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再次重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原则,并把“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作为远景目标。省委也提出,要实现“人的现代化先行”,“率先构建推进共同富裕的体制机制”。市委十三届九次全会提出,要把“人的全面发展”摆在突出位置,强调要推动全体市民共同富裕率先取得实质性进展。 “十三五”时期,我们认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不懈抓好增进民生福祉的各项工作。2019年,全市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居副省级城市第3位、第1位;中小学教育在全国35个重要城市中满意度调查排名第1位,人群健康主要指标居国内先进水平,成功实现全国文明城市“六连冠”,11次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进入新发展阶段,人民群众期望有更高的收入、更强的社会保障、更优质的公共服务、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推动民生事业发展继续走在全国全省前列,建设民生幸福标杆城市,是宁波“十四五”发展的重要目标。我们要坚持人民至上,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重点要抓好四项工作, 推动全体市民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要深入推进“甬上乐业”计划,统筹做好扩大优质就业岗位供给和加强职业技能培训的工作,使就业人口持续获得较高的收入。要健全工资决定和正常增长制度,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完善按要素分配政策制度和再分配机制,落实精准帮扶低收入群众的措施,不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率先形成“橄榄型”的社会结构。 提高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水平。这既是满足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题中之义,也是稳住和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重要举措。要坚持政府过紧日子、群众过好日子,不断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加快补齐养老、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的布局短板、质量短板、效能短板,使群众有更高的生活品质、更好的发展预期。 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文化既是凝聚力量的精神纽带、推动事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又事关民生福祉和人的全面发展。要围绕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扎实推进思想道德建设,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提升市民文明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建设全国文明城市典范城市。要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重心下移、共建共享,优化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提供更多的优质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要深入实施文化精品工程,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企业、文化业态、文化消费,让城市充满文化气息,让市民知书达礼、行而优雅。 健全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要把握民生关切由数量向质量、传统向新型、物质向精神转变的重大变化,完善听取群众意见、回应群众诉求的机制,扩大群众参与民生工作决策的渠道,用心用情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让群众有更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把美好蓝图变成美好现实,关键看行动、看实干。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紧扣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的主题主线,善于育新机开新局,勇于作示范当模范,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崭新业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