书?“稻读公社”的做法是:让阅读从“一个人的事”成为“一群人的事”。 争做“全民阅读”氛围的营造者,为读者提供更多阅读空间 打造有责任的“家”团队。“稻读公社”是一个群员共同治理的网络社区,志愿义工是“稻读公社”的中坚力量。“稻读公社”通过宁波We志愿服务平台招募阅读志愿者,由他们负责读书笔记的编辑整理、微信平台维护、线下活动策划、阅读推广等活动。“稻读公社”现有阅读志愿义工200余人,核心团队30多人,参与服务3600余人(次)。这些志愿者,既是分享者又是听讲人,深度参与阅读活动,保证了各项活动顺利开展。 构建阅读交流空间。在线上,开通“稻读公社”微信公众号,开设“相荐欢”“通识解读”等栏目。在线下,打造了慈溪市城市展示馆书吧等100多个实体“公社”,利用闲置古建筑等空间,精心打造慈溪桥头镇秋雨书房、慈溪龙山镇方家河头乡村书房等“稻读书房”18家。 营造公众阅读氛围。读书需要氛围,氛围需要营造:发动读者推荐好书、分享读书笔记,推出了“一句话”笔记,累计发布原创读书笔记2264篇、620余万字,读者联合推荐书目770余篇;举办了三届“稻读”读书征文活动,累计收到读书笔记4000多篇;通过开展“好书漂流”和“笔记由你”等分享活动,让更多优质图书在市民中传递、分享。 争做“全民阅读”风尚的引领者,为读者打造身边的“口袋书房” 提供优质内容。“稻读公社”坚持“经典引领与人文普及并行”的理念,引导个人的零散阅读向自觉阅读转变。开设“稻读公社”知识店铺,提供“每月书单”“稻读书架”等内容,已上架绘本视频49期、“社科故事会”音视频46期以及相关电子书。在推介书目中,既有高雅的经典作品,又有普及型通俗读物,努力让大众在阅读中感受文化滋养。 建立领读机制。领读者来自各行各业,不同的经历、视野和品位,决定了领读队伍的多元化思维,丰富了推荐书目和推广活动。每天记一句话笔记、每个月推荐好书,是这些领读者的日常读书状态。目前共有724位领读者,送出了3230本书,发布领读笔记780篇。 创新供给模式。为满足多样化的阅读需求,“稻读公社”努力追求严肃思考与趣味阅读相结合:有人喜欢“剧本杀”,“稻读公社”就把书本内容用角色扮演方式通俗化表达。同时,通过“书香音乐”“心得大PK”“思享汇”等分享形式,对晦涩难懂的经典作品进行趣味性表达,引发读者的共鸣和深入思考。 争做“全民阅读”方式的创新者,为读者提供数字阅读新动力 线下活动线上化,不断扩大受益面。坚持线下读书活动全程网络直播,扩大影响和带动效应,推动知识输出,是“稻读公社”的一大特色。“稻读公社”文学组设立微信读书群,邀请余秋雨、江弱水等知名作家举办读书分享会,累计开展线下读书分享活动线上直播208场;与省社科联合作开展“人文走读”项目活动5次;通过手机端,把“走”“读”连接起来,以阅读推广慈溪旅游。截至目前,累计参与和服务线上线下活动共2万多人(次),线上辐射40余万人(次)。 运用新媒体扩大阅读分享覆盖面。坚持互联网思维,充分发挥互联网的集成和辐射作用。充分利用微信、微直播、知识店铺、微视频等新媒体,开展“社科君来了”“稻读直播间”音视频分享312期(次),增强阅读分享的及时性、互动性和扩散性。 提供云上阅读新服务。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稻读公社”响应居家防疫倡议,开展形式多样的云上阅读活动:每周一晚举办社科群直播分享会;“稻读绘本”群定期推送“稻苗宝宝听故事”栏目音频。今年,联合中国书业“同光互助行动”项目,开展线上直播分享20余场,联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开展了书店“燃灯计划”线上直播24场。 阅读分享,惟时以新。为更好地参与和推动“书香宁波”建设,“稻读公社”将笃行“贴近生活,深入基层,服务大众”的原则,持续倡导全民坚持“每天阅读一小时”,让更多人爱上读书、享受读书,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和风尚,让城市因“书香飘荡”而更有温度和品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