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版:视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0年12月01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婉转声线“牵”古境幽梦

——“越调吟诵”寻迹


张一平(中)和学员们在一起

张一平整理的“曲谱”

“越调吟诵”讲座广受欢迎

张一平

    

    

    

    

    

    

    

    

    方其军

    

    历史,是有灵魂的;诗词,是有生命的。

    印象里,汉语朗读需要字正腔圆、抑扬顿挫。但,怎样才是字正腔圆,怎样才是抑扬顿挫?不同的人或许有不同的理解——有人想到的是电视里播音主持的那种铿锵,有人想到的是舞台上诗歌朗诵的那种激昂,有人想到的是课间语文早读的书声琅琅……然而,有人想到的是“越调吟诵”。

    吟则腔圆,诵则字正,整体抑扬顿挫,余味无穷。细听“越调吟诵”,令人不禁联想到钱谦益与柳如是的酬唱,联想到王阳明与门生的对答……前不久,民进余姚市基层委员会、余姚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在余姚梦麟小学联合举办了为期三天的“越调吟诵”公益培训。由“越调吟诵”传人、余姚中学老教师张一平主讲,他从吟诵的平仄行调讲起,详细介绍按声调运腔、传统基本调、入乐定调等知识,深受欢迎。

    

    传习: 格律感、音乐性,缺一不可

    

    

    

    “先生自己也念书……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坐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这么写道。句末的那些文字是什么意思?许多人觉得难以解释。张一平认为,那些文字没有实际意义,应是吟诵的拖腔形成的拟声词。

    这与他小时候的记忆相吻合。张一平,生于1938年,在他的父辈中,有不少叔伯是私塾、书院的塾师,他们在教学生古诗文时用的便是吟诵的方式。原为塾师、后当中医的父亲,对他开蒙时,也以吟诵教他古诗文。张一平说:“父亲是在龙泉山附近的西石山私塾诸宝元先生处学会吟诵的。5岁那年,父亲教我吟唐诗,其中有孟浩然的《春晓》。”那腔调、音律,与鲁迅所写的拟声词对得上号。

    吟诵是汉语诗文的传统诵读方式,实际听来有点像是用固定的曲调音乐来诵唱古典诗文。其中,“吟”是用较长的音或几个音连缀而成的拖腔来读一个字,节奏比较舒缓;而“诵”则是一个字配一两个较短的音,节奏比较紧凑。吟诵过程中,“吟”和“诵”往往结合、相间进行。因方言不同,在各地形成多种流派。比如用常州话吟诵的“常州吟诵”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史料可考的“吴吟”始于战国。产生于古越地的越调吟诵,至今仍得到传承、流布。

    与张一平有交往的首都师范大学副教授徐健顺说:“刚入门时,一般人会觉得普通话的乐吟好听,后来慢慢会觉得普通话的清吟更有味道。照我说,什么时候开始喜欢传统吟诵了,你才算登堂入室了。”

    中国乐府学会会长吴相洲指出,春秋时期有所谓“越吟”。王粲《登楼赋》云:“钟仪幽而楚奏兮,庄舄显而越吟。”庄舄是春秋时人。越调吟诵至少可以追溯至王阳明生活的那个年代,曾掀起过一个高潮。张一平说,龙泉山上的中天阁是王阳明讲学处。相传,王阳明非常推崇吟诵诗文,曾带领几百弟子共同吟诗,响彻山谷。而在文献中,王阳明留下了著名的“九声四气”吟诵方法。那么,王阳明的吟诵调来自哪里呢?张一平表示,可以上溯至春秋时的越国。历史上,余姚一带的书院、私塾甚多,书院私塾里,长久以来吟诵成风。

