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9版:视野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1年01月11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打通体制机制“围墙”

人才互聘

中科院海西创新研究院宁波产业技术研究中心揭牌
工程师正在利用中科院海西创新研究院的臂式机器人测试力矩补偿控制算法
中科院海西创新研究院专家在宁波韵升磁体元件技术有限公司开展技术指导对接

    

    

    

    

    

    北仑:探索产学研合作创新机制

    

    

    

    

    记者 黄合 通讯员 乐科奇 刘健

    本版图片由北仑区科技局提供 

    

    创新,正得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提出“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

    对于宁波来说,近年来着力通过引进大院大所,培育“栽树工程”赋能宁波发展。截至去年10月,全市已累计建设产业技术研究院69家,其中近三年新引进建设21家。如何更好地发挥大院大所的作用、引领高质量发展?这是社会各界十分关注的问题。

    记者走访中发现,针对高校、企业等不同平台的体制“围墙”,北仑正在力推辖区企业和中科院海西研究院的产学研合作模式,通过体制机制的改革突破,进一步释放创新要素活力,是当前产学研深入合作改革的一项值得借鉴的探索。

    

    “围墙”阻隔 创新生态难以系统构建

    

    

    

    2019年,中科院微电子所北仑微电子创新研究院找上门,向北仑区科技局“求助”。这个落地北仑两年多的高能级平台,当时正遭遇因中美贸易摩擦引发的发展困境。

    “当初招引落地的时候,平台自带了和芯片相关的国家级课题项目,完全不用担心‘生计’。后来受外部环境的影响,项目突然无法继续,立足本土的创新就成了摆在眼前的迫切问题。”北仑区科协主席胡修勤说。

    其实,这并不是个例。记者在走访中发现,虽然越来越多的高能级平台落地宁波,但这些带着“国字头”或者“高大上”光环的平台,“不接地气”“水土不服”问题仍比较突出。

    一方面,地方产业受困于人才不足、创新资源匮乏、研究薄弱,有着较为迫切的转型需求;另一方面,高校科研院所囿于原有的“象牙塔”体制,重论文重课题轻市场轻需求,在技术供给上发力有限。

    中科院海西院宁波稀土功能新材料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李俊研究员就表示,院所和企业合作多是分散的,大多数企业在项目完成后,就选择结束合作或开展另外项目的合作,整体的合作不够系统和持续。

    在对北仑的人才企业及高校科研院所调研之后,记者发现,在技术供给和产业需求“两张皮”的背后,目标导向、人事管理、人才评价、考核分配、福利待遇、社会保障等方面的体制差异,才是卡在两者之间的高高“围墙”,直接影响了创新生态的系统构建。

    国家级重点人才计划人才、宁波能之光新材料科技公司董事长张发饶就不止一次地呼吁,作为还在为“吃饭”苦苦挣扎的中小企业,毕竟要考虑研发的性价比,很难吸引人才更难留住人才。

    “我们期待,可以借力这些高能级的平台,打通相互间的体制机制界限,形成企业和院所间系统化常态化协同创新机制,最终加快创新成果的转移转化,更好地为实体经济服务。”张发饶说。

    

    人才互聘 复合型人才可双向流通

    

    

    

    去年下半年,中国科学院海西创新研究院三大创新中心——“宁波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宁波高分子复合新材料协同创新中心”“宁波稀土功能新材料协同创新中心”落户北仑,同时拉开了当地人才体制机制上的改革序幕。

    “拆‘围墙’首先要拆阻碍人才流通的‘围墙’。”中科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党委副书记兰国政表示,此次中科院海西研究院与北仑区的合作升级,探索让当地企业人员进入中科院研究人员序列,让中科院研究人员去企业任职,人才双向流动意在体制机制创新突破。

    具体来说,就是由三大中心对接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组建产业创新联合体,通过把实验中心、创新团队、中试平台建在企业、落到车间,实现体制内科研人员挂职到企业、企业专家特聘到院所,使企业研发人员能够进入中科院研究人员序列,打通企业人才学术晋升通道。

    正是得益于此,张发饶多了两个身份——中科院海西研究院宁波高分子复合新材料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和中科院宁波城环站的特聘研究员。有了这些“身份”,张发饶可以定向培养符合企业发展需求的研究生,从根源上解决未来企业高端人才之困。

    “对于企业来说,引才留才最大的难点是人才缺乏学术上的晋升通道。毕竟文化习惯里,还是会有一些‘学术光环’或‘身份焦虑’。现在借助人员互聘,可以让更多高层次人才愿意在企业里接地气、搞研究、出成果。”张发饶说。

    他所在的企业研究院还聘请了宁波高分子复合新材料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吴立新研究员为企业研究院副院长。目前,吴立新正与张发饶团队就“生物基塑料制备的关键技术及产业化”等项目开展攻关,推动项目加快在企业实现投产。

    不仅如此,人才互聘的模式,也有利于减少这些高能级平台落地后人员“蜻蜓点水”式的“候鸟”现象。研究人员不只是“派过来”,待一小段时间,而是可以“留下来”,真正沉下心来结合当地实际做些研究和创新。

    

    共建共享 把论文写在生产一线

    

    

    

