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版:视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1年01月05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毕生文墨照后人

——追念恩师周律之

    姚志明

    

    那是一个春意盎然的季节,1980年4月初,我到宁波报社报到。总编辑何守先把我领到一位身材颀长的长者面前,他和蔼可亲,恂恂儒雅,戴着一顶鸭舌帽。他就是周律之先生——我的第一任领导、师长。

    复刊之初的宁波报社,只有编办、工交财贸组、政文组等七八个业务部室,不到40人。政文组负责党政工团、科教文卫等上层建筑“条口”的采访,及“百花园”“月湖”“党的生活”“学习”“科学窗”“青年之友”等副刊(专版)的编辑,周老师是报社编委兼组长。组里大多是老同志,经验丰富,年轻人只有我一个。于是,周老师手把手教我写文章、编稿件、拟标题……一副金丝眼镜透出睿智的目光。他慢条斯理、有条不紊地在4开4版的蓝绿色版样纸上比画着;他精于书法篆刻,常常为这个版面放枚印,在那个版面文章上挥毫书写个标题……他是一个精细的人,把编辑的报纸当成艺术品,一丝不苟,倾情投入。这一幕幕,仿佛就在昨天。

    周老师不仅在新闻业务上善于乐于传帮带,日常生活中对部下也关怀备至。1981年我准备结婚,周老师提议,大家凑份子,购了一本相册,他在扉页上挥毫题写了嵌名贺联:“日丽花芬菲,好景常在;砺志则明目,倩影长留。赠志明丽芬同志。宁波报政文组全体同志。一九八一年国庆节。”轻轻一本相册,捧在手中却感觉沉甸甸的,至今仍是我的珍藏。

    周老师是个多面手。他不仅担任过市文化馆、展览馆馆长,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和宁波诗社社长,还是1956年《宁波报》创办时的老报人。1980年6月1日复刊的《宁波报》副刊“百花园”“月湖”,就是他与贺圣思、周行芬等老师一起经营的杰作。

    他是我的入党介绍人,在政治上十分沉稳。政文组有“学习”(理论专版)、“党的生活”等政治色彩较浓的专版,他把关十分严格。记得有一次,我在“青年之友”专版上写了一篇偏激的言论,他毫不客气地撤掉了,当然依然是细声细语讲道理。

    他很少生气,即使有烦恼,也看不出一丝一毫。复刊早期的《宁波日报》报名是他请沙孟海先生题写的,但到了1987年,有同志建议改用集纳王羲之墨宝作报头。他钟情于沙老,有不同意见,但还是一声不吭地服从照办了。这一“烦恼”,到了耄耋之年时,他与我闲聊时才诉说的。

    说到宁波报刊史,周老师更是如数家珍。《宁波晚报》创办时,时任总编徐正请他撰写过《追溯历史上晚报诞生的轨迹》;2000年,他又为我主持的东南商报撰写了《宁波最早的商报——德商甬报》。倏忽间,我也退休了,为了《宁波日报(宁报集团)大事记》的编纂工作,再次向周老师拜师学艺。其间,我发现了一本周老师编著的《宁波报刊史》小册子。我想,周老师应该在宁波书法界、报刊史上留有光彩的一页,于是决定为老人家策划一本文集。他犹豫再三,终于在2017年,编定了《周律之诗文杂稿》,内有他的“散文”“随笔”“序跋”“书学”“报刊”“吟草”(诗)等章节。这是他毕生翰墨的心血结晶。尤其是“报刊”章,为想了解宁波报刊史的读者,提供了可信的史料。

    这几天,特别冷,零下气候,宅坐家中,我默默地翻动那本文集,深绿色的封面,蕴含了无限春意。是的,他走了,但他的文、他的人品,会长久地留在我们的心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