    张一平有一位好友,是宁波籍作曲家和音乐理论家周大风,就是那首妇孺皆知的《采茶舞曲》的作者,“溪水清清溪水长,溪水两岸好呀么好风光……”2015年,周大风去世。“生前他多次和我提过,想复兴浙江越地的吟诵。这是他的遗愿。”张一平做了一辈子的中学老师,教得最多的是语文和音乐,“当年我做教师时,也曾想研究、推广吟诵并传承给学生,可叹‘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天下之大,难觅知音。直到近几年,各地推广吟诵如火如荼,我突然有种‘生逢其时’的感觉。”张一平根据记忆和吟诵规则,整理、记录了几本“曲谱”。他认为,以越调吟诵诗文,细腻婉转、旋律流畅、意境深远、韵味悠长,更贴近诗文内涵与诗人情绪。用诗词大家叶嘉莹的话说:“诗歌一定要会吟诵,才能得到它的精华。”

    张一平的越调吟诵“曲谱”价值如何?吴相洲说:“张一平传承的越调吟诵,音乐上有更多、更细的讲究。在歌、词搭配上总结出了一系列调式,是一种艺术,已经超越了读书法这一层面。他将古法与今用相结合,同一个调式中,既标古音,也标普通话读音。越调吟诵能使学习者各取所需,不仅是吟诵传承上的创新,也是古代诗乐文化传承上的创新。”

    虽然经过“深入浅出”的处理,但要掌握越调吟诵,还需要多方面的学识基础。张一平说,吟诵横跨文学、音乐和语言三门学科,其中,音乐和语言是基本功。若对诗词格律没有基本了解,不懂古汉语“平、上、去、入”声调,或者不识乐谱,学习吟诵会很吃力。比如,现代汉语里已没有了入声字,如不经专门学习,就难以吟诵。

    张一平说,对于浙江人而言,入声的分辨并不困难,因为浙江多地的方言中还保留着大量入声字。如果用普通话分辨不出,就用“土话”试读验证。简单举例,岳飞的《满江红》就是用直而短促的入声字作韵的,不妨用土话念这首诗,每一句的最后一个字都是入声。诗人余光中曾谈到,中国文人吟诵诗文,多出之以乡音,反复感叹,抑扬顿挫,随情转腔,其调在“读”与“唱”之间,是学习、创作诗词最自然的方式。然而,张一平表示,分辨入声字只是学习吟诵的一个小关卡,更重要的是得掌握平仄和声调的处理,运气发声、行调、行腔的技巧,以及定调、变换节奏、旋律行进的知识。张一平笑道:“幼年时的感知只是打下基础,之后的研习之路经过了锲而不舍地攻坚克难。”

    

    传授: 大讲堂、小教室,不拘一格

    

    

    

    “我搞了那么多年朗诵,还是第一次接触越调吟诵,到底怎么吟?只有跟着学了才知道。”2019年3月,浙江图书馆主办的越调吟诵培训班在文澜演讲厅开讲。开课前,浙江图书馆文澜朗诵团团长谢贝妮这样表达她的困惑。

    “吟诵是一种古代读书的方法,于今像一种技艺。听起来像唱歌,也像唱戏,但又不是唱歌、唱戏。”张一平说,“吟诵有着严格的规则,得刻苦学习才有所得。入门需掌握五绝仄起仄韵、仄起平韵、平起仄韵、平起平韵,七绝仄起平韵、平起平韵,五律仄起平韵、平起平韵,七律仄起平韵、平起平韵等10种格式的基本调。”

    浙江图书馆开办越调吟诵班的主讲就是张一平。有人说,这次培训班是悄悄开的。为什么说“悄悄”呢?因为太受欢迎了。原本只招30人,结果小范围通知一出,半天就报满了,之后还陆续收到读者的咨询。经过考核、筛选,最后把人数控制在60人以内。相比一般无门槛的教学活动,越调吟诵班的课程对学员的要求不低,需要学员具备一定的古诗词文化基础,同时最好懂一些声乐、乐理知识。培训班上,张一平给学员们讲解《竹里馆》《寻隐者不遇》等四首诗文,带头吟诵,学员们跟着吟诵学习,非常积极,师生之间具有很好的互动效果。

