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理论周刊·学苑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0年11月19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进入新境界

    

    

    任春晓           

    

    十九届五中全会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作出了重大战略安排,就“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进行了明确部署,彰显了中央对促进高质量发展、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感的坚定决心。结合“十四五”规划要求,宁波的生态文明建设主要应完成四个目标任务:

    一、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的进步

    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全面迈上新台阶,要树立绿色发展新理念。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不能一讲发展经济就不顾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承载竭泽而渔,也不能一讲环境保护就舍弃经济发展而缘木求鱼,要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十四五”期间,宁波生态文明建设要更注重细节。治气,加强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控制,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再现蓝天白云的优质天气。治水,推进城镇污水管网全覆盖,基本消除城市黑臭水体。治土,消除农业的面源污染和点源污染,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使人居环境更加洁净。

    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广泛形成

    生态保护是每个地球公民的职责,每个人都要行动起来,积极参与其中,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要善待野生动物,当前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给人类敲响了警钟,人必须保持对自然的敬畏,保持健康的饮食文化和良好生活习惯,保护物种的多样性和生态的均衡性;要实施光盘行动,国人“舌尖上的浪费”十分惊人,增产不忘节约,消费不能浪费,光盘行动让人们找回了对于粮食的敬意,减少对食物资源的消耗;要搞好垃圾分类,通过分而用之、变废为宝,解困垃圾围城,减少对土地的侵蚀污染。

    三、生态环境状况要有根本好转

    宁波一度雾霾天气多、河流污染多,环境状况不容乐观,经过开展污染防治攻坚战,宁波环境状况持续得到改善。今年6月4日公布的一年一度的宁波环境质量“体检报告”显示,我市环境质量越来越“健康”了:去年全年空气质量达标318天,超标47天,其中轻度污染41天,中度污染6天,未发生重度污染,PM2.5年均浓度连续两年达到国家二级标准;水质优良率和功能达标率均有较大幅度提升,无劣Ⅴ类水质断面,地表水80个市控监测断面中,水质优良率83.8%,35个市民大水缸水质达标率100%。2019年,全市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为80.0,等级为“优”。然而,宁波在环境保护方面依然存在痛点,如地表水水质优良率和功能达标率均有待提高,近岸海域水质中无机氮、活性磷酸盐浓度较高,臭氧作为影响本市空气质量最关键因子,改善趋势尚不明朗,促进环境状况有根本的好转任务依然艰巨。因此,“十四五”期间还须精准施策,严厉打击环境违法活动,切实扩大生态保护的成果。

    四、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

    美丽中国是中国人民心向往之的理想境界,2035年的远景目标是基本实现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十三五”以来,宁波聚焦生态文明体制机制创新、加大生态环境治理力度、推进绿色发展转型等生态文明建设重点领域,在美丽宁波创建中,城乡生态面貌全面改善和提升。截至2019年底,江北、镇海、北仑、奉化、宁海、象山等6区县建成省级及以上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县),宁海县成为国家第三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成功创建40个省级生活垃圾分类高标准小区,建成30个省农村生活垃圾资源化站点项目村,全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行政村覆盖率达85%,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实施四明山区域森林生态修复工程后,突出了山区的自然景色和自然特色,造就了“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的美丽格局,吸引了大量游客在节假日的短期休闲游和健身游,“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通道更加多样化。如今,建设美丽中国已成为全国人民的奋斗目标,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将不断展现在世人面前。

    (作者为市委党校哲学教研部主任、教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