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版:要闻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1年01月17日 星期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加快建设全域美丽宜居品质城市

——开局之年聚焦“七个城”⑤

    

    

    

    

    记者 易鹤 见习记者 苟雯

    

    10多年前,东部新城一张白纸作画,妙笔绘宏图。10多年后,满城公园满城花,城市面貌日新月异。

    东部新城的蝶变进行曲,正是宁波不断夯实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公共配套,加快集聚城市人气,持续完善教育、医疗、文体、住房等系列民生性保障项目的一个缩影。

    高质量的新型城镇化体现在实现更高质量的以人为核心。进入新发展阶段,宁波如何谱写更加生动美妙的“人、产、城”乐章?市委全会提出,加快建设全域美丽宜居品质城市,推动城市空间布局不断优化,基本形成“拥江揽湖滨海”的城市格局,不断提升城乡建设品质,夯实城乡协调发展基础,彰显山水林田湖生态优势,让江南水乡和山海风貌相得益彰。

    展望未来,一幅令人憧憬的美丽宁波新图景扑面而来。

    全域统筹发展

    优化城乡空间布局

    空间布局是优化资源配置、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十三五”以来,宁波主动对接服务“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全省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大都市区建设,深入实施“拥江揽湖滨海”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完善强化市级统筹、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城市发展能级不断增强。

    “宁波枕山面海,自然资源丰富,城镇密集,城镇发展规模和空间分布差异明显,只有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才能让城市与乡村美美与共。”市发展规划研究院总经济师张水清说,我市已基本完成构建集中财力办大事财政政策体系的各项任务。今后,应该以统筹为核心思路,把统筹市域规划编制、重点功能区块开发、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重大招商项目布局作为攻关靶点,真正用好每一片空间、每一笔资金,实现综合效益最大化。

    “优化空间格局,铺开的是高质量发展的新天地。”市城乡规划研究中心副主任赵艳丽表示,“拥江揽湖滨海”战略,是市委作出的重大决策,谋划工作必须以此为前提,从更大范围优化城市功能布局和要素配置,抓出看得见的成效。

    拥江,就是要建设高品质的世界级滨水城市;揽湖,就是要打造现代都市的新亮点;滨海,则是要建成宁波链接世界的国际滨海新城。“市域空间格局更优、城市核心功能更强、城乡特色风貌更美,这样的新宁波,是大家共同的期盼和奋斗目标。”市人大代表、九三学社建工综合二支社主委王秀芳说。

    在张水清看来,三江六岸地区是宁波过去发展的起点,也是当下发展的重点。拥有未来发展潜力的姚江新城、甬江科创大走廊布局其中。作为“城市后花园”的东钱湖,在轨道交通4号线将其与城区串联之后,更好地融入全市发展的大格局,朝着“智力之湖、动力之湖、活力之湖”迈进。

    完善交通网络

    增强综合枢纽能级

    “以前到慈城,坐公交车挺费周折。现在有了轨道交通4号线,方便多了!”刘女士的感叹道出了普通市民对便捷交通的期盼。

    目前,宁波正在以交通枢纽城市的新角色,快速融入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进程。

    去年12月22日,甬舟铁路正式启动建设,建成后宁波到舟山的通行时间将缩短至半小时;沪嘉甬(通苏嘉甬)铁路海上钻探工作已经启动,建成后宁波到上海的时间将缩短至1小时以内。

    东连舟山群岛,浙江“1小时交通圈”正在加速构建;北接上海,宁波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的日子渐行渐近。

    市发改委副主任刘兴景说,交通基础设施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民生改善,对宁波提升区位优势、增强城市功能、推动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

    

    “这些通道如同衣服的纽扣一样,通过它们,可以将宁波与长三角其他城市、宁波区域与区域之间紧紧联系在一起。”

    值得一提的是,未来五年,我市将紧盯通苏嘉甬铁路、机场四期等重大交通项目,加快构建“一环八射”铁路网、“两环十二射”高速公路网和“四横五纵九联”快速路网,让快捷出行的获得感、幸福感来得更强烈。

    提升环境品质

    彰显美丽宁波底色

    一抹抹相融相依的黄绿,让深冬的宁波,风景越发美丽。

    横穿近百家企业的北仑小浃江早已告别黑臭,两岸白鹭翩翩飞舞,不少居民在此悠然散步。

    蓝天、碧水、净土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近年来,宁波全面打响污染防治攻坚战,打赢蓝天保卫战。去年,全市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2.9%,比“十二五”末的2015年上升10.2个百分点;PM2.5浓度年均值为23微克/立方米,比“十二五”末的2015年下降49%。县级及以上饮用水源地水质常年保持100%达标,市控以上地表水断面水质优良率达到86.3%,新增危废利用处置能力26.87万吨/年。

    亮丽的生态成绩单,来自最严的保护措施。按照优先保护、重点管控、一般管控的顺序,宁波陆域划定253个综合管控单元,实行差别化的区域管理和负面清单管理;全市约8.27万家固定污染源登记在案,建立跨部门信息共享机制;重新划定53个“千吨万人”及以上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除了从源头上对污染进行治理,引导企业绿色发展转型也是提升城市环境品质的有效途径。“截至1月10日,我们30兆瓦光伏电站已发电72.6万千瓦时,减排二氧化碳723.6吨。”北仑电厂相关负责人说。

    时至今日,“水晶天”成了宁波的新常态,“潮音时入耳,带水亦盈盈”的江南水乡美景成为宁波的新名片,家住小浃江畔的居民高云昌感慨:“在家门口,我们就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根据规划,到2025年,我市将形成生态环境空间管控格局更加巩固、经济社会绿色发展更加成熟、生态环境更加优美和生态环境的治理体系更加完善、治理能力明显提高的良好生态文明格局,“美丽宁波”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初步建成美丽中国先行示范区。

    到那时,满天繁星、清澈河流、秀美山川、洁净大地,将成为美丽宁波的生动写照。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