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2版:阅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0年12月15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努力打拼的大多数

——《我的二本学生》读后有感

    

    

    

    

    

    

    崔海波            

    

    《我的二本学生》是一部非虚构作品,作者黄灯是湖南人,博士毕业后进入广州一所二本院校当教师。这本书可以算是她的工作札记,记录了她13年来对4500个学生的观察,这期间,她还当了两届班主任,有机会对100多名学生作更深入的了解,见证他们成长、就业、深造、定居等人生的节点。

    黄灯任教的这所二本院校以金融专业见长,学生大部分来自广东省内,以至于作者走进课堂,置身于粤语环境中,时时感到自己是外省人。二本院校为了迎合社会发展的需要,课程设置大多是实用型的,毕业生中考研的不多,即使去考了,也常常处于劣势。书中记录了一个心高气傲的学生,成绩很好,考研分数也高,目标锁定中山大学,但最终没有被录取,只因他是二本毕业的。黄灯以一个观察者兼师长的双重身份,关注着她的学生在校园里的学习成长以及走出校门后的摸爬滚打。

    广州是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经济发达,社会繁荣。20世纪末,高校扩招,“天之骄子”这一曾经专属于大学生的称号渐渐成为过去时,至少不再属于二本学生。所以,当二本学生迈出校门,更多的加入了“蚁族”行列。黄灯的学生大部分毕业后想留在广州,但是高不可攀的房价让他们望而却步,如果没有父母强大的经济支持,他们凭一己之力想在广州买房娶妻生子不太可能。书中提到一名甘肃学生,从干燥缺水的西北来到广州的第一天晚上,在宿舍里痛痛快快地洗了一个热水澡后,立志留在广州,“就凭每天能洗热水澡,也要留下来”。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这名学生为了留在广州,后来还考上了研究生,但是研究生毕业以后依然面临着就业、租房等问题,能否在广州站稳脚跟,很难说。这些年,社会上出现了“逃离北上广”的现象,年轻人不堪生活重负纷纷退居二三线城市安放自己的青春与梦想。但事实上,二三线城市的竞争也激烈,比如宁波,房价也很高,就业形势也非常严峻,二本毕业生同样面临困境。我的外甥也毕业于二本院校,他的境遇与黄灯笔下的很多学生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从小生活在小镇,家庭经济条件一般,大学毕业后走进就业市场,发现很多单位非“985”“211”不要,而那些愿意接纳他的单位又不合自己的心意。外甥工作半年后毅然辞职,花2万多元钱到杭州进修半年,考了一个含金量颇高的证书,回来后总算找到稍微满意的工作。我妹妹、妹夫就这么一个儿子,夫妻俩经营一家来料加工的小作坊,没日没夜地工作,他们20多年来努力打拼,只为了供儿子读完大学买一套房子。

    《我的二本学生》中写到的大多数学生出身平凡,“要么来自无名的乡村,要么从毫不起眼的城镇走出,身后有一个打工的母亲或一个下岗的父亲”,务农、养殖、打工、做小生意是父母们的谋生手段。作为二本学生,他们在小学以及中学阶段,大都不是学校里的尖子生,中等生的角色使他们进入大学之后,“没有太多的野心,也没有将自己归入精英的行列,他们安于命运,也接纳普通的工作,内心所持有的念想,无非是来自父母期待的一份过得去的工作。”

    有一回,我与一位从事人力资源工作的朋友聊天,他说,他们单位在招聘广告中虽然没有设置太多的门槛,但是,那些二本及大专生投过来的简历,几乎看都没看。我这个朋友自己也是二本毕业的,他比谁都清楚二本与一本以及“985”“211”的差距。

    作者在观察记录二本学生的同时,也在思考和比较,她常常把自己与学生做比对。黄灯大学毕业时还是计划经济时代,国家包分配,她不需要自己去找工作,因此,她觉得学生们比自己这一代更辛苦。其实,每个人的境况不一样,在我看来,包分配有好处也有坏处。当年我师范毕业也是包分配的,去了一所不想去的小村校当老师,当时非常沮丧又无可奈何,后来为了调动工作费尽周折。如果当年不包分配,我职业生涯起始的那几年也许不会走得那么辛苦。

    《我的二本学生》虽然记录的是广州一所二本院校的学生,却让很多人从中看到了自己以及身边人的影子。正如作者所说,我们每个人不是历史的旁观者,而是历史的参与者。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