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套招才引智的“组合拳”,让宁波工业互联网发展有了一支“储备军”。(殷聪 摄) |
|
得益于智能制造政策,雅戈尔大刀阔斧地对生产线进行了智能升级。(殷聪 摄) |
|
优越的营商环境是甬矽电子落户宁波的重要原因。(甬矽电子供图) |
|
凭借政策东风,今年金田铜业发展势头良好。(殷聪 摄) |
记者 殷聪 通讯员 储昭节 “十四五”即将开篇,面对国际国内复杂多变的形势,以及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加速融合,如何激发广大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加快转型升级、实现新旧动能转换、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迈入下一程? 宁波给出的答案是:加快构建高能级产业体系,促进高水平融合发展,建设高层次创新体系,培育高素质市场主体,促进高效率要素配置,打造高品质发展环境。 12月22日,我市发布《加快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下称《意见》),洋洋洒洒的31条政策,表明了宁波创建国家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试验区的决心与勇气。 谋篇布局 构建高能级产业体系 在加快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强链、补链、延链的重要性愈发凸显。今年,我市已研究制定《宁波市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与产业链现代化行动方案》,力图通过聚焦进口替代和价值链提升,在具有国内比较优势的细分领域,谋划打造一批标志性产业链。“本次《意见》的出台,也将进一步锻造产业链供应链长板。”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说,按照计划,我市将制定发布“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和前沿产业发展导向目录,确定重点支持的产业范围。 今日的投资就是明日的增长。《意见》同样加大了产业招商引资及产业投资的扶持力度。如:鼓励引进世界500强、中国制造业500强、中国民营企业百强、央企和行业领军企业(项目),以及实施重点产业链稳链补链强链延链等重大项目,按照《宁波市重大招商引资项目管理实施办法》给予支持;支持第三方机构开展制造业产业合作和产业链招商服务;对其他符合导向目录的产业投资项目,按照因素分配法安排资金,由区县(市)统筹予以支持。 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升产业平台能级同样不可或缺。《意见》根据我市自身发展实际,推出了更具针对性的政策。如:支持产业平台集聚发展、特色发展,对评定为国家级、省级的制造业产业示范基地(园区)、纺织服装创意设计试点示范园区、数字化园区、特色产业示范园,市级财政给予最高100万元、50万元分档奖励;对获评国家级小微双创示范基地和省五星级、四星级小微企业园的,市级财政给予最高200万元、100万元和80万元分档奖励。 加码“智”造 促进高水平融合发展 近年来,我市坚持“点线面”结合,推动规上企业智能化诊断和技术改造“两个全覆盖”,智能制造“宁波模式”雏形初现。如何加快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加强对智能制造服务平台(机构)的培育不可或缺。 根据计划,对列入国家级、省级的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未来工厂等建设项目,市级财政按照实际投入给予不超过15%、最高2000万元补助;对列入市级“5G+工业互联网”试点项目的,市级财政按照实际投入给予不超过15%、最高2000万元补助;项目开工后,按计划补助总额的50%予以预拨,其余待项目竣工验收后统一结算。对其他的数字化赋能工作,按照因素分配法安排资金,由区县(市)统筹予以支持。 与此同时,我市将支持企业发展“服务型制造”,鼓励其向创新设计产业、绿色低碳方向发展。对列入国家级、省级的服务型制造企业(项目、平台),市级财政给予最高100万元、50万元分档奖励;对列入国家级、省级的工业设计中心(研究院),市级财政给予最高100万元、50万元分档奖励;对列入国家级、省级的绿色工厂(园区、供应链),市级财政给予最高50万元及25万元的分档奖励。 创新引领 建设高层次创新体系 创新是支撑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本次《意见》同样加大了对创新的支持力度。按照计划,我市将加快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对成功创建市级创新中心、省级创新中心、国家级创新中心分中心和国家级创新中心的,分档给予支持;对市级(含)以上创新中心投资200万元(含)以上的能力建设项目,按照实际投入给予不超过15%、最高2000万元补助。对新设立国家级创新成果产业化平台(测试评价平台)的,给予“一事一议”综合扶持政策。 与此同时,我市将鼓励企业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支持自主创新优质产品推广应用。如:对列入国家级、省级的技术创新示范企业有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或实现进口替代的市级重点工业新产品,给予分档奖励;对列入市级10条“四基”产业链培育计划的核心企业,给予“一事一议”综合扶持政策;对列入国家重点产品、工艺“一条龙”应用计划的示范企业或项目,市级财政给予最高50万元奖励;对认定为国际(国内)、省内首台(套)装备的,以及国内、省内软件首版次产品的,给予分档奖励。 