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版:视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1年01月19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景由仙设自天然 沿岸滩矶系渡船

——东钱湖古代防浪堤田野调查


殷家湾现存防浪堤(周春平 摄)

陶公山上北眺史家湾、蚌壳山及殷家湾。(王之祥摄于1931年,杨古城供图)

大堰头周家现存防浪堤(戴善祥 摄)

今天,湖畔居民仍习惯在河埠头洗刷。(史宏摄于陶公山史家湾)

    史 宏

    

    自古以来,以“西子风韵,太湖气魄”著称的东钱湖,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游客,那里有山有水,还有着不一样的湖堤。

    除了最长的湖心堤,湖岸不远处还散落着大小不一、断断续续的防浪堤。如果从山上俯瞰,防浪堤有的宛如漂浮在水面的一条条彩带,有的像串联起来的一颗颗翠珠,将湖岸各村紧紧地包裹起来,给人以独特的美感。

    防浪堤是东钱湖早年修建的一项水利工程,人们利用环湖山体的走向,或湖中筑堤,或山脚处填泥成堤,将其延伸入湖,用来防浪护岸,让周边居民免遭风浪的侵害。后来,人们把这些难得的“水中陆地”,开发成为农地,甚至建起了房子。随着时代的变迁,防浪堤逐渐失去它的功能,趋于荒凉,绝大部分淹没水底,现在已所剩无几。

    

    过去,东钱湖有许多防浪堤,几乎遍及环湖各村,尤以人口密集的殷家湾和陶公山为盛。沿湖居民每天要同湖水打交道,洗衣、淘米、游泳、船只出入,全赖它的存在。防浪堤筑在离岸不远处的水中,当地居民俗称“渚水墩”。这一水利工程,新旧《东钱湖志》和《鄞县水利志》上只提及“堤”字,没有具体写为“防浪堤”。

    上世纪70年代末,横跨东西的湖心堤建成后,东钱湖一分为二,这样有效遏制了风浪肆虐,沿岸居民遭受风浪的威胁大为降低。由此,众多防浪堤失去了原有的功能,有的因长期失修而倒塌,有的被水淹没,有的废弃荒芜,芦苇丛生;有的被居民用来种植蔬菜,乃至变成果园……总之,东钱湖上防浪堤的面积越来越小。

    据老一代人回忆,东钱湖原有的防浪堤有5公里多长,主要分布在北湖,而东钱湖的殷家湾、薛家山、史家湾、陶公山、大堰头、郭家峙、韩岭、上水、马山、下水江口、前堰头、擂鼓山、陈野岙、庵弄里等地,均筑有防浪堤。当地居民过着亦渔亦农的生活,平日渔船出入频繁,为此防浪堤上开了许多口子,便于船只出入。

    据笔者实地走访测算,东钱湖现存的防浪堤已不足原来的五分之一,主要保留有殷家湾4段、史家湾1段、大堰头1段、郭家峙1段等,总长度不足1公里。

    防浪堤主要分布状况

    【殷家湾防浪堤】殷家湾的防浪堤,在东钱湖中要数最长,它曾是“钱湖十景”之一“殷湾渔火”所在地,名气极响。据史料记载,每当夜晚来临,天色渐暗,停靠在防浪堤边的渔船,纷纷点亮船灯。远远望去,倒映在水中的灯光,忽明忽暗,呈现出迷人的景象。久而久之,“殷湾渔火”闻名遐迩。清代诗人忻恕《殷湾渔火》中的“燃竹初红落照余,轻舟系处且停渔”,清代诗人忻宇春的“水阔烟深望渺然,霎时渔火满前川”,清代诗人苏嵋的“景由仙设自天然,沿岸滩矶系渡船”,描写的都是防浪堤周围的夜景。

    殷家湾防浪堤西起师姑山,东至如今的文化礼堂,全长2公里多,至今尚有4段,已经缩短了许多,留有3个缺口,周围芦苇齐人。防浪堤中间,原来种有杨柳树,后来改种水杉,有20棵之多,长得枝繁叶茂,足足有20米高。上面空地处,已被改作菜地,还盖有简易木屋,放养着成群鸡鸭。每当日落之时,树影婆娑,同沿岸的粉墙黛瓦、鳞次栉比的老屋,相映成趣,成为东钱湖最有诗意的防浪堤,时有摄影爱好者光顾。

