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民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0年12月20日 星期日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建筑学博士后跨界学中医

    

    

    记 者 张 燕

    实习生 陈周宇

    

    近日,王伟鹏医生早早来到位于柳汀街的方回春堂宁波馆,这天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是他考取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证后,第一次回宁波开诊。

    毅然舍下建筑学博士的头衔,投身杏林,回望17年漫漫学医路,王医生忍不住再次端详桌案上母亲亲手缝制的脉枕,熟稔地穿上白大褂,微笑着静候第一个患者到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出身于湖南邵阳一个教师家庭的王伟鹏,自小就酷爱国学。从小接受书法和古诗文训练,让王伟鹏练就了超强的记忆力和扎实的传统文化基础。王伟鹏自小体弱多病,幸好遇到乡里的一位老中医,通过中药调理,帮助他健康成长。

    王伟鹏对中医,与其说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喜爱,不如说是一种发自心底的感念。2003年在沈阳建筑大学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王伟鹏因水土不服、身体不适,慕名去了当地一家中医院挂了一位主任专家的号,然而治疗效果不理想。为什么小时候乡下老中医的治疗效果能那么好,现在大医院主任专家的治疗效果却差强人意?王伟鹏很想弄清楚个中缘由,于是走进书城,买回一本《黄帝内经》开始研读,遂沉浸其中。

    学医路三拜名师

    纸上得来终觉浅,临床实践是学医的必经之路。2006年,时任宁波大学建筑系讲师的王伟鹏,拜了第一位中医老师——宁波中医院主任中医师周建扬,利用业余时间到周老师门诊抄方学习。一个搞建筑的外行来学中医,一开始周老师以为他是闹着玩的,不过,第一次抄方,王伟鹏的一手好字就让周老师刮目相看。更让周老师惊讶的是,在之前的3年时间里,王伟鹏已认真地学习了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中医方剂和中药。周老师只需报出方剂名称,王伟鹏便能一味不差地将整个方子写出来。故而,周老师欣然答应收王伟鹏为徒。慢慢地,王伟鹏成了周老师门诊时的得力助手。此后王伟鹏与周建扬成为宁波首批签订“传统医学师承关系合同书”的师徒之一。王伟鹏于2011年通过“浙江省传统医学出师考试”,于2013年通过“助理中医师考试”,2014年获得助理中医师资格证。

    2007年起,王伟鹏开始在职攻读南京大学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专业的博士学位。此时他发现南京中医药大学有位博士生导师、经方大家黄煌教授,医学思想独树一帜。王伟鹏通过电子邮件与黄老师联系后,提出拜师愿望,却多次被黄煌教授婉言拒绝。然而,王伟鹏对中医的热爱及坚韧毅力,最终还是深深打动了黄教授,他成为黄教授第一个非科班出身的弟子。师从黄教授8年,王伟鹏系统学习了黄煌经方流派的医学。

    2013年秋季,经周建扬介绍,王伟鹏向宁波中医界泰斗钟一棠学习“钟氏内科”。钟老80多年的临床经验、中西贯通的医学体系、恬淡豁达的人生态度、诲人不倦的师者风范,深深地触动了王伟鹏。钟老按照传统中医带徒的方式,指导生平最后一名学生。开始阶段的跟诊,钟老会口述四诊信息和处方全部的药名,由王伟鹏抄录,钟老过目核对后交给患者。门诊结束后,还会选取典型的案例给王伟鹏讲解。一段时间后,钟老在口述处方时,故意留几味药不说,让王伟鹏补充;直至王伟鹏基本能将处方补充完整,钟老便让王伟鹏先给病人诊病,自己等王伟鹏独立拟好处方草稿后,再坐过来给病人诊病开处方,然后对照两张处方,进行分析讲解。如此一段时间后,王伟鹏的处方几乎能和钟老的处方别无二致,有时甚至可以一字不改交于患者。

    3位中医名家的传授,让王伟鹏进入了中医的大门,也为转行做中医奠定了扎实基础。

    是职业更是追梦

    2020年1月1日从同济大学的建筑学博士后流动站出站的王伟鹏毅然选择了放弃建筑专业,正式穿上白大褂。对于很多人而言,“建筑学博士”似乎更有“钱景”,王伟鹏却未留恋。他说,做一名中医,亲近中国传统文化,用先人的智慧救死扶伤,实现人生价值,让他倍感踏实和满足。虽然自己放弃了建筑专业,但是建筑学的框架概念、整体观、理性逻辑,都给他的学医之路带来了巨大的帮助。

    很多病人在接受王伟鹏诊治时,觉得像是和亲友在交谈。王伟鹏在自己的微信公众号中声明,找他诊病不必找熟人“打招呼”,他会用心对待每一名病患;对他来说,医生的言语、眼神、动作都是一种治疗手段,能给病人以生理、心理上的疗愈。半天门诊看18个病人,每个病人大约问诊10分钟。让病人问够、说够,再经过仔细诊断,开出合理的方子,这是王伟鹏对职业的坚守。

    “中医不仅是职业,更是一生追求的事业和梦想。”王伟鹏说。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