    “通过人才互聘,实质上是加强了最核心的创新要素的优化配置,让研究人员更加懂得市场,也使企业能够跳出经验积累的路径依赖,增加底层逻辑的基底探讨,帮助企业看得更远。”刚刚海归加盟宁波锦越新材料公司的周博士说。

    中科院宁波城市环境研究站的祁建也表示,这些年为了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高校院所也正在加快转型,将研究方向转到国民经济主战场,转到为工业生产和地方产业提供支撑上来,结合市场需求,加深和企业合作,把论文写在生产一线。

    北仑的这次产学研的探索,不仅仅停留在人才互聘,还通过打通“围墙”,拓宽了深度合作的空间。比如,企业的生产设备、生产线、生产要求、工艺流程等对院所开放;院所也开放技术研发过程、检验检测设备等,双方在资源上完全共享。

    胡修勤表示,过去,一些企业往往出于知识产权保护或者保持竞争优势的考虑,不愿将这些赖以“吃饭”的核心技术向外人公开,对于和院所的深入合作也是顾虑重重。这一次,通过双方“一事一议”的方法,对每个创新项目明确合作方式和获益分成等,也算是思想上的大解放。

    比如,能之光公司随之向中科院海西创新研究院开放了3000多平方米的研发、中试车间,2000多万元的试验分析设备,基层的工程师和工人队伍等诸多资源。又比如,李俊团队正在与江丰电子合作“高纯低氧特种稀土金属靶材的产业化”项目,宁波稀土功能新材料协同创新中心的检验检测设备全部与企业共享,企业和院所研发人员联合研发,不仅降低了成本,也大大提升了研发效率。

    “希望能够通过体制机制的突破,打造区域创新生态和企业创新体系,探索政产学研合作的北仑样板。”北仑区委组织部副部长、人才办常务副主任张盛杰表示,北仑将出台政策全力支持推进这一创新做法,以实现创新的“良性循环”,为未来创造更多可能。

    

    北仑人才科创那些事

    

    

    1、优化众创生态体系,搭建“双创”孵化载体。目前,北仑累计打造科技创业孵化平台3个、众创空间9个,累计注册创客超900人,共孵化培育科技创业项目600多个。

    2、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打造企业技术成果转化“最强大脑”。目前,北仑累计创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5家、省市级企业研究院28家、省市级企业工程技术中心170家。

    3、深化“资源聚合”职能,建设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目前,北仑区已创建省级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3家,涉及智能装备、文创、压铸模具等产业,集聚创新服务载体47家,开展创新创业活动121场次,服务企业761家次,综合体所在产业集群研发投入占全区的65%。

    4、强化“对接推进”职能,拓展合作交流渠道。2020年以来,北仑累计开展创业沙龙、创业培训等50多场次;累计引进各类科技成果50项,实现技术交易总额25亿元。(黄合) 

    

    站在C位上,如何拿出C位担当?

    

    

    如果说2020年给中国未来留下什么深远影响的话,科技创新或许是其中的一个关键词。只是,当科技创新站上了C位,作为科创主力军的科技工作者,有没有与C位相匹配的担当和作为,则成了另一个需要关注的课题。

    有C位担当,思想理念必须跟得上,这一点毋庸置疑。从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从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到总书记在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创新都被摆在发展全局中的核心地位,科技自立自强被视作战略支撑。

    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在一些企业、高校、科研机构,还是能明显感觉到在科技创新方面存在一些“思想障碍”:有些企业出于对知识产权或投资效率的考量,心存顾虑,徘徊不前;有些科研机构囿于长期以来的体制惯性,放不下身段,也放不开手脚。

    同时人才本身,作为最活跃或最重要的创新要素,仍然没有得到最大限度的充分流动。有些人被论文课题的考核评价逼着走,有些人由社会浮躁的价值导向牵着走,有些人困在一次次经费报批审批的重重程序里,有些人呆在“象牙塔”里走不出去……

    近年来,“深化产学研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确实成为见诸媒体的高频词,常常被拿出来“打卡”。但现实中,很多“合作”“转化”仍旧只是“浅尝辄止”,一方看中名头,一方看中资源,至于构建长效管用的创新机制,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科技创新,是需要静下心来潜心钻研的伟大事业,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怠慢或功利。试问,从“天问”到“九章”,从“嫦娥”到“奋斗者”,哪项科技成果的背后,不是一批又一批科研工作者“板凳甘坐十年冷”的筚路蓝缕、竭心尽力?

    科技创新,同样是需要全社会持续接力的系统工程,一环扣一环方能铸就“国之重器”。从航空航天国防装备的“高精尖”,到圆珠笔笔芯、打火机垫片的“小而美”,没有产学研领域的通力合作,又怎能撕下核心技术“卡脖子”的标签?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我们期待,每一位科研人员,无论是身处高校还是企业,都能够以钱学森、邓稼先等老一辈科技工作者为榜样,秉持求真务实的钻研精神、报国为民的高尚情怀,把人生价值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我们更加期待,科技政策制订者和科技创新管理者有担当有作为,拿出钉钉子的精神,一个一个去打通“壁垒”,一项一项去打破“围墙”,为科研人员营造良好的研发环境,提供有力的体制机制保障,让身处“C位”者书写光荣、实现梦想。

    (黄合)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