    据当地老人回忆,民国时期当地几位乡绅出资,对各自所属的防浪堤砌岸加固,这也反映了东钱湖风急浪高,防浪堤需要时常整治和维护。

    【陶公山防浪堤】陶公山防浪堤没有殷家湾这么长,全长650米左右。它同殷家湾一样,沿湖范围广而曲,防浪堤分为好几处,由南到北涵盖了忻家曹家、史家湾、薛家山。

    据当地老人介绍,陶公山周边原来共有5段防浪堤,以忻家与曹家之间那段最为有名,北起济众亭外的航标处,南至南安桥,长约400米,宽约50米,上面居住着30户人家,当地人俗称“湖蓬外”。当时,没有桥梁连接,居民去“湖蓬外”得依靠独木舟,拉动绳子来回摆渡。“湖蓬外”上面所建的房屋,皆为民清建筑。可见那时已经有人在此栖息,这是东钱湖众多防浪堤中,唯一有人居住的一个。值得一提的是,最早的“光裕小学”就设在上面,有房屋数间,后被一场台风吹倒。当时,旅沪的曹兰彬先生得知此事,出资在对岸建造了一座学校,因式样仿照国外,堪称东钱湖畔第一所“洋房”。新中国成立后,“洋房”改名为“曹家小学。”旁边,后来又有了曹兰彬先生捐建的济众亭。

    1985年,因湖心堤配套工程建设需要,“湖蓬外”遭拆迁,这里的居民被安置到莫枝的钱湖人家小区,成为东钱湖最早一批乔迁者。经过填湖改造,陶公山防浪堤有所缩短,但成为东钱湖的黄金地段和湖心堤景区的组成部分。如今,这里车来人往,异常热闹,节假日更是游客纷至,人头攒动。经过填湖改造后,再也看不出当年“湖蓬外”的一点影子了。

    笔者生于陶公山史家湾,同这里的防浪堤有着不解之缘。上世纪70年代,我还是个十来岁的男孩,时常来到防浪堤岸边钓河虾、抓黄鳝、摸桂鱼。这段防浪堤横亘南北,后来全部被水淹没,仅留下几棵孤零零的杨柳树,以及水下一大堆乱石。据我的父亲史济绍(今年86岁,年轻时,从事下水到各地的卖柴生意,后担任鄞县国营砖瓦厂厂长,熟知东钱湖防浪堤情况)回忆,史家湾原有3段防浪堤,目前仅存一段,长约80米,宽约40米,已成为一片橘子林。

    民国时期的王之祥先生,于1931年拍摄了史家湾防浪堤,上面有10多棵杨柳,清晰可辨,与笔者小时候所见大致吻合。这是关于东钱湖防浪堤遗存的珍贵影像资料。

    【前堰头防浪堤】据当地老人陈念祖(75岁,东钱湖文化研究会办公室主任)回忆,前堰头防浪堤东起下虹桥,西至万灵庙庙湾,全长约300米,宽约40米,在沈屋门附近有一个缺口,宽约10米。由于年久失修,上世纪70年代,曾发动全村村民加固堤岸,还用高音喇叭进行宣传。当时共计投入万余工,建设场面轰轰烈烈,甚为壮观。后来前堰头防浪堤也被湖水淹没,目前荡然无存。

    【大堰头防浪堤】据当地老人戴金裕(72岁左右,东钱湖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回忆,大堰头防浪堤共有北、中、南3段,全长约450米,北边一段今天尚存,长约200米,宽约20米,起于周家庙,至大堰小学,即现在的裴君庵前。中间一段为方形,长宽各约200米,曾被当地人开垦为农地,种植蔬菜。南边一段,起于大堰岙底湾,至老祠堂,长约50米,宽约15米。2004年,大堰头开始全部拆迁,那段尚存的防浪堤,再无人问津。如今,只剩下一块半露的陆地,芦苇丛生,成为各种野鸟栖息的天堂。

    另外,邻近的郭家峙现存有1段防浪堤,位于东钱湖水上乐园一侧,长约100米,宽约20米,上面种植水杉等,已经变成一片茂盛的树林。据当地老人介绍,过去这里有4段防浪堤,沿村而建,全长共约300米,最北端风口处,有两段平行重叠,其余呈一直线,虽然3段均已不见,但水下仍有支撑的巨大石擎。

    不远处韩岭古村前,也有一段,长约50米,一端与山体相连,一端伸入湖中,最宽处约40米,前端最狭处约10米,因形如人的下巴,被称为“下巴山头”。上世纪90年代,被改造成环湖公路。

    防浪堤的建造过程

    建造防浪堤并非易事,它需要投入众多的物力和人力。这还得从东钱湖的形成说起。

    东钱湖原是一个通海的“潟湖”,唐代经过人工筑塘建堤,形成一个面积约20平方公里的湖泊。据测量,东钱湖湖底平坦,平均水位2.2米,堤岸附近水深1.5米。不深的水位和平坦的湖底,便于人们建筑防浪堤。

    防浪堤一般选在离岸80米左右处,高出水面1米左右,其长度根据沿湖村落的分布线决定,或长或短。防浪堤宽度一般为40米,这样足以抵挡风浪的长期冲击。建造时,根据所建防浪堤的大小砌岸,并在该范围内抛置足够厚的石块,夯实下层地基,防止防浪堤下沉。

