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提供 宁波甬江科创大走廊空间结构规划图 |
记 者 杨绪忠 金鹭 通讯员 王 权 昨天下午,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发布《宁波甬江科创大走廊空间规划(2019-2035)》,刷爆宁波人朋友圈。 从2018年纳入浙江省大湾区建设“一港两极三廊四新区”环杭州湾经济区布局,到2019年首次写入省政府工作报告,再到2020年国务院发布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扩展区域方案,指出“要积极推动宁波甬江科技创新大走廊与自贸试验区改革联动、创新联动”,甬江科创大走廊的热度一直居高不下,也从侧面展现宁波科创平台建设稳步前进。 建设三大战略高地 本次规划范围为:划定走廊核心区136平方公里,北至镇海大道,南至甬台温高速公路复线,西至三江口余姚江河岸线、南高教园区学士路,东至320骆霞线北仑段。 规划确定战略目标为:打造长三角地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引领性科创策源地,建设全球新材料创新中心、全国工业互联网与智能制造发展高地和创新创业生态最优区三大战略高地。 全球新材料创新中心。依托宁波大学、中科院宁波材料所等高校院所,发挥科研基础优势,聚焦高性能磁性材料、先进碳材料、新型膜材料、海洋新材料和智能复合材料等未来重点创新方向,持续集聚一批科研走在前列的国际性研发机构、团队和人才,打造代表国家参与全球新材料产业创新竞争的主平台。 全国工业互联网与智能制造发展高地。落实“数字经济”发展一号工程,顺应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趋势,依托宁波软件园平台和智能制造研发类科研院所,大力发展以工业互联网为主的数字产业,推动制造业向数字化转型,打造引领宁波智能经济发展、为全国制造业创新发展提供示范的样板。 创新创业生态最优区。重点承担宁波市科技研发与科技转化的核心职能,推进“政、产、学、研、金”联动发展,营造科研、交易、转化、孵化、创业等多元创新空间,建立由政府引导,以企业为主体,高校、院所、协会和专业服务机构紧密参与的协同创新体系。 成为大湾区创新发展的核心支撑 规划提出,至2025年,实现以下发展目标: 创新资源有效集聚。不断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规划范围内新增市级以上领军人才(团队)400人,10家院士专家工作站。拓展渠道,搭建平台,不断提高在甬高校学生在甬就业的比例,吸引高水平双创人才落户,形成领军人才雁阵团队。各类创新创业载体平台建设持续推进,规划范围内新增建设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10家,通过加快甬江实验室、大院大所集聚区等一批科创平台资源建设,提升科创研发和成果转化能力。 创新生态有机构建。集聚一批产业基金、创投引导基金和政策性担保基金。覆盖创新创业全链条的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投融资支撑体系基本建立。适合科创产业发展的推广应用体系、高端产业体系、平台服务体系、标准支撑体系和人才服务体系基本形成。 产业辐射显著提升。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产业主体地位,力争规划范围内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00家,上市企业10家,培育50家左右在特定细分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的企业。 到2035年,建设成为创新要素集聚、创新平台完善、创新企业汇聚、创新人才云集、创新文化活跃、创新服务便捷、创新氛围浓厚、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的科创大走廊,力争在新材料和智能制造领域培育出一批全球高端制造业占据主导权的制造类企业,成为大湾区创新发展的核心支撑。 构建“一廊双片”的空间结构 规划提出,依托甬江-姚江水系以及交通廊道,构建“一廊双片”的总体空间格局,推动创新要素“拥江揽湖,衔湾接海”。 “一廊”指甬江-姚江创新走廊,是产业联动、空间联结、功能融合、开放共享的创新发展走廊。依托走廊的吸附与辐射带动,对位于走廊周边或延伸端,创新能力突出、关联紧密的创新平台及创新节点,待发展成熟后适时纳入。 围绕“一廊”,加强区域交通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关键的科创设施建设,推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实施生态修复,完善公共服务设施配套,营造国际一流的人居环境。以此塑造区域科技创新品牌,推动大走廊成为长三角乃至全球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规划提出“双片驱动”战略:整合各类创新载体,沿甬江两岸及东钱湖地区构建南北两大创新圈,强化新材料应用技术研发、工业互联网研发应用和智能制造技术研发等创新方向。突出北部知识转化创新、南部知识生产创新两大互补功能,并发挥东部新城中介、信息、应用、生活配套等支撑服务,形成两大创新引擎为龙头、各类创新载体联动的创新网络。 北片:以宁波新材料研发园、宁波大学以及中官路双创大街为核心,打造高磁性材料、合成新材料、高性能金属材料三条优势产业链和集成电路材料、石墨烯两条先导产业链,突出科技成果转化功能。 南片:以创智钱湖创新交流区块为核心,重点攻关人工智能、信息通信、智能装备、生物医药等领域的理论创新及技术应用。南部创新圈未来以知识生产和技术研发为重点,打造智能制造研发高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