    早在2017年8月,张一平就组织成立了杭州古诗词吟诵研习社。说是“社”,其实是一个班,招募少量感兴趣的学员,半个月公益授课一次。吴相洲评价称:“很少有人以传承吟诵为业。张一平先生则大不相同,他5岁学习越调吟诵,懂得音乐,能弹能唱,是越调吟诵传人。晚年致力于越调吟诵教育,有意识地把吟诵当作一项事业。在吟诵传承上,有渊源,有理论,有课程,有教材,是名副其实的吟诵专家。”

    在课堂上,张一平耐心地引导学员们“渐入佳境”。张一平说:“可以用普通话吟诵,只是会失了那份味道。其实,古音因时而变,没有统一标准,不一定要强求去学古音。但是有一点要恪守,就是十个基本调子。”关于将音乐、古诗词等基本功作为吟诵“门槛”,他解释道:“这里的音乐,是指你要会一门以上的乐器,能读懂曲谱。对古代文人来说,音乐、诗歌是相通的,自弹自吟,两者融会贯通。至于吟诵,小孩子都能学,加入韵律之后,背诵诗词会更快,而且不容易忘记。但小时候吟的是最基础的诗文,像按平仄行调、循声调行腔的规律,需要长大后逐步学习。如果违反平仄、声调规律去吟唱,就不是真正的吟诵。所以要学好学精,必须有古诗词基础。”

    据悉,浙江图书馆主办的越调吟诵培训班学员绝大部分年龄在40岁左右,他们中有教授、教研员、律师、企业高管等,一些中小学教师则带着工作目的而来。其中一位小学语文教师说:“学好吟诵,能用吟诵的方式教孩子诗词本来的模样。”张一平为每位学员开出了必备课后自修书单,如喻守真的《唐诗三百首详析》、王力的《诗词格律》以及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简明文言字典》,“读这些书,就是为了打好古诗词的基础”。

    尽管开讲很受欢迎,但真正得其精髓的“弟子”,却很稀少。张一平一直寻找着,因为他对“越调吟诵”有着强烈的使命感。就如叶嘉莹曾发愿:“我想在我离开世界以前,把即将失传的吟诵留给世界,留给那些真正的诗歌爱好者。”吴相洲说:“十多年前中华吟诵大规模抢救发掘时,会吟诵的都是八九十岁的老先生。他们从私塾学来这项技能,因为是童子功,所以到晚年仍能张口即诵。”“今天的年轻人,确实不知道真正的吟诵是什么了。”张一平感慨地说,“如果不是有意识地复兴,等我们这批老人走了,吟诵将后继无人,成为绝学。”

    近年来,张一平多地讲授“越调吟诵”,为传承“越调吟诵”不遗余力。他不在乎场面大小,“大讲堂”去得,“小教室”也去得。他在余姚开讲“越调吟诵”,就选在余姚梦麟小学,一时间,吸引了余姚及周边慈溪、江北等地诗词爱好者踊跃前往。余姚中学教师程载国说:“我不是土生土长的余姚人,不会说余姚本土方言,但是,跟着张一平先生学习,我对越调吟诵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想在日常工作中,根据古诗词的教学需要,有序地向学生推广越调吟诵,既为更好地领略古诗词的魅力,也为传承越调吟诵献上一份力量。”

    

    传播: 风雅地、市井边,古音渐起

    

    

    