    建造防浪堤需要三种材料:松木、乱石、泥土。前两种材料东钱湖山上多之又多,而松木,当地有“千年水底松”之说,不易腐烂。泥土则利用疏浚出来的湖底淤泥。

    据《鄞县水利志》介绍,东钱湖湖底地质共分4层,最上层为低强度的软土。为了保证防浪堤的稳固有效,建造防浪堤需要技术含量。首先,打开碶闸,放干湖水,然后,运来石头和松木。石块20公斤不等,松木直径一般为0.18米,长3米多。造堤工序自下而上,依次为堆砌石岸,石头凹凸相拼,一点点围成一个大圈。填泥前,将削尖的松木一端打入湖底,紧贴所砌石岸外侧,每隔一段距离,都得打上一根木桩,以免倒入大量淤泥后石岸倒塌。据当地老人介绍,过去防浪堤周围有不少木桩,如今已难觅踪影。

    防浪堤的功能

    东钱湖地处台风多发的东海地区,东钱湖人的居住和生活又有其自身特点:靠山濒湖,各村分布于狭窄的山麓下,每条弄堂垂直通向湖畔,一条挨着一条,密密麻麻,长度一般为100米。每条弄堂直通河埠头,每个河埠头相隔约30米,旁边用石板搭成洗衣台。人们每天来往于家和河埠头之间,洗刷各种生活、生产用具。如今每家每户装上了自来水,东钱湖人依然保持着去河埠头洗刷的习惯。

    东钱湖南北长、东西窄,且湖面开阔,这样容易产生风浪。过去当地流传着一句顺口溜:“曹家山头南风浪,阿裕渡船摇勿上。”阿裕是上世纪70年代东钱湖摇船第一人,即使像阿裕这样的高手,也会“渡船摇勿上”,可见当时东钱湖风浪之大。因此,在湖心堤建成之前,时有船翻人亡的悲剧发生。

    顾名思义,防浪堤最初发挥着遏制风浪的作用。除了防浪护岸、保护洗刷者,确保停泊船只的安全,古人建造防浪堤,可能还有一个风水的考虑——防浪堤犹如古代建筑前的照壁。东钱湖各地的防浪堤建成后,衍生出诸多好处,当地居民在防浪堤上种植各种农作物,吸引了鱼儿前来产卵繁殖,尤其是河鲫鱼、鲤鱼、野花鱼等。因为有了外面防浪堤的庇护,湖水变得风平浪静,夏天附近大人小孩在岸边游泳嬉闹,而几十米之外的防浪堤,也成为孩子眼中的水上乐园。

    防浪堤始建年代考

    东钱湖紧挨山体,地形地貌独特。之所以容易沉积淤泥,是因为周围共有72条溪水注入。据《鄞县水利志》记载,南宋乾道五年(1169年)、淳熙四年(1177年)、嘉定七年(1214年)、宝庆二年(1226年)、淳祐二年(1242年)乃至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历朝都对东钱湖进行了浚湖除葑。从已有的资料看,曾任南宋兵部尚书的胡榘,担任宁波地方官时进行的那次清淤最为彻底,先修理沿湖碶闸,再将湖水放干,清理湖中葑草,消除了长期困扰渔民的葑草之患。民国二年(1913年),镇海富商陈协中出巨资,在青山设湖工局,先浚梅湖,后及全湖,历时三年告成。北宋王安石动用十万民工整治东钱湖那次规模浩大的行动,更是影响深远。在历代浚湖除葑行动中,南宋最为频繁,共有5次之多。

    根据民国王之祥1931年拍摄的史家湾防浪堤照片,再结合“殷湾渔火”定名于清代的事实,笔者分析认为,建造防浪堤这么浩大的工程,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非民间能力所及,官方出资所建可能性较大。另外,东钱湖防浪堤建造的年代,南宋可能性最大,也不排除王安石那次“起堤堰、决陂塘、立湖界、除葑草”时所为。根据对当地老人的采访,结合笔者所掌握的史料,建造防浪堤应该跟某一次清淤除葑行动同步进行——将挖取出来的大量湖底淤泥,填埋到用石材砌成的防浪堤内,如此一举两得,科学合理。

    王之祥先生拍摄的史家湾防浪堤照片显示,当时防浪堤还露出水面之上,而笔者上世纪70年代在同一地点所见到的,只剩几棵杨柳,其余都在水底。防浪堤一般高出水面1米左右,这就意味后来半个世纪中,此堤被水一点点淹没,按照这样的速度推测,史家湾的防浪堤应该建在清朝之前。

    防浪堤建成后,无疑成为风浪冲击的前沿阵地。为了不让石块和泥土流失,一般会在上面种上根系发达的水杨柳。据当地老人介绍,过去下水江口中间,也有防浪堤,长约30米,宽约4米,上面种有杨柳树。只不过,结果也和大多数防浪堤一样,淹没水底。从笔者所作的田野调查来看,东钱湖防浪堤分布范围之广,超乎想象。不排除历代多次建造的可能。

    东钱湖防浪堤从建成之日起,造福了一代又一代当地人。如今虽然逐渐丧失它的原初功能,但它凝聚着东钱湖先辈的智慧,也是东钱湖人改造自然的见证,而那些残存的防浪堤,像漂浮的彩带,像镶嵌在水面的翠珠,今天仍然装扮着东钱湖的美丽。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