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镇海蝴蝶湖 |
|
江北再生水厂建设现场 |
|
沿山干河 |
治水让城市生活更美好。 全市水利投资完成84.2亿元,在全省列位第一;中心城区市民全都用上水库水,制水工艺和水质检测能力全国领先;桃源水厂设计日制水能力50万立方米,是国内采用浸没式超滤膜处理工艺的最大规模水厂;宁波市最大境外引水工程钦寸水库6月通水,系全省投资规模最大、移民最多的单体水利工程……三年勠力攻坚,宁波水利交出了一张张亮眼的成绩单。 2018年,“六争攻坚、三年攀高”行动的集结号在甬城大地吹响。宁波水利系统积极贯彻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以勇立潮头的精气神,雷厉风行抓攻坚、分秒必争抓落实、只争朝夕勇攀高,不断助推宁波当好浙江建设“重要窗口”模范生。 时不我待,只争朝夕。新一轮机构改革后,我市基本实现了从“九龙治水”到“一龙治水”。未来水利工作目标清晰:到2025年,全市供水保障能力达到25亿立方米,城乡居民实现同质饮水,再生水利用率高于15%,城市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控制在9%以内,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625以上;建设高质量水生态环境保护网,到2025年,污水处理率高于95%,河网水质Ⅳ类及以上占比大于75%,乡镇级以上河道基本做到无违建,建设一批市、区县(市)幸福河道样板。 风劲帆满海天阔,俯指波涛更从容。在“六争攻坚”引领下,宁波水利工作迈上跨越式发展新征程,正在力拓“领先全国、领跑全省”的发展新蓝海! 聚焦补短板 全力推进水利重点工程建设 525毫米,这是今年宁波超长梅雨创下的纪录。这样一场“历史级别”的梅雨,宁波却江河安澜,水利调度功不可没。从入汛到出梅,整整3个月,宁波市水利局专家组成员都没有好好休息过一天,就连节假日也是在指挥中心度过。专家组在一线“会诊”水情,对水库、河网、山塘的蓄水泄洪进行调度,像“哨兵”一般为平安度汛保驾护航。 “这两年,气候环境变化使得全国许多地方洪水灾害严重,而宁波却江河安澜,群众的生产生活秩序没有受到多大的‘打扰’,这与水利系统在全市‘六争攻坚、三年攀高’行动中聚焦补短板,全力推进水利重点工程建设密不可分。”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说。 姚江二通道(慈江)基本建成,慈江闸站Ⅰ、Ⅲ、Ⅳ标完工,Ⅱ标完成总进度计划的92%;鄞州九曲河整治(城区段)水利工程和景观结构施工基本完成,绿化施工完成30%;三江常态清淤工程三个河段均正常推进清淤进程;陶家路江三期整治工程项目四个标段全面推进;葛岙水库主体工程已完成工程量35%;宁波至杭州湾引水工程完成工程量的47%;鄞江堤防整治工程Ⅰ标、Ⅱ标全面实施,完成年度计划的92%;慈溪城区防洪排涝二期等工程已全面开工建设;甬江建闸、广德湖等重大工程目前在方案论证中,已和相关部门积极对接;鄞西污水处理厂9万吨/日的扩建项目已累计完成土建标的99.2%,设备安装标的92.5%;奉化区城区污水处理厂3万吨/日的扩建项目已累计完成工程建设进度的89%;柴桥净化水厂2.5万吨/日的新建项目已完成土建的95%,全面进入设备安装阶段……“六争攻坚”以来,我市在水土保持、流域治理等领域的各项水利工程如雨后春笋,为守护一方安澜贡献了力量。 据统计,今年1月到10月,全市水利投资完成84.2亿元,为年度计划的84.2%,其中省“百项千亿”防洪工程完成投资37.5亿元,超额完成年度计划目标,市防洪排涝“2020”行动计划完成投资51.1亿元,预计年底均可顺利完成年度目标。 聚焦强监管 全力保障水利项目提质增效 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各行各业复工复产和企业运行带来了不少影响。“疫情初始,我们按照市委市政府‘两手都要硬、两战都要赢’的部署,坚持能早则早、能复则复、能先则先,成立了复工专班和抽调联企服务员,努力当好水利企业和工程复工复产的‘店小二’,及早有序推进水利建设项目复工复产。”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葛岙水库于2月14日率先复工,全市14个省市重点水利工程、36个年度重点水利建设项目和150家在甬注册水利企业在3月底全部复工。紧随其后,市水利局又牵头研究制定了“支持企业复工复产10条措施”,及时帮助企业减轻资金负担、缓解履约压力、简化审批程序,为19.9万家企业减免水费8732万元。 项目和企业正常复工达产后,市水利局又创新推出了“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个分队、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积极帮助一线引方向、找出路、破难题,全力做好服务工作,确保抓一项成一项、干一件成一件。一方面,通过在全系统内开展“大学习、大调研、大讨论、大抓落实”活动,引导党员干部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多措并举深化三服务工作;另一方面,“一把手”带头担当落实“三服务”,局党组成员每月带队与各区县(市)水利局、功能园区等开展服务交流,今年现场走访服务指导42次,开展联系187次,收集问题36项,解决困难28项。基层有需求,服务就跟上。在此过程中,市水利局还抽调14名业务骨干作为联企(项目)服务员,通过实地走访与线上联络,分别向14个省、市重点水利(水务)工程及50家涉水企业提供“一对一”“一对多”的精准服务,走访服务企业160余次,收集的15个问题目前均已解决,受到了服务对象的好评。 此外,为有效降低台风、洪水、暴雨等高频灾害对海塘的损害损毁,市水利局还在国内首创了为水库和海塘购买“保险”。去年7月,横山水库与太平洋财险公司签订全国首份水库超蓄救助类保单,为库区因拦洪超蓄可能发生淹没的周边房屋和农田财产损失提供保障;今年8月,全市首个堤防(海塘)灾害综合保险落地象山,运用新技术为海塘提供“识别+预警+处置”闭环管理服务,为仁义塘等5条海塘提供1.4亿元的风险保障。此外,立足宁波成为首个国家保险创新综合试验区的区域实际,水利部门还深化工程第三方担保机制建设,完成1806单各类保证金担保业务,共为293家水利施工企业释放现金流4.9亿元,节省运营成本4350余万元。 聚焦惠民生 全力打造城乡高品质新面貌 一滴水,可以映照千万农民的生活品质;一滴水,可以折射乡村振兴的美好图景。由于村庄海拔高、山塘集雨库容量少、高山密林间建筑材料无法运输、水资源分布不平衡等原因,我市不少农村人口长期面临供水季节性不足等饮用水难题。“六争攻坚”伊始,我市就启动实施了“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三年行动计划”,三年来,各区县(市)相关部门通力合作,打响了农村饮用水攻坚战,让50余万农村人口实现了从“喝上水”到“喝好水”的转变。统计显示,截至今年9月底,我市已累计完成52.16万农村人口的饮用水达标提标任务,实现农村自来水普及率100%、省定标准达标率100%、农村供水县级统管长效管护机制覆盖率100%。 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工程,只是我市在这轮“六争攻坚”中聚焦惠民生打造城乡高品质新面貌的举措之一。多年来,针对中高层住宅二次供水普遍存在的产权不清、管理不善等老大难问题,我市加速推进二次供水设施改造和接管工作,累计完成改造16万户,让50万群众喝上了好水。为解决江北慈城镇片区、荪湖片区、奥体投创片区近30万人口的污水排放问题,江北再生水厂已全面开工建设,完成钻孔灌注桩33.9%,这也是我市第一座下沉式再生水厂。针对宁波季节性缺水问题,今年6月宁波最大境外引水工程钦寸水库正式通水。钦寸水库设计总库容2.44亿立方米,预计平均每年可向宁波供水1.26亿立方米,相当于白溪水库年供水量的75%,能满足宁波中心城区近五分之一居民的用水需求。 前不久,宁波水库群联网联调西线工程一期正式通水。该工程连接钦寸水库,通过全长40余公里的隧洞和管道,源源不断将优质水库水输运回宁波,为甬城“解渴”。工程施工期间遇到诸多困难,大口径钢管焊接质量要求高,又要同时穿越甬金高速公路、江拔线省道、高压电缆、乡镇主要排水管道,市水利局党组成员把办公桌搬到工地上,和技术人员多次论证施工方案,协调设备材料和属地管理部门,确保如期完成建设任务,发挥水利惠民综合效益。一滴水窥见大民生。统计显示,江北、镇海、北仑、海曙、鄞州等区域农村大多已纳入城市大网供水,超过150万群众用水与城市同网、同质、同服务。 撰文 王博 王文娜 供图 宁波市水利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