    “江西有楚调,苏州有唐调,一开始,我们甚至不知道浙江的古越吟诵调应该叫什么。还是我应邀去大学做讲座的时候,社团在海报上打出了个‘越调’。我担心以偏概全,但想想这又的确是自古流传下来的古越吟诵调的一部分,于是,‘越调’的叫法就这样定下来了。”关于越调吟诵的名称来由,张一平这么解释。由此也反映出,越调吟诵是融于余姚及周边县(市)人们传统血脉里的一种文化,其可以是雅集、读书或社交的常态。白居易曾有诗曰:“越调管吹留客曲,吴吟诗送暖寒杯。”可见,越调是渗透于生活细节中的。那种风雅,似乎可以在秋日的风中听到余音。

    因着张一平的讲授和推动,越调吟诵在许多场合开花摇曳、展现风采。

    比如,2018年8月4日,在杭州西湖孤山南麓文澜阁,举办了越调吟诵古诗词雅集。由《西湖组诗》拉开序幕,5位吟诵爱好者通过清丽婉约的越调吟诵,展现了西湖四时的美景,湖山盛景与越音交相呼应。《越调经典大联吟》是杭州古诗词吟诵研习社的越调经典曲目,8位学员在轻弹慢吟中展示浙江越调格律诗的10种基本调和8种基本腔,通过10首唐诗,将初唐、中唐时期最具代表性的诗歌用越调吟诵呈现。张一平亲自上台,以越地文人的传统吟诵方式,持琵琶弹吟《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此为明《廿一史弹词》第三段《说秦汉》的开场词,借历史兴亡抒发人生感慨。每一位经过的游客,赏之,无不被历史的乐音洗润。

    再如,受中国湿地博物馆之邀,杭州古诗词吟诵研习社携西湖区图书馆国学吟诵爱好者于2018年9月24日在博物馆中庭举办中秋雅集吟诵活动。人们欢聚一堂,以越调吟诵古诗词的方式欢度中秋佳节。张一平先生手中的琵琶一响,全场鸦雀无声,只听得气韵深长的越调在中庭回旋,收放自如,观众如痴如醉。一词终了,全场静默,少顷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又如,2019年5月25日,由杭州市上城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浙江省社会科学院文化所、浙江省诗词与楹联学会学术部等联合主办的龚自珍《己亥杂诗》问世180周年纪念会暨“实学思想家故里行”文旅推广发布会,在杭州龚自珍纪念馆举行。主要的纪念方式就是以越调吟诵演绎20首《己亥杂诗》,均由张一平传调谱曲,由省诗联学会越调诗词吟诵研习社社员现场吟诵,听者陶醉其中,领略经典的无限魅力。

    最近几个学期,如果从海宁市周王庙镇钱塘江学校的教学楼走廊经过,会听到别的教室传出的是“读”书的童声,而邵晓兰执教的班级里传出的,却是“唱”书的韵律。这是为何呢?邵晓兰曾长期参加杭州古诗词吟诵研习社,追随张一平先生学习,进而把越调吟诵知识借由素质拓展课传授给学生。经她的循循善诱,同学们从中发现了乐趣与美。吟诵被同学们运用到了日常生活中,无形中又影响了学生家长,有的家长录制了亲子形式的越调吟诵。邵晓兰说:“越调吟诵的学问很深,我还需要更多的学习,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们继承与发扬。”越调吟诵的推广已深入基层,像邵晓兰那样热心于传承越调的老师在全省各地都有。很多场合,张一平并没有出现,这更能表明越调吟诵传播的实效深远。

    “今天,幸有吟诵传承,让我们能面对面感受穿越千年的声音,让我们能换一双亮眼重新审视诗词文赋。而这些国宝级的老人,也尚有数人能传其心法。何其幸哉!浙江余姚张一平先生正是凤毛麟角之一。”徐健顺教授说,“如果用拳击的方法永远学不会太极拳,那么请相信,用西方文论也永远学不明白中华古诗文。学中文的孩子们就老老实实从头学起,从读书识字的方法学起,那就是吟诵。”

    “在常州等一些地方,古调吟诵已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希望‘越调吟诵’同样可以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样才能有体系、有机制地予以保护传承。”这是张一平的愿望。

    (本版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