培优育强 孵化高素质市场主体 “宁波制造业有着独特的发展基因。制造业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扎堆出现,让宁波制造业在一批细分领域更有话语权。”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说,今年7月,我市更是吹响了打造制造业单项冠军之城的冲锋号。本次《意见》加大了对优质企业的培育力度,按照计划,我市将对获评国家级领航企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省级“隐形冠军”企业的,市级财政给予分档奖励。下一步,我市还将实施打造单项冠军之城行动,建立单项冠军企业培育清单,制订专项支持政策。 与此同时,我市将鼓励企业爬坡过坎,迈上新的台阶。按照计划,我市将对企业争先进位、提质扩量予以支持。如:对工业销售收入首次超过50亿元、100亿元和500亿元的企业,市级财政一次性给予企业核心团队最高50万元、100万元和200万元奖励;对首次入选“中国制造业500强”的企业,市级财政一次性给予企业200万元奖励。 此外,我市将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设立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鼓励企业兼并重组,培育产业集群服务促进机构。如:对列入国家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的,市级财政按照投资额给予不超过30%、最高100万元补助;对国家级领航企业、单项冠军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市千百亿级龙头培育企业、制造业总部培育企业、行业骨干培育企业等优质企业,并购我市重点培育产业链关键环节急需的高新技术企业、研究机构并实现控股的,市级财政按照并购总额给予不超过2%、最高300万元补助;对市级产业集群支撑机构,市级财政根据年度绩效评价结果给予最高50万元分档奖励。 优化供给 促进高效率要素配置 人才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本次《意见》也将鼓励企业集聚高层次人才队伍。按照计划,我市将深入实施甬江引才工程,支持企业引进先进制造业领域高层次人才和团队,鼓励企业自主培养特优人才、领军人才。 与此同时,我市将培育高素质企业家队伍。支持开展制造业领域领军企业总裁和新甬商制造业高端管理人才培训;实施重点产业人才引育专项,完善新材料、工业互联网、关键核心基础件等领域的人才支持政策。 高技能专业人才队伍的培养同样不可或缺。按照计划,我市将鼓励高等院校面向“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和前沿产业领域开设特色专业;支持制造业龙头企业与职业院校、高等院校、行业协会等共建产教合作联盟,开展产业急需人才定制化培养。 此外,我市将加大金融对制造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加大政策性融资担保力度,发挥政府投资基金作用,扩大直接融资规模,强化工业用地保障。如:我市将发挥市级政府融资担保代偿基金作用,对符合条件的工业小微企业和小微企业主经营性贷款担保业务,由代偿基金、融资担保公司和银行业金融机构按4:4:2分担代偿损失;完善政府投资基金运作机制,引导各类社会资本增加对种子期、起步期、初创期等企业和中小微企业、产业创新平台的资本投入;落实“土地要素跟着项目走”机制,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与处置存量土地挂钩,优先用于符合产业导向、促进有效投资的制造业项目,对市级重大产业项目用地应保尽保,对小微企业园用地原则上按照不低于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的5%予以应保尽保,每年出让土地总量中工业用地比例不低于35%;推广先租后让、租让结合和弹性年期出让等多种供地方式,降低企业初始用地成本。 培育沃土 打造高品质发展环境 按照计划,我市将进一步完善资源要素差别化配置。借助“亩均论英雄”改革的深化,公布年度企业A、B、C、D四类亩均效益综合评价结果,强化评价结果运用,推进资源要素优化配置。 与此同时,我市将强化改革创新试点。按照计划,我市将深化产业全域治理、产业链培育、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等改革创新试点。对列入国家、省、市计划的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重点改革试点项目,在资源要素配置、财政资金安排时给予倾斜支持。 此外,我市将进一步深化细化专项政策,制定优质企业培育、细分产业链培育、单项冠军之城打造、前沿产业培育(包括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区块链、5G等)等专项政策,研究制定“一事一议”“一企一策”实施细则,强化精准扶持。 优化资金支持方式,设立市级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制定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加强绩效管理,强化绩效导向,根据绩效评价结果,适时调整安排预算资金、完善政策内容、改进管理。制定因素法支持的资金分配办法,按照目标导向和工作导向,由区县(市)统筹用于区域内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