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周琼 通讯员 任社 陈浩飞 几天前,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公布第五批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和产品,宁波有6家企业新晋为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9家企业的主营产品成为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品)总数增至51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之城的成色更加鲜亮。 与高端制造业发展比翼齐飞的还有我市技能精英的出色表现,在首届浙江技能大赛上,宁波代表队获得30个比赛项目中的17块金牌,拿下全省第一;在首届全国技能大赛上,宁波技能精英摘取2金2银1铜和15个优胜奖,奖牌数占全省28%,金牌数更是占全省40%,同时有14人入围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集训队,取得历史最好成绩。 闪亮的成绩单背后,也埋藏着不少隐忧:劳动力市场上高级蓝领人才奇缺,技能型生产岗位人才难求,“技工荒”正成为我市制造业发展的瓶颈。作为支撑制造业由大变强的关键一环,甬城高技能人才的供给,该如何匹配单项冠军之城的炼成之路? 现状:总量、结构、质量存在短板 饱满的订单量和奇缺的人手,这个矛盾已经让宁波精达五金制造有限公司的招聘主管发愁了很久。在这家企业的招聘启事上,开给熟练的数控操作工薪酬是每月8000元。“除了工人能拿到手的这些钱,我们还包食宿、给开工红包,车费报销、高温补贴和年终奖。”精达公司招聘人员这样告诉记者。但即便是这样的薪酬标准,招到好技工,对于他们来说,还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在多个招聘会现场,记者注意到,这样的现状并不局限于精达,对于大批像精达这样人数不多、技术不错、亩产很高的宁波制造业企业来说,缺技工已经成为常态。因为缺人带来的产能限制,也正成为企业无法快速蝶变成长的重要原因。 来自市人力社保局的数据显示,我市的技能人才总量已达180.15万,较上年度新增16.52万;高技能人才数量55.13万,新增6.74万。但即使这样的增幅,对于作为制造业大市的宁波来说,依旧远远无法满足企业的需求。 除了让许多企业苦恼的总量不足,在结构上,我市的大量技能人才同产业发展的需求也存在一定的匹配错位。目前,能在招聘市场找到的技能人才大多为传统产业的技术工人,主要集聚在加工制造等产业,掌握先进技术技能者少之又少,有跨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更是凤毛麟角。 作为我市技能人才培育的“黄埔军校”,宁波技师学院校长李世存对于技能人才培育的快速迭代感受深刻:“前几年我们还在讲PLC编程,现在清一色是人工智能;不久前还在研究自动化,现在都是智能制造;前些天还在说自动抓取,现在已经直接变成视觉分类了……技术发展带来的技术应用迭代,甚至超过了‘高铁速度’。” 李世存说,这些年,随着智能制造成为越来越多企业的共识,产业转型升级箭在弦上。乍一看,生产线上的岗位不再像以前那样分得细,但同时要对这么多智能设备进行安装调试维护操作运行管理,技能人才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显然需要同步迭代升级,“具备综合素质的技能人才在市场上是少之又少”。 在此前一份调研报告中,记者注意到,800余家不同样本的企业中,中小微企业很少有经过专门培训的高技能人才。持证技能人才主要集中在200人以上的中等规模以上企业,而且,职业资格等级多半是中级工和初级工,二者占比合计超过75%,作为高技能人才中领军部分的技师和高级技师仅占到调查人数的6.2%和3.6%。高级技师稀缺、具备研究能力的高技能人才更稀缺,这已经是常态。 在连续多年的努力后,截至去年底,我市高技能人才在技能人才中的占比已达30.60%,但与德国等发达国家高级工以上占比超过40%相比依旧相差甚远,与深圳等国内先进城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对策:培育、使用、评价、激励缺一不可 科学家做梦,工程师作图,技术工人靠着技术将梦想和图纸变成现实。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院校,为了让梦想照进现实,都开始了或自发或自觉的寻求解法。 早在2016年,我市就制定全国首个地方性法规《宁波市职业技能培训条例》,从终身学习的角度入手破题技能人才培育问题。随后,以这一条例为纲,围绕技能人才的培训、评价、竞赛、待遇等多个方面,人社部门相继出台各类配套政策近30个,从政策层面谋划技能人才的培育工作,打造技能人才的政策高地。 针对技能人才成长中最为关心的晋升空间和工资待遇等核心问题,我市组织开展高技能人才直接认定,1500余名高技能人才搭上“成才快速道”;实施技能人才安居补助,技师和高级技师分别补助1万元和3万元;建立重奖制度,70名优秀高技能人才每人获得10万元政府奖励,针对技能人才的培育和使用,我市创新建设“1+4+10”技能创业孵化基地,深入打造“155”公共实训基地,建设全国首个技能人才继续教育学院;“十三五”期间组织并实施400余项市级竞赛,发现选拔1万余名高技能人才,带动100万人次参与技能比武、岗位练兵…… 不仅如此,宁波还向技能人才抛出真心实意的“橄榄枝”。从2017年起,高技能人才的身影从未缺席过代表着宁波市最高人才荣誉的“宁波市杰出人才”领奖台。 在政府层面不断加强引导的同时,许多优秀企业也在技能人才梯队培养上不遗余力,有的给予股权激励,有的送去关心关怀,有的送上各种荣誉……就是为了在企业内部营造尊重技术人才的小生态,打造更适合青年技术人才成长的环境。 宁波凯特机械有限公司是国内久负盛名的钢丝绳捻制设备专业制造商,其前身为宁海通用机械厂,建于20世纪50年代,是宁海较早的老字号企业,在坊间有“宁海机械工业之父、培养人才的摇篮”之美誉。通过多年的传承,技术骨干和技术管理中层已成为该企业的中坚力量。 “技术的提升必须要有人才的储备,需要能工巧匠,这样企业才能越走越远。”凯特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他们做好技术“传帮带”,鼓励员工扎根一线,在技术上精益求精。通过评选“企业工匠”,企业对技高一筹的员工礼厚一分,向获评“企业工匠”的高技能人才提供每月500元到1000元的特殊津贴。 同样是在老牌制造业企业双鹿电池,对于年轻的技术工人,企业通过和技工院校的合作,帮助年轻技工提升技能。同时,企业还多方搭建平台,帮助优秀技工对接德国、日本等诸多先进制造业企业,帮助他们拓宽眼界,了解国际前端智能化水平。 我市一批技工院校也正打开校门,大力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按照新型学徒制的要求,充分结合企业的实际生产任务,把教室放到车间去,实现企业和学校无缝对接。目前,仅宁波技师学院就已经和上百家企业达成校企合作,和几十家企业实现“新型学徒制”的紧密合作。 “从国家到地方,政策不断出台,释放出了强烈的信号,技能人才越来越受到重视。”人力社保部门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技工有力量,企业才有希望,“中国制造”才有未来。只有不断提升技工的待遇和社会地位,增强其话语权,才能在新时代中弘扬“工匠精神”。 针对当前工资收入不高、社会认同度不高、成长前景有限等共性问题,我市业界和学界的不少人认为,应尽快出台更加细化的政策服务,针对高技能人才予以足够的倾斜,真正让这些人才有获得感。同时,相关业界人士也建议,可以加强行业抱团作战,实现人才培养规模化,减少恶性竞争,建设更加稳定